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1250-1324),元大都(今北京)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有一首著名的“天净沙.秋思”小令: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周德清《中原音韵》称此篇为“秋思之祖”。王国维《人间词话》赞曰“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
全篇28字,排为5句,无一虚字,无一冗辞。12个名词,12种景物,构造出一幅静逸淡远的行旅秋思之图。令人击节叹赏的是,通篇写秋无一秋字,通篇写思无一思字,字字言远无一远字,句句言愁无一愁字,处处行旅无一旅字,念念伤时无一时字。然而颠倒字序读之,就能够看见作者魔法师一般的弄玉传神手段:藤干枯,叶凋零,昏鸦向树栖。桥窄小,水流去,人家柴扉闭。道悠远,风凄迷,嶙峋瘦马匹。夕阳西下夜凄凉,人在天涯空断肠。五色墨焦,浓淡干湿。四句渲染,一句点题。秋色如凝,秋意如倾。萧萧晚景,漠漠岁暝。动而生静,静焉长思。悒悒不适,日暮何之?孤独言语,寂寥别后。自古至今,莫出其右。又岂止为元代小令压卷之作耶?
马氏此作另有700年来未经道出之妙:一种层层递进渐行渐远的空间之美。请逐句察看:
枯藤老树昏鸦——屋外景也。门外看取树栖鸦。
小桥流水人家——院外景也。院外望见水过桥。
古道西风瘦马——村外景也。村外悠悠古道远。
夕阳西下
——山外景也。山外夕阳入梦遥。(后人有“夕阳山外山”句)
断肠人在天涯——天外景也。天涯人不见,相望音尘断。天涯竟何在?渺渺云天外。
——自门外而院外而村外而山外而天外,非层层递进而何?非渐行渐远而何?
空谷闻足音,跫然心自喜。
一步一景,恍若幻境。蒙太奇般的空间之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