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一抹掠过天际的红(2)

(2007-11-03 06:09:31)
标签:

知识/探索

文化

科学

西沙

鲣鸟

环保

珊瑚岛礁

 
那一抹掠过天际的红
——西沙群岛的红脚鲣鸟(2)
那一抹掠过天际的红(2)
 
那一抹掠过天际的红(2)
 
 

红脚鲣鸟的“身份”

    红脚鲣鸟是我国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已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红脚鲣鸟是典型的热带海鸟。所谓热带海鸟是指一年中至少在水温≥23℃的海域居住一个季节的鸟类。海鸟处于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是评估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指示物种。

    红脚鲣鸟属于鹈形目鲣鸟科鲣鸟属。红脚鲣鸟分为3个亚种:Sula sula sula分布在加勒比海和大西洋的南部;Sula sula rubripes分布夏威夷群岛,印度洋,太平洋的中部、西部和南部,中国南海,班达海和澳大利亚海域;Sula sula websteri分布在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海域,包括加拉帕格斯。西沙群岛的红脚鲣鸟应属Sula sula rubripes

    法国鸟类学家Delacour 和 Jabouille最早研究了西沙群岛的鸟类,他们在调查报告中写到:1926年6月29日-7月6日,红脚鲣鸟在永兴岛繁殖,有的巢高低于2米,许多幼鸟栖息在灌木丛中,亲鸟为它们带来食物。

    此后,国内也有研究人员作过调查研究。据生物动物学家贝天祥等报道,1955年,数以千计的红脚鲣鸟在西沙永兴岛繁殖,但由于人口增加、大肆捕杀红脚鲣鸟、食用并贩卖鸟蛋,1958 年初,永兴岛上的红脚鲣鸟绝迹了。鸟类学家刘景先等1975年报道成千上万只红脚鲣鸟在东岛的白避霜花树上营巢。1982-2002年期间,动物学家蔡其侃和邹发生等对东岛的红脚鲣鸟及栖息地的植物群落也做过一些考察。2003年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组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在西沙驻军的大力协助下,开展了红脚鲣鸟繁殖生态学的研究。

    目前,东岛红脚鲣鸟繁殖种群是我国迄今所知的唯一繁殖种群,约有35,500对,约占世界繁殖种群数量的10%,是太平洋西部最大的繁殖种群,也是世界第二大繁殖种群。

    红脚鲣鸟体长约为70厘米,翼展约150厘米,体重仅1000克,修长而轻盈的身体有利于远距离飞行觅食。红脚鲣鸟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其外观形态和色彩有着极大的变化。红脚鲣鸟1月龄时,全身长满白色绒毛,喙黑色,足部呈白色;约4月龄具备飞行能力时,羽毛由白变褐,足土豆色;之后,羽毛渐渐由褐变白,待3-4岁性成熟时,除少数习羽外,全身变得雪白,头部和颈部有黄色光泽,嘴粗壮,长直而尖,近似圆锥形,喙的颜色为淡蓝色,嘴基部分为红色,眼睛为黑色,眼周、脸部和喉部裸露无羽,其中眼周和脸部为淡蓝色。翅狭长,尾羽共有14枚,呈楔形,非常适合在海面上凌空掠水。鲣鸟具有发达的脚蹼,使得它们便于水中活动。

那一抹掠过天际的红(2)

  (立于抗风桐顶端的鲣鸟)

那一抹掠过天际的红(2)

 

那一抹掠过天际的红(2)

 

那一抹掠过天际的红(2)

 

那一抹掠过天际的红(2)

  (幼鸟的喙部是黑色的,而成鸟的喙部呈淡蓝色。这是繁殖期的雌鸟,

腮部的红色变得更深)

那一抹掠过天际的红(2)

  (这是繁殖期的雄鸟。它的喙部会由蓝变黄,腮部的色彩与雌鸟略有不同)

那一抹掠过天际的红(2)

  (鲣鸟有成对成群捕食的习性)

 

那一抹掠过天际的红(2)

  (这是在海面寻找食物的鲣鸟)

那一抹掠过天际的红(2)

   (掠水飞行的一对鲣鸟就像编队飞行的战斗机)

那一抹掠过天际的红(2)

   (这是南海的飞鱼。如蝉翼般的翅膀使这种鱼可飞行达数百米。飞鱼

是鲣鸟觅食的第一目标)

那一抹掠过天际的红(2)

 

那一抹掠过天际的红(2)

   (两只鲣鸟对一条刚飞出水面的飞鱼发起攻击)

那一抹掠过天际的红(2)

   (幼鸟是从成鸟嘴中掏取食物的)

那一抹掠过天际的红(2)

 

那一抹掠过天际的红(2)

 

那一抹掠过天际的红(2)

 

那一抹掠过天际的红(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