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数量到质量 ——互联网上社交

(2007-07-13 17:35:29)
        刚刚看华尔街日报介绍Twitter的文章:“虽然那些成功的博客写手们常常吹嘘自己有成百上千网友,但Twitter和Jaiku却认为它们理想的用户应该是:拥有一个由6至12位亲朋组成的社交圈子,这些人每天都会到微博上发几次贴子。

       Twitter的斯通说,人们张贴到微博的大都是些家长里短,但这些信息交流却有助于维持亲朋关系,让你成为一个称职的家庭成员。当收到你的微博短信的亲朋下次见到你时可能会问,你那次美国航空及太空总署(NASA)研究中心之旅感觉如何?被问这种问题时感觉那叫一个爽。英格斯特罗姆则说,即使你不能经常见到他们,但借助微博你却能感到他们就生活在你身边。虽然并非所有的人都想将自己的生活曝光于网上,但人们都想被自己所关心的人关注。

       这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他们各自的母亲是多么乐于查阅两人发去的微博信息,不过他们也承认自己应多花些时间去看妈妈。


       看到这里,我想到几天前全球知名的市场调查公司AC尼尔森放弃网站流量(PV)排行将按浏览时间排行,我还想起几个月前VOX对面向亲朋好友的信息服务的解释——您未必希望你的私人聚会的照片被很多人看到。

       友贴创建伊始,我们就很关注如何促进已有的亲朋好友的沟通,而不是一味地结识新朋友。2006年底,中国的很多SNS被抬高之后摔了下来。在有些网站,很多人加了几千个所谓的“好友”,这符合现实逻辑吗?当时我跟几个朋友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些文章,你未必在乎甚至会刻意避免很多人看到,也许你只想让父母看到。”

       友贴并不鼓励用户炫耀“朋友”的数量,我们关注的是朋友之间的交流是否方便、安全、舒服。这样,友贴在隐私保护、防打扰、信息的传递方面都有针对性地做了优化。

      我很高兴,我们及时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努力前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