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建老师回来了

标签:
西沙官兵情感马正建军人救灾杂谈 |
正建老师回来了(附正建老师的诗一首)
马正建老师是在第一时间赶往四川灾区的。随济南军区的部队。
我知道他一定会这样。因为他既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又是一个最血性的男儿。在这种大灾大难面前,他会用坚毅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义不容辞,什么叫义无反顾。
当年老山前线作战时他是这样,抗洪救灾时也是这样。这种时刻,他绝不会缺席!
最初在西沙见面,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敦厚、可亲。那么有才华、有成就的老师,却极其平易。之后,他很快地表露出对基层战士的深厚情感和时时处处对士兵的关爱。他会真诚地与每一个与他交往的战士认真攀谈、交流,之后,便成了朋友。他一直坚持甚至固执地要为官兵们写最朴实、最本真、最“草根”的节目,并且一定要让战士们自己演自己,他说,从形式到内容都应该是战士们自己的。他不厌其烦地辅导那些从未上过台的战士,帮助他们走上西沙的舞台,继而又走上了北京的舞台。
那天在北京的演出极感人。他专门从济南赶到北京,为了这些兵们。他在台下看着,边看边流泪,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走向成功一样的高兴和激动。那天演出一个半小时,观众鼓掌61次(后来看录相时数的),马老师的手也鼓得生疼。演出之后的聚餐会上,战士们欢呼着把他高高抛向空中!
我们在西沙分别时,他非常肯切地说:只要需要,我会第一时间再来西沙,而且,飞机票自理!
正建老师曾是一位重病在身的人。胸口那一道异常触目的长长刀口告诉我们,他曾经经历过心脏手术的重创。可是每次战士们向他敬酒时,他都会舍命相陪。就是带着这样一颗“心”,他走遍了西沙的各个小岛,为官兵们写出了那么多的好歌,那首《西沙黑》已经成了西沙官兵们的最爱。如今,他又是带着这样一颗心,奔赴那最艰苦的所在。
听到他去前线救灾,我最担心的是他的身体。电话那头的他却精神坚定。由于当时信号极差,我们没有更多地交谈。之后,多用信息相互问候。
他是个非常男人的男人,非常军人的军人!
他终于带着辛劳和疲惫,当然,也带着创作的成果回来了。
心里那团火,永远不会熄灭的。
(放上马正建老师为西沙东岛老兵张志宏写的一首小诗)
《孩子,你在数什么》
题记:东岛老兵张志宏(2007年西沙“十佳天涯哨兵”之一)的妻子带着儿子,第一次远离河北老家,长途跋涉,飘洋过海,来到张志宏服役长达15年的西沙群岛,她和儿子都是第一次见到大海……
孩子,你在数什么?
独自蹲在橘红色的海水边,
任软软的夕阳舔着你娇嫩的赤脚,
清脆的童音与低婉的海浪对语,
莫非海滩上也有知了和蝈蝈吗,
孩子,你在数什么?
该回来了,孩子,
你看,椰子树的长臂在摇曳,
妈妈站在夕光中向你招手呢。
飞鱼飞走就飞走,海豚潜泳还上来,
把海螺、小蟹和彩贝放回海里,
别数了,孩子,
它们是你的,整个大海都是你的。
天黑了,爸爸要出发了,
泛着银光的海滩上没有道路,
踏在浪尖上,飘在夜雾里,
溶进铁色的礁盘。
如果梦见夜色中巡逻的爸爸,
你会看到他英雄一般的坚定。
可是,你在夜的海边数过吗?
那些船火、渔歌和洗海澡的满天星星。
爸爸和叔叔们在数着,数着,
有西沙军人在,它们不会丢失一丝一缕,
因为,孩子,它们是你的,
整个大海都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