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魏征和房玄龄 嫁子

(2007-04-14 21:19:58)
分类: 读书
看《贞观之治》。
 
魏征和房玄龄的儿子都要娶儿媳。
两人都是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打下了天下又坐天下,虽然当时吏治清廉,可在百姓看来,毕竟也是权倾朝野,按理说,或者按李世民的疑问:“在长安还有你难办的事?”
可是呢,这堂堂宰相,娶个儿媳还真就是难办。你是大官,可还得按民俗。民俗上,当然要娶大姓人家的闺女,魏征的儿子找的是山东王姓家的闺女,人家要的是70万礼金。魏征哪出得起,还要去接。宰相娶儿媳,还要借钱。怪不得魏征说:“明明是喜事,可办起来,却成了苦事、难事。”
当今呢?好像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不但是大姓人家,就算是很普通的老百姓,也把闺女看成是摇钱树,不管男方是大官、巨富,还是平头百姓,都要狠狠的要上一笔。没钱?没钱走远点,我嫁闺女是要卖高价的。
 
李世民为此很不高兴,是因为他觉得,天下都是我的了,我的大臣们却得不到民间的承认,还被看成小族。因此命人编纂《氏族志》。但是编纂的时候,那些不明白事的家伙们还在讨论把谁列为一等姓氏,可是并没有想到把李姓列进去。
现在办事的人绝不会这么笨,上面让你办事,肯定心领神会,不用多说一句,办得比上面想得更周到,更满意。
 
《新唐书》说:
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权归右姓已。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著姓士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晋、宋因之,始尚姓已。然其别贵贱,分士庶,不可易也。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故官有世胄,谱有世官,贾氏、王氏谱学出焉。由是有谱局,令史职皆具。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硃、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虏姓”者,魏孝文帝迁洛,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八氏十姓,出于帝宗属,或诸国从魏者;三十六族九十二姓,世为部落大人;并号河南洛阳人。“郡姓”者,以中国士人差第阀阅为之制,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粱”,有令、仆者曰“华腴”,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凡得入者,谓之“四姓”。又诏代人诸胄,初无族姓,其穆、陆、奚、于,下吏部勿充猥官,得视“四姓”。北齐因仍,举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在选。故江左定氏族,凡郡上姓第一,则为右姓;太和以郡四姓为右姓;齐浮屠昙刚《类例》凡甲门为右姓;周建德氏族以四海通望为右姓;隋开皇氏族以上品、茂姓则为右姓;唐《贞观氏族志》凡第一等则为右姓;路氏著《姓略》,以盛门为右姓;柳冲《姓族系录》凡四海望族则为右姓。不通历代之说,不可与言谱也。今流俗独以崔、卢、李、郑为四姓,加太原王氏号五姓,盖不经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