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怀“意外”辞世的寻呼机

(2007-06-26 20:39:06)
标签:

寻呼机

怀念

大哥大

分类: 生活随笔

http://s12.sinaimg.cn/orignal/4be4a1b437fdfde2d4b9b       http://s9.sinaimg.cn/orignal/4be4a1b486d026b610218

依然记的自己使用寻户机的日子,一接到个寻呼,就把自己的IC卡翻出来,急忙回话的情景;那个时候连QQ不也是被称为“网络寻呼机”么!!依然记的为了传一些隐秘的话语而考虑怎样和寻呼小姐说时的样子。今日网上闲逛,偶得此文,转过来留个纪念,怀念自己的学生时代,和大家共同怀念使用寻呼机的日子。

转自:http://www.pcworld.com.cn/column/1/2007/0516/4276.shtml

    引:2007年3月初,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一条公告,表示联通公司已经申请关闭全国30个省的寻呼业务。人们才猛然意识到,寻呼机,这个就在短短几年前还人手一个的电子产品,如今竟成为了被遗忘的历史。

   寻呼机,又名“BP机”,在这个别在腰间不时呜叫一下的小东西身上,上演过上世纪90年代美国每四人就有一个、中国8000万用户的盛世,也经历了本世 纪初,短短几年内便被手机彻底挤出市场的悲剧。一个曾经切实抓住了主流用户的真实需求,有无数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和运营商共同建造的产品,是怎样几乎在一夕 之间,从前途无量变成回天乏力?这样一段历史,也许能够让更多正处鼎盛之期的企业,对于不可避免的时代浪潮保持敬畏之心,将更多的注意力和资源投向更遥远 的未来。

  回溯寻呼机的历史,对于寻呼机的诞生有过几个不同的版本,一种认为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在1948年研制出的一款名为“带铃的仆人”(Bell- boy)的呼叫器,是寻呼机的始祖;而另一个更加得到认可的版本中,寻呼机是由一位叫查尔斯·尼尔加德的工程师发明的,由于在住院时,他发现总是大声喊叫 医生十分不便,于是想到了用无线电技术制造呼叫器的主意。1949年,第一台寻呼机在以制造汽车收音机和战地便携无线电通话机的摩托罗拉公司诞生了。

  早期的寻呼机有砖头大小,非常类似今天广播节目中的听众短信环节,呼叫员将每条信息集中起来,不停地依次念出来,一不留意,收信息的人很容易错 过发给自己的信息。直到1968年,日本推出了模拟寻呼系统,每台寻呼机都有数字编码,大家不必再听别人的消息。上世纪80年代,数字呼机出现了,它因陋 就简地用数字串表示不同的含义,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将数字对应意思的列表贴在呼机背后的日子。对于很多出门在外的人来说,能够随时得到消息的方便足够令他们 忍受这点麻烦,寻呼机踏入了高增长的阶段。

  在巨大市场潜力的诱惑下,制造商的技术改进突飞猛进,很快,出现了能直接显示文字信息的寻呼机。在摩托罗拉公司的支持下,1991年,中国开通 了汉字寻呼系统。这种“汉显”呼机不仅省掉了查代码的麻烦,而且使得呼机的用途得到广泛拓展,寻呼台可以发送股票信息、天气预报、时事新闻和体育赛况。人 们使用寻呼机不再只是为了与别人沟通,而是成为了一个广义的信息发布平台,加上规模化导致价格大幅度降低,设计也越来越花样翻新,针对商务人士、时尚人群 都出现了细分的产品和服务,寻呼机进入了黄金时代,在全球几大市场都呈现爆发性增长。

  1999年,《华盛顿邮报》还刊发了一篇报道,称“寻呼机的发展前景难以估量。很多商家正在努力扩大寻呼机的容量,使这其貌不扬的小东西终有一天变成可以装在口袋里的‘便携式电脑’。”

  但这个寓言并未成真,仿佛一夜之间,随着大哥大的成本降低到普通人可以承受的价位,手机取代寻呼机成为标准配置的趋势已经无法逆转,任凭呼机增 添多少诱人的功能,也无法说服消费者在携带手机之外再多带一部呼机。虽然很多不甘心的寻呼公司还在千方百计地寻找新的市场——上网浏览、接收电子邮件、收 集水电表数据、防盗定位,甚至远赴海外,到印度和尼泊尔市场寻找第二春,单这些举措都无法改变寻呼机的末日气息。当时的手机远没有这么丰富的功能,但是通 话这个杀手应用就足够了。三年后,连寻呼机的最大制造商摩托罗拉都不再生产它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