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在与感恩

(2011-10-17 19:59:38)
标签:

存在

感恩

教育

分类: 教育意蕴

文/溪风遥

 

某日,在章印老师博文中,读到一则老师转载的博文,其篇名大致为“善良的人总是快乐,感恩的人总是知足”。当然,此篇文章并未引起我什么兴趣,倒是老师转载的原因促动了我刹那间的深深思考。

 

那篇文章除了讲述一些无关痛痒的大道理,无力地呼吁着要人们怎样怎样之外,别的实在让人看不到某种“清明”的东西。我个人以为,无论闲适类文本,亦或聱牙类科研文本,凡好的文章,读起来总能让人感受到一股灵气在流动。

 

这股气,原属于作者的,但却内蕴于文本之中,窜动于字里行间,为捕捉这股气,你会不知不觉地把文章看完、读完、品完。但这是我读书的方法,也许各人读书有别,也未为可知,不过,无气之文,我是向来不读的。

 

章印老师转载此文时,不自觉地走上了对文章某种“清明”东西的拷问,所以,其转载理由即为:“人为什么应该感恩?”一个为什么,道尽了支撑文章背后的一切底基,如果没有这底基,无论我们如何叫嚣感恩,叫嚣善,叫嚣仁,一切终究如无基的大厦,经不住一阵柔风的吹拂。

 

章印老师是研究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等现象学一派哲学的,所以,其思考问题的高度不自觉地就高出我们常人很多,能更看到问题的某种本质的东西。当然,我最最羡慕的还是老师的读书会,多年来,老师一直孜孜不倦地带领一届又一届学生读《存在与时间》,而且,完全跳过中文,直接切入英文,一句话一句话,一个词一个词的慢慢阅读着。这种精神的高度,实在让人敬佩不已。

 

面对老师转载的原因,我亦不自禁地陷入老师所思考的思考中。所以,在给文章的评论中,我即以我童稚的眼光,说出了我那充满童稚的思考。评论是好几天前写的了,现特找出来粘贴于兹:

 

溪风遥2011-10-12 21:10:03 
 
  • 老师这问题问得好:“人为什么应该感恩?”其实,凡事问个为什么,总会不自觉地引起我们某种哲学思考。赫舍尔曰:“从我们一存在,我们便蒙恩。”我觉得这话甚有道理,其实,不管我们意识到与否,从我们存在起,我们就已生活在蒙恩的世界。只是,在现代很多人的生命与生活中,我们的蒙恩意识似渐已流失。
    理解蒙恩,才会懂得感恩,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定是一个快乐的人,当然,更是一个具有悲悯意识的人。不当处,还望老师指点,问好老师! 

 

也许,是各人的世界观有别,总之,在我的世界,我是处处充满感恩的。我并不以为大自然每天给予我们的阳光、雨露、水分、空气等是一种理所当然,我更不会把自己活着当作一种必然。感谢世界,感谢他者,感谢周围一切与我相关或不相关者,因为,我觉得他们的存在都直接或间接地证明着我存在的意义。

 

当然,表达感恩的方式有多种,比如,追寻自己生命的意义,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的一种回报;再比如,寻求与他者之共在,努力抵达与他者之共处的境遇等等。懂得共在,懂得共处,我们才会真正理解感恩。

 

很感谢章印老师的及时回复,对于我的童稚的思考,老师非但没有批评,还给予了极大的鼓励,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不过,老师的解释,比我深刻得多,老师的回复之言,亦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存在与感恩的理性思考。其中,尤其一句“感恩聚集存在的存在者”,这句话犹如暗夜中的一盏明灯,刹那间照亮了我心底那深冥冥的黑暗。

 

现亦将老师的回复粘贴于兹,以示对老师的真诚感谢:

 

     博主回复:2011-10-12 23:29:11
 
  • 很好!对于海德格尔来说,人的存在也是蒙恩,人应该超越计算性思想,学会感恩式的思想,或者说,本真的思想就是感恩,感恩存在,感恩聚集存在的存在者,感恩万物,感恩他人。

 

以后,我会在我生活与教学中,进一步践行自己的感恩思想。

 

溪风遥

2011年10月17日

于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