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2021-09-15 08:34:50)
标签:

转载

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寂静之塔踞二山,一左一右分阴阳。

鹰撕鸟啄肉身灭,拜火教徒升天翔。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2气质老人——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3旷野天葬台,男左女右分——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4上山石道——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5寂静塔俯瞰——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6土屋妙拱——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7走向天堂——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8拜火教堂——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9塔上入口——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10拜火教圣地——

1土丘筑灵台,荒漠垒简屋】

 

千年古城城亚兹德还有一个可以说道说道的地方,就是它是古波斯最古老的宗教———拜火教的中心。直至今日,全世界目前的拜火教信徒,约有十五万人,亚兹德老城仍居住着一万多名拜火教教徒,圣火依然在拜火教的教堂里燃烧不息。

拜火教全名叫琐罗亚斯德教(Zarathustra),又译为查拉图斯特拉。是伊斯兰教诞生之前中东和西亚最具影响力的宗教,也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甚至大流士的波斯帝国一统天下,也大大得益于该教的广泛传播。

琐罗亚斯德(前628年~前551年)是该教的创始人,出身于米底王国的一个贵族家庭,20岁时弃家隐居,30岁时受到神的启示,改革传统的多神教,创立琐罗亚斯德教。42岁时,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宰相娶他女儿为妻,将他引见国王,此后,琐罗亚斯德教才在亚洲西部伊朗高原地区迅速传播。

另有说法认为:琐罗亚斯德是古波斯的一位伟大先知,据说他得到光明世界的主宰阿胡拉.马兹达的神启,在古代雅利安人多神教的基础上建立琐罗亚斯德教,但琐罗亚斯德教也非他首创,他也只是一个集大成者。

琐罗亚斯德教因信徒在火前祷告而又得名拜火教。虽然是个神秘的宗教所在,却在世界宗教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后来的犹太教、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的一些教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个教派对中国的宗教也产生深远影响。在我国史籍中被称为“祆教”、“拜火教”、“火祆教”、“波斯教”等等。《说文解字》解释“祆”(xin)为“胡神也。从示天声”。

这是由于阿拉伯帝国征服了波斯帝国,拜火教受到伊斯兰教的排挤,许多信徒,被迫移居到印度、中亚一带。大约在公元四世纪末,随着丝绸之路做生意祆教开始传入我国,后来在数次灭佛中,逐渐式微。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琐罗亚斯徳教(拜火教)火神阿胡拉·马兹达图腾——

 

拜火教图腾标志在古波斯的诸多遗迹之中随处可见。神像乍看上去就是个老鹰形象,仔细看中间是个留着长胡子的庄严而智慧的老者神像;身体周围展开四重羽翼,代表纯洁的思想、语言和行为;神像右手指天,意味着对崇高的不懈追求;左手的圆环则代表虔诚;在身体中部还有大圆环,由太阳演变而来,象征永恒与不朽。

对此这个图腾老者神像有着诸多诠释:有说这就是祆教徒所崇拜的光明之神阿胡拉·马兹达;但更多学者认为这代表着法拉瓦哈(Faravahar/Fravashi),是人类灵魂的象征。

日本人信奉太阳与光明,与拜火教具有一致性。日本汽车马自达图标就是源自拜火教的这个图腾,而名字就是火神阿胡拉·马兹达。

也算是长见识了。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11山脚祭祀屋,丘上天葬台——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12爬上山——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13古老的上山道——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14升天堂——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15寂静的天葬台——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16破屋摄者——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17让我看一看!——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18天堂之路——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19上天之梯——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20姐妹合影——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21窗棂寂静塔——

 

拜火教是一个二元论宗教,其基本教义是善恶二元神论,奉《阿维斯塔》(即《波斯古经》)为经典。

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代表光明的善神和代表黑暗的恶魔;认为火是善神最早创造出来的儿子,故而以光明之象征""为崇拜对象;同时也认为水、土、火都是神圣不得玷污的,故反对水葬、火葬和土葬,而实行"天葬"(或称鸟葬);教徒死后尸体要送入"寂没之塔",这是波斯古代葬礼的遗俗。

拜火教天葬习俗非常象中国西藏的天葬,也是将尸体置于天葬台喂食秃鹫。不同之处在于:拜火教教徒听任鹰鹜啄尽尸肉,然后将遗骨架投入井穴里面;而我国藏族的天葬手续更加繁复,要求更加精到。佛教徒尸体以被秃鹫吃尽为荣;因此是有专业高僧,分解尸体,敲碎骨头,然后依次给秃鹫吃,不留一肉一骨,这才算是肉身完整地进入天堂,有点象死神艺术之舞。

亚兹德古城外的这一处寂静之塔,就是拜火教天葬之地。

从远处看,荒漠之中有两座光秃秃的山,山顶各有一座像城堡一样的古建筑,建筑的门正对着东方,其意义是跟随光明的太阳。这就是用于鸟葬仪式的寂静之塔,英文名字是 Towers Of Silence

寂静之塔也分男左女右,从进门处望去,偏东的是男性用的,偏西边的是女性用。参观者都是爬上西边的女用天葬台的。

天葬仪式一般需要几天,所以两座山下散布着许多土坯砌垒或者土夯实的房子。有的是厝棺停尸、处理遗体、举行葬礼仪式的拜火教教堂,有的是前来送别的亲人们暂时居住地。亡者遗体必须由专门的掮尸者处理,死者家属就留在这些房子里等待。

这些建筑的结构都很相似,四面相通,均以拱形结构交叉贯通,中心以券拱正圆开口向天。大部分都已经颓圮,只剩下墙体或屋架;其中部分建筑明显是已经过重新修缮,让游客参观的。

上世纪60 年代,伊朗政府已经禁止了鸟葬,改为火葬,所以现在的天葬台,寂静之塔只是拜火教历史文化的遗存,只供游子观赏,没有了实际作用。

寂静之塔所在的山头是沙漠中少有的高地了,这也符合拜火教教义,离天空越近,也就越接近天堂。

顺着比较宽敞的石块铺就的山路,经几个转折就能到达山顶。从山上俯瞰,沙漠累累,无遮无挡,视野开阔,东面极远处就是亚兹德城。

从山坡顶上的一个低矮小门就能进入寂静塔。塔里面没有任何建筑,四周是360度、两米多高、几乎正圆的土块垒墙,这堵围墙就是山下看上去的城堡;里面是很大的平台,平台正中央挖了一个圆形的深坑。

天葬时,尸体会被专门掮尸人,运上山并摆放在平台上,待兀鹰等肉食鸟类食尽尸肉后,遗骨被收集在一起,堆放在塔中心的圆坑里,就完成了天葬。

看过了西藏与此地的鸟葬,对人生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唯有这条不可逆转的人生单程路,无论伟大,不管渺小绝对公平!就是自出生始,一天天走向死亡!

于是豁然开朗,不再为生死纠结。健康、快乐、充实地活好每一天,别给自己留下遗憾,那才是圆满人生。

如能象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言:“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甚好!!!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22二座寂静塔,一群夯土屋——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23土屋参观者——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24四面相通穹顶朝天的祭祀屋——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25攀登——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26寂静塔下寂静房——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27上山游客——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28土屋——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29土屋游子——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30游客沓至——

 [转载]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七)亚兹德寂静塔

——31寂静塔与祭祀房屋——

 

【未完待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