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凤凰光学相机 |
分类: 影像-它山之石&我的碎嘴 |
(一)公司总体经营情况及分析
2006年,公司经营班子紧紧围绕董事会制定的“强化技术创新,提升产品价值,促进公司事业健康、稳步发展”的主题思想,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投入,努力提升光学组件的收入比重,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国际市场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业务进展顺利,全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806.1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86%;主营业务利润19,212.41万元,同比增长33.68%;净利润3,406.97万元,同比增长19.24%。公司以上各项经营指标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光学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2006年,公司的大光学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上海光学基地迅速成长;中山光学基地经营业绩连创新高;上饶工厂充分利用低成本优势,抓住与日本富士能公司紧密合作的契机,公司业务同样实现了较快增长。在报告期内,公司单月光学镜片产量最高达到1600万片,尤为可喜的是,光学镜头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公司生产光学镜头1080万只,公司的光学加工规模和竞争实力在国际同行中位居前列.此外,作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金属精密加工事业也取得了良好的开端,2006年完成销售收入6294万元,利润401万元。
本公司属光学行业,主要生产经营高科技光学镜片、光学镜头、照相器材、望远镜、钢片快门、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光学原材料、仪器零配件等产品。近年来,公司已经成功地由以生产传统照相器材产品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转向重点发展以数码相机、照相手机、投影机、数字光学仪器等为主的新经济产品加工事业.在产品业务转型的过程中,由于银盐照相器材市场持续下滑,一些对外投资项目和存量资产需要有效剥离与整合,此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的净利润指标造成了短期的负面影响,但有利于公司盘活存量资产,优化经济结构,集中资源发展大光学产业,增强发展后劲。
(2)公司主营业务及其经营状况:
A、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情况表
分行业主营业务收入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制造业 878,023,725.01
商业 35,329,156.27
小计 913,352,881.28
合并抵销85,291,534.23
合计 828,061,347.05
分产品主营业务收入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光学加工 767,768,438.99
金属精密加工62,940,078.02
照相器材 77,194,581.74
其他产品 5,449782.53
小计 913,352,881.28
合并抵销 85,291,534.23
合计 828,061,347.05
B、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表
地区 主营业务收入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国内 302,243,808.79 比上年增长25.07%
国外 611,109,072.49 比上年增长68.18%
小计 913,352,881.28 比上年增长50.96%
合并抵销85,291,534.23
合计 828,061,347.05 比上年增长54.86%
C、生产经营的主要产品及市场占有率情况的说明
公司主要产品是:光学镜片、光学镜头、凤凰牌照相机、钢片快门,望远镜。目前公司已经形成月产1200万片的光学加工能力,在国内同行中首屈一指,并跻身于世界同行业前列。2006年,公司单月光学镜片的最高产量达到1600万片,同时,公司在光学组件方面也取得长足进步,2006年共生产各类光学镜头1080万只。此外,“凤凰”牌照相机是中国照相器材行业硕果仅存的知名民族品牌之一。
(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行业总体发展趋势
随着光学产品的推陈出新以及光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光学元件市场的应用范围持续扩大,从早期的常规相机、望远镜、显微镜、扫瞄器、传真机等,到现在的数码相机、摄像机、正投影机与背投影电视、光学驱动器、可视电话、DVD、照相手机、车载可视系统、CCTV及生物医学工程图像设备等均大量采用光学组件产品。面对光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发达国家相继把信息光电子产业作为重中之重来发展。有专家预测,以光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信息产业产值将在2010年达到50000亿美元,成为21世纪最具魅力的朝阳产业之一。
"光学"被誉为光电子产品的"眼睛",牵引着未来光电子产业的发展方向。作为中国大陆本行业的领头羊,凤凰光学已经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积淀了深厚的技术功底和优秀的人才队伍。近年来,更是主动进军沿海地区,相继在广东中山、上海嘉定建立了大型光学产业基地,成为许多全球跨国公司的首选国产供应商之一,公司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际知名品牌的数码相机、照相手机、投影机等消费类光电子产品之中。
2、公司未来发展机遇、挑战及新年度的经营计划
2007年是中国加入WTO后结束过渡期的第一年,中国将按照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的标准全面融入到国际竞争中,中国企业面临更多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同时也必需应对市场发生的深刻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经过数十年的市场锤炼特别是最近几年的主动出击,公司已经形成了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客户结构主要是以日本、韩国、欧美、中国台湾等地的跨国公司为主,并逐步建立起互相信任、共同发展、相对稳定的紧密性合作伙伴关系.
