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学习行书非学《圣教序》不可?

(2019-02-07 04:17:54)

我有不同的看法:《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是学习行书不可多得的优秀范本,对于取法二王体系的人来说是绕不过去,但要说“学习行书非学《圣教序》不可”那也未免有点言过其实!

http://p3.pstatp.com/large/1a09000000fd870672744

为什么呢?学书法也要考虑自己的目标,考虑自己走多远,量力而行,不必人云亦云。

1、学习行书也有很多人没有上溯源头取法王羲之的,也有人偏偏不喜欢《圣教序》,而是取法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寒食诗帖》、米芾行书、黄庭坚行书,甚至学习赵孟頫行书、文征明行书的也有,也取得了一番成就。

http://p1.pstatp.com/large/113ee0008da7ab66fd508

2、虽然二王行书是源头,深入源头学习,当然有可以取得更大成就,但是也要花费更大的精力。想要在书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先掂量一下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脚力吧!

http://p3.pstatp.com/large/113f20008d7ee728401d0

3、在当代这种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很多人只在支流里取“一瓢饮”,当然是没有那么纯,但也可以解渴!甚至有人临写国展行书,投评委所好,走所谓的捷径。倘若你的目标只是入展,也未尝不可的。

http://p1.pstatp.com/large/1a09100000fcf55be8191

欢迎发表不同观点,欢迎留言交流。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敬请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26   8评论
 分享
 举报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

第一,《圣教序》全称为《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王羲之的行书有根有源,他的行书是师法行书鼻祖——汉代行书大家刘德升,并在刘德升行书的基础揉入了自己的个性,形成了自己的行书风格。

http://p1.pstatp.com/large/113e00008dddd91763937

第二,《圣教序》虽是集字碑刻作品,但绝大多数是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其笔法,字法严谨,字字都是行书的典范。而《兰亭序》“真迹已乘黄鹤去”,后传世的都是摹本而不是王羲之的书法真迹。

http://p3.pstatp.com/large/1a08c00000e848e7f1bbf

第三,《圣教序》字数多,在临摹时选择的余地大,字多,学到的笔法就多,学到的字法就多,便于今后创作。

http://p1.pstatp.com/large/113ee0008d966f1d36702

第四,字入晋,必有神。学习书法不从晋人的字入手,终究都是野路子。学行书,应以王羲之为宗。这就叫取法乎上。

第五,当代行书大家张旭光说:“学行书,就临圣教序。”

第六,宋人米芾说:“凡学行书者,须师法《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否则,必走弯路,且不会有任何成就。”

鉴于以上六个方面的原因,建议学习行书者,须从《圣教序》入手。也就是说,若想学行书,一定要从《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入门,至于其他人的行书,还是先不要染指的好。

http://p1.pstatp.com/large/1a09100000eca173677a4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展开全部
 44   8评论
 分享
 举报

《圣教序》是规范化行书技法的典范,所以,它是行书技法训练过程中的必修课目。

我觉得,学《圣教序》重要的是取法,例如: 行书笔法、行书字法、行书基本章法。主要是借此研习王羲之行书字体技法精要,并不是以后就用里面的字体原形去集字式的写作品,关键在于获得可利用的元素,用于日后创作。
http://p3.pstatp.com/large/1a0950000125725d73b29

从李邕、宋高宗、赵孟頫等历代书家的行书中可以看得出,他们都是师法王羲之行书的,而后融会贯通,建树自己个性字体的。这一现象说明,王羲之行书《圣教序》相当于浓缩精炼的行法源头,好比交通中枢。

 1   评论
 分享
 举报

学习行书必须学习《圣教序》有三个方面原因:

1. 行书以二王为宗,而圣教序是最成功的集字典范,它几乎完美的集合了王羲之的书法精华,所以学习圣教序是一条通往行书殿堂的光明大道。

2.圣教序的优势在于单字,本帖的缺点是气息有限,而优势在于字字精美,非常适合行书打底。单字的揖让、顾盼、转笔、顿笔、结构、笔法等基础技法,圣教序都有完美呈现。

3.有了圣教序的基础,学习其它名家名帖就容易多了。

所以学习行书,绕不过圣教序。

那么如何学习圣教序呢?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要把握此帖的艺术风貌和特征。

2.在通临的基础上打好攻坚战,从字型、字势、笔型、笔画等方面,一个字一个字地过关。

3.临写时一定要特别注意细节把握,包括笔画位置,粗细长短搭配等。

 8   2评论
 分享
 举报

1、书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

2、晋人书法很多,《圣教序》集大成,入门快。《兰亭序》随意性多,一般人不好把握

3、书法临帖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临写。《圣教序》还是提供了这个平台。

 3   评论
 分享
 举报

学习书法,首为兴趣而为之。各体书法,皆可各有面目,某人书法,自带其性情,千人一面,不如印刷来得直接。《圣教序》是学习行书的经典范本,不可置疑。然仅囿于某法帖,终为书奴。书法贵在传情达意,不论初学何人,最终要有自家面貌,即为个人风格,从何而学,不必守一家之范而固步自封,否则难求变化,更难以有个人风貌。

 0   评论
 分享
 举报

此说太绝对。只能说学王行书者除《兰亭序》外应认真学《圣教序》。因为它字数最多.最全,有利于学习者掌握更多行书字的写法。但此序有一个缺点:即它是一个个单字集成的,字间意向不连贯。至于笼统的说“非学……不可”那就更不成立。有的学的或适合学另外某家风格,如颜真卿《祭侄稿》.《争座位帖》那就更无须强拉硬扯。此两篇字数更多.且都非集字,更能使习此行书者掌握全篇效果!

 0   评论
 分享
 举报

1.圣教序是行书里的慢动作,一笔一画都将字的来龙去脉交代的清清楚楚,最适合初学者。

2.圣教序是前人集字成贴,每个字都过关,必然是经典范本。

3.圣教序的章法也是在足够的时间里运筹帷幄的精彩布局,没有一隅之失。

4.圣教序是书法艺术中自然与偶然的天作之合,是精雕细琢也是去伪存真的力作。

5.圣教序篇幅长,字数多,同一个字反复出现但笔法不同,不失学习行书的灵活性,趣味性,给学习者更多引导与启发。

 0   评论
 分享
 举报

学习圣教序有利于掌握行书的基本笔法与间架结构。其他如赵体米体等都是在圣教序的基础上揉入了自己对点画结构的理解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所以如此。

 4   评论
 分享
 举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