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习行书非学《圣教序》不可?

我有不同的看法:《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是学习行书不可多得的优秀范本,对于取法二王体系的人来说是绕不过去,但要说“学习行书非学《圣教序》不可”那也未免有点言过其实!
http://p3.pstatp.com/large/1a09000000fd870672744
为什么呢?学书法也要考虑自己的目标,考虑自己走多远,量力而行,不必人云亦云。
1、学习行书也有很多人没有上溯源头取法王羲之的,也有人偏偏不喜欢《圣教序》,而是取法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寒食诗帖》、米芾行书、黄庭坚行书,甚至学习赵孟頫行书、文征明行书的也有,也取得了一番成就。
http://p1.pstatp.com/large/113ee0008da7ab66fd508
2、虽然二王行书是源头,深入源头学习,当然有可以取得更大成就,但是也要花费更大的精力。想要在书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先掂量一下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脚力吧!
http://p3.pstatp.com/large/113f20008d7ee728401d0
3、在当代这种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很多人只在支流里取“一瓢饮”,当然是没有那么纯,但也可以解渴!甚至有人临写国展行书,投评委所好,走所谓的捷径。倘若你的目标只是入展,也未尝不可的。
http://p1.pstatp.com/large/1a09100000fcf55be8191
欢迎发表不同观点,欢迎留言交流。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敬请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圣教序》是规范化行书技法的典范,所以,它是行书技法训练过程中的必修课目。
我觉得,学《圣教序》重要的是取法,例如:
行书笔法、行书字法、行书基本章法。主要是借此研习王羲之行书字体技法精要,并不是以后就用里面的字体原形去集字式的写作品,关键在于获得可利用的元素,用于日后创作。
http://p3.pstatp.com/large/1a0950000125725d73b29
从李邕、宋高宗、赵孟頫等历代书家的行书中可以看得出,他们都是师法王羲之行书的,而后融会贯通,建树自己个性字体的。这一现象说明,王羲之行书《圣教序》相当于浓缩精炼的行法源头,好比交通中枢。
学习行书必须学习《圣教序》有三个方面原因:
1. 行书以二王为宗,而圣教序是最成功的集字典范,它几乎完美的集合了王羲之的书法精华,所以学习圣教序是一条通往行书殿堂的光明大道。
2.圣教序的优势在于单字,本帖的缺点是气息有限,而优势在于字字精美,非常适合行书打底。单字的揖让、顾盼、转笔、顿笔、结构、笔法等基础技法,圣教序都有完美呈现。
3.有了圣教序的基础,学习其它名家名帖就容易多了。
所以学习行书,绕不过圣教序。
那么如何学习圣教序呢?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要把握此帖的艺术风貌和特征。
2.在通临的基础上打好攻坚战,从字型、字势、笔型、笔画等方面,一个字一个字地过关。
3.临写时一定要特别注意细节把握,包括笔画位置,粗细长短搭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