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所容于城乡间——读柯江的《都市灯火白》

(2009-03-07 08:57:49)
标签:

杂谈

柯江的小说《都市灯火白》,写的是一个名叫小七有的农村小伙子,进城之后思念家乡,而终于回去后又不适应家乡的生活,从而再度进城的故事。这个故事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它写出了进城打工者的一种普遍精神状态,那就是他们在进城之后,在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之后,既无法完全融入城市的主流生活,但同时再也无法回到传统的农村生活,从而在精神上只能处于一种漂泊无依的状态。小说对这一精神状态有较为出色的把握。此前罗伟章的《我们的路》等小说,也涉及到了这一主题,从不同侧面展现出了进城打工者所处的精神困境。

如果说《我们的路》中的主人公是一般的打工者,所处理的是较为普遍的现实问题,那么《都市灯火白》的题材则较为特殊,主人公小七有虽然同样是打工者,但由于特殊的背景(表姐的关系),他进城之后所从事的并不是体力劳动,而成为了一家大酒店的“大堂副理”,这一职务使他在城市中处于较高的社会层次,因而使他前后的转变与反差更具有戏剧性,也更能使我们看到城市中人际关系的复杂与微妙。

小说中,小七有感受到的反差有几个层面,首先是物质生活,在农村中累死累活也仅能糊口,而在城市中,“管吃管住,一月800块,就坐在这里看报喝茶,这么好的活儿上哪儿找。”其次是情感体验,在农村中,成为孤儿的小七有对再嫁的嫂子有一种依恋与倾慕,他这种感情,只能深深埋在心底,偶尔才能表露出来,但也只能为嫂子所拒绝,他所喜欢的小云也喜欢他,但她为家庭所迫另嫁了他人,在嫁人之前勇敢地给了他处女身,但这只能是一种无以言说的最后的告别;而在城市的大酒店中,他一次见义勇为却为他赢得了一个漂亮小姐的青睐,他们在欲望与情感上相互寻找满足,但这种偶然与脆弱的情感方式,是小七有所无法接受的,他只能选择逃离,这也是他最后离开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再次是为人处世的方式,在农村中,小七有和他的同伴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不分你我,不分彼此,他将表姐寄给他的衣服分发给了弟兄们,表姐送给他的新手机“被踩散了盖,穷哥们全傻了。小七有却拉起那个弟兄连说没关系,本来那玩艺儿也不是咱山里人玩的。”而在城市里,他却只能感受到无边的孤独,不仅如此,他还会受到其他人的欺侮,小说中细致地描绘了他与门童,与洗衣女工,与打扫厕所的人之间的冲突,每次他都是满怀好意地去帮忙,却被误会为想占别人的便宜,这里固然有他不理解酒店规则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却是他无法适应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方式。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表姐与酒店经理的“交易”,在银行工作的表姐控制着酒店的贷款,所以经理能让小七有到酒店里来,他还安排小七有给表姐送礼,对之百般呵护,置身于其中的小七有,虽不完全理解这样的规则,却是这一交易的受益者。

这样的“反差”却是小七有不能适应的,最后他下定决心离开城市,回到了家乡,回到了他那帮穷兄弟之间。然而颇为戏剧性的是,当他向他们讲起城市的种种“苦处”时,他们却感觉到了城市的神奇,唤起了他们对城市的向往。而在家乡待了半个月之后,小七有发现自己成了“无事佬”,渐渐觉得无聊起来,“他开始思念起都市的喧嚣、都市的繁华、都市的灯火”,于是他最后狠下一条心,“老子进城去!”他卖掉了所有家产,发誓就是死了也不再回头,当他走出村口,又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突然,他愣住了,他的穷哥们早已站在大路边在等候他。穷哥们跟他一样都扛着自己的包袱,眼巴巴地看着他,等他发话。哪怕风餐露宿睡桥洞,哪怕苦得腰打弯,哪怕被城市救助站遣返,哪怕死在外面也不怪你。七有哥,带我们去看看大都市的灯火吧。二狗子抖着胆子吼道。”

这是一种令人落泪的画面,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对农村生活的彻底绝望,也是对城市生活的无比向往,然而等待他们的,却只能是既无法融入城市,也不能再次回山村中,他们只能“无所容于城乡间”,这不过是开始了一个新的循环。他们前赴后继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只能在现实生活中被击得粉碎,除非社会的整体结构发生重大的调整与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穆旦:冬
后一篇:姐姐与草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