(1)未来发展机遇:
光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光学加工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其中与公司现有产品结构关联度较大的数码相机、照相手机、投影仪等产业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机遇。
A、数码相机市场进入稳步发展的成熟阶段.但由于像素的不断提升,对于镜片精度及镀膜的要求更为严格,加上数码相机朝向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对于高单价的模造镜片需求也大幅增加,整体产值仍有上扬的空间。
B、2005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为6.26亿部,其中大约2.96亿部手机拥有照相功能,占47%。预测到2008年,85%的手机将拥有照相功能,照相手机的出货量达7亿部左右,手机相机模组市场的规模也从2005年的大约20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48亿美元。同时,百万像素手机的全面推出,将引爆另一波需求热潮,况且手机在走向多媒体之后,已不是单纯的通讯产品,手机成为消费电子,其特色在于功能提升后,就可刺激客户需求,对于成熟市场的换机需求有很大帮助,也是手机市场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
C、投影仪逐步走进普通家庭。近期,以等离子电视、液晶平板电视的大幅跌价为代表的高端彩电“市场振荡”颇为引人注目。随着价格的不断下滑,以往“高不可攀”的高端家庭视频设备也都纷纷走入普通家庭。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原本只活跃在专业市场的投影仪品牌,也开始看中家用市场,纷纷推出万元级别的低价产品。投影仪这种视频输出设备,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获得更大的“屏幕”尺寸。一般来说,采用普通的光学引擎投影仪,就能在墙面上投射出150厘米以上的超大画面。这样的尺寸,如果用等离子彩电来实现,价格要在八九万元以上,而且液晶电视、背投电视等其他类型的设备,目前还基本上无法实现如此之大的显示画面。
D、摄像机、监视器(含车载监视系统)、光学驱动器等产品市场规模也非常巨大,同样值得重视。
(2)面临的挑战:
A、市场竞争加剧。光学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局面,行业内部的洗牌重组不断。
B、产品价格下降。由于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低端产品生产厂家的扩大,光学镜片特别是球面镜片的市场价格呈现下降趋势。
C、技术有待提升。球面镜片逐步向光学塑料模压成型非球面技术和玻璃非球面技术发展。
针对公司实际经营中面临的挑战,董事会认为,光学镜片加工业务经过最近五年来的巩固与提升,已经完成了量的增长,已经确立了公司在国内同行中遥遥领先的地位,未来对镜片加工业务不再作大的重复性投资,光学产业的经营规模需要由数量型增长转向为质量型增长,新增投资将以研发、技术能力的巩固与提高、非球面产业等方面为重点,努力寻求未来的三个经济增长点:镜头业务继续成为增长点;平面业务形成增长点;高难度业务形成增长点。
(3) 2007年的经营计划:
2007年,公司将计划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00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70200万元,费用支出计划11000万元。为此,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A、加速推动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升级,重点推进光学镜头产业的快速发展。在2007年,公司将寻求建立联合作战(光/机)的小批量、多品种、高难度的高技术业务与大批量业务并存的双轨生产体制;建立(玻璃/塑胶)非球面镜片规模生产能力;建立高水平的镜头研发体制与生产能力。
B、加快现有光学产品的结构调整,努力形成新的经济业务增长点。2007年,公司将集中力量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事业,力争形成光学镜头事业、平面加工事业、金属精密制造事业的新的增长。
C、逐步推行预算管理。在以往预算管理的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加强控制,促进预算管理的扎实推进。
D、强化自主创新和资源节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将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建设创新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科学管理等措施,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节约能耗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6年,公司经营班子紧紧围绕董事会制定的“强化技术创新,提升产品价值,促进公司事业健康、稳步发展”的主题思想,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投入,努力提升光学组件的收入比重,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国际市场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业务进展顺利,全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806.1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86%;主营业务利润19,212.41万元,同比增长33.68%;净利润3,406.97万元,同比增长19.24%。公司以上各项经营指标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光学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2006年,公司的大光学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上海光学基地迅速成长;中山光学基地经营业绩连创新高;上饶工厂充分利用低成本优势,抓住与日本富士能公司紧密合作的契机,公司业务同样实现了较快增长。在报告期内,公司单月光学镜片产量最高达到1600万片,尤为可喜的是,光学镜头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公司生产光学镜头1080万只,公司的光学加工规模和竞争实力在国际同行中位居前列.此外,作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金属精密加工事业也取得了良好的开端,2006年完成销售收入6294万元,利润401万元。
本公司属光学行业,主要生产经营高科技光学镜片、光学镜头、照相器材、望远镜、钢片快门、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光学原材料、仪器零配件等产品。近年来,公司已经成功地由以生产传统照相器材产品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转向重点发展以数码相机、照相手机、投影机、数字光学仪器等为主的新经济产品加工事业.在产品业务转型的过程中,由于银盐照相器材市场持续下滑,一些对外投资项目和存量资产需要有效剥离与整合,此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的净利润指标造成了短期的负面影响,但有利于公司盘活存量资产,优化经济结构,集中资源发展大光学产业,增强发展后劲。
(2)公司主营业务及其经营状况:
A、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情况表
分行业主营业务收入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制造业 878,023,725.01
商业 35,329,156.27
小计 913,352,881.28
合并抵销85,291,534.23
合计 828,061,347.05
分产品主营业务收入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光学加工 767,768,438.99
金属精密加工62,940,078.02
照相器材 77,194,581.74
其他产品 5,449782.53
小计 913,352,881.28
合并抵