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上一篇战士的散文
那天傍晚,我为珊瑚岛的官兵拍照(见上图)。其中,一位瘦小的士官几次欲言又止,最终他什么也没有说。次日,珊瑚岛的官兵们举行《西沙笔会》。他们挑选了几篇散文、随笔,用自己的感觉去朗诵。虽然朗诵的技巧各有高低,有人甚至还带着浓重的家乡口音,可真情实感不时打动着听众。那位瘦小的战士没有上台。他只是默默地听着。会后,他找到了我。有点拘束、有点紧张地双手递给我两篇散文,并说让我帮助他指点一下。他叫肖校军。我在《西沙笔会》和即将出版的《我是西沙人》等众多西沙作者中,从来没有听过他的名字。可是,待读完他的作品后,我十分兴奋地对他说,你的文字非常好,我无法替你修改。肖校军的母亲是个喜爱写作的女性。从小,他受到母亲的教育和影响喜欢上了写作。从小学到高中,他的作文永远是最好的。可是他偏科,理科成绩永远上不去。无奈的他只能放弃考大学,当兵来到了小岛。许是这个原故吧,小肖有些内向。他不时地写些东西,但只给自己看,看够了也不保留,随手撕掉。连队没有人知道他在写作、喜欢写作、很会写作。他一直和自己的内心在对话。当天上午的笔会触动了他。终于,他拿出了自己的作品。看到这样的战士是令人兴奋的。我对他说,你不仅要写,还要立志走文学的路。明年,如果你能写够40篇散文,水警区出钱为你出专集。小肖很高兴,甚至有些兴奋。当天晚上12多,我们工作组去海边巡逻时路过油机房,在发电机巨大的轰鸣声中,小肖在灯下埋头写作……回到永兴,我立刻将小肖的两篇作品传到《人民海军报》,编辑很快回话将要发表。这里,我先将小肖的《守望珊瑚》放上,请各位网友欣赏一位小岛战士的文笔和情怀。
守望珊瑚
(西沙珊瑚岛守备营士官
肖校军)
七月的珊瑚并不是很炎热,特别是晚上,月朗星稀、海风清拂,有秋高气爽的味道,以至于让人很容易就入睡……
晚上,天开始飘雨,我确定是睡着了,但是却清楚地知道,雨在淅淅沥沥的下,甚至能感受到海风带来的阵阵凉意,飘渺并且美好的感觉就这样持续着,一夜无梦。
清晨我早早起来,整理好内务,伫立窗前,凝视着眼前的景象,一片层层叠叠的野菊花生机盎然,数丛不知名的灌木应风摇曳着,几棵椰树挺拔其中,更有那片神圣的国旗红超然飘扬,不远处是云飞浪卷的大海。“好一幅诗情画意的窗中美景!”我轻叹,猛然间,似乎悟到什么,是什么呢?
带着这份不解,我循例向菜地走去,只见得到滋润的各种植物竞相生长着,它们所呈现出来的生命力和生命形态是如此的强盛和鲜明!我被感染着,被触动着,沉醉中继续前行,偶尔会轻碰到探出路面的椰树叶,叶尖上的雨露不失时机的赐予我一束清凉,精神一振之下,我默默感受着——这份别样的激情。
走过俱乐部,就是菜地了,整个就是绿色充盈的世界,门口的丝瓜藤拥抱着成堆成团的恣意生长着,错落有致的木瓜林里,木瓜依偎着木瓜树,尽情地享受天伦,各式各样的蔬菜无私地释放着自己的生命,只为这片绿色的世界,哦,闲情逸致中竟有几分悲壮,我来不及有所感想,一股独特的气息扑鼻而来,这是它们所散发出来的所有生命气息的集成,淡淡的,浓浓的,沁人心脾,感人肺腑,此时此刻,我得说些什么呢,种瓜珊瑚上,翘首望长沙……
从菜地带了几个木瓜回到连队,我仔细的取出木瓜籽,此时,我沉浸在甜蜜幸福当中,更增几分相思。我的她,在长沙,对于我来说,她就是天使,去年回家,有人问我在什么地方工作,“在红旗飘扬的地方!”她说,当时,我深深的被震撼着,有如此知己,夫复何求?在念她,想她的同时,我想找一个极具珊瑚色彩的相思物,寄给他,以不负她的相知。就相思而言,我认为木瓜是胜过红豆的,520颗木瓜籽,将满载着我的全部思念,更有横溢的柔情,可谓木瓜生珊瑚,此物更相思!
收回思绪,踱步走廊,只见战友们围坐在旗杆下,欢声笑语。这是我们的习惯,坐在红旗下,感觉特别舒适。也可以说是传统,老一辈的珊瑚人在这里坐过,然后是我们,后继的他们也将在这里守护着……每一次当我仰望着五星红旗,心中除了神圣,更有莫名的感动,清楚的感觉到心灵深处的颤动,血肉相连,这就是我们情愿用生命守护的理由。
瞬间,我的感觉在无限延伸,于是整个珊瑚便成了一幅动态的画,菜地成了画中的一部分,而我们是不可或缺的亮点,这片国旗红,更是灵魂之所在!至此,我找到了之前不解的答案,在珊瑚,我们和它们——这些如诗如歌的生命,,怒放着,只为这片国旗红!写到这里,我的眼睛不禁潮湿了……感悟中使我欣喜的发现,此时此地,景更好,人更美,旗更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