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乔叶的“化学反应”

(2009-10-12 11:22:45)
标签:

杂谈

    (这个短评刊发于《小说选刊》时,被更换了一个标题,此处还用原来的)

 

    乔叶的《失语症》,是一篇好看的小说。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婚外恋的故事,一个官场故事,一个“失语症”的故事,整个小说便是这三个故事“组合”起来的。这三个故事的组合,恰如化学实验中的不同物质,被置于同一语境中相互化合反应,从而产生新的物质和新的光彩。但遗憾的是,在这篇小说中,乔叶虽然将小说写得很好看,但却没有深入进去,只是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没有展现出这一化合本应具有的更富光彩的部分。

    在《打火机》、《最慢的是活着》等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乔叶最富魅力也是最擅长的,乃是对女性细腻心理的深入挖掘,《打火机》中余真的青春创伤与成年后在出轨边缘的矛盾与暧昧,《最慢的是活着》中祖孙两代女性不同生活态度的对比及其理解,都写得细致入微,曲尽其妙。《失语症》中的尤优也处于较为复杂的情感状态中,年青时她离开了浪漫但“朝不保夕”的恋人程意,而与稳重且殷实的李确结婚,但在多年之后,在丈夫仕途顺利的时候,她渐渐感到了生活的空虚无聊,恰在此时,“发达”了的程意出现在她的面前,再一次向她表达爱意,于是尤优便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一边是安稳而无聊的日子,丈夫与儿子,另一边是昔日的恋人,现实中可能的“浪漫”,她该何去何从?

    到这里,小说已写到了人物内心的细腻与矛盾之处,按说应该层层推进,在不断的曲折中切近主人公更为丰富复杂的心理,像我们在《安娜·卡列尼娜》等小说中所看到的。但在《失语症》中,叙述的重心突然从“情感故事”转向了“官场故事”,——李确意外地出了车祸,作为妻子的尤优在他的治疗过程中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与官场的“潜规则”。就对社会与世态人情的冷眼观察来说,这一部分达到了相当的水准,尤其是对官场中人甚至一些亲人心态的把握,有一种令人悚然的真实感。但问题在于,在这一部分中,小说几乎完全回避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应该说,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尤优选择与丈夫完全站在一起,忘我地照料与安慰他,在道德或者艺术处理上,都是完全必要的,但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却回避了上述“情感故事”的内在逻辑,没有描述出主人公更为复杂而难堪的精神处境:她如何转变了对丈夫的态度,又如何转变了对程意的情感。在这个意义上,尤优与程意在旅馆的一场戏是必要的,但这已到故事的最后了,小说回避了更为丰富的可能性与心理过程,因而在阅读效果上,“情感故事”与“官场故事”便没有真正地化合在一起,而只是拼贴在一起,没有更深入的推进。

    “失语症”在小说中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符号,表面上是指李确所患的这种疾病让他难以参与官场竞争,在深层的意义上则是指,面对刚刚恢复健康的丈夫和刚刚恢复正常的家庭生活,处于情感纠葛中的尤优,不知是否应该或者如何提起离婚的话题,因而处于极为矛盾与困惑的“失语”状态。小说的结尾部分,将尤优的这一困惑较为充分地表达了出来,她对丈夫的愧疚与冲出围城的冲动,她对程意的依赖感,尤其涉及到了她对程意的爱情与“诚意”的质疑,以及尽管质疑仍愿投入的矛盾,描述出了一种深刻而细腻的悖反心理。但如果我们做更为细致的分析,便可以发现,“失语症”的故事仍是一种拼贴,它的双重寓意是分裂的,并没有真正弥合情感故事与官场故事的裂痕,而是以一种“升华”的方式巧妙地避开了对现实的深刻追问。

   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故事乔叶都能讲得很好,但她似乎缺乏将每一个故事逐渐推向深入的愿望或能力,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逼近乃至切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组合”也是推进故事的一种方式,但应如化学反应一样,两种最易燃烧的氢和氧,化合出来的却是水;金刚石和碳的分子式一样,但经过不同的组合,却能焕发出异样的光彩,小说中不同元素的组合,也应该带给我们新的感受与新的体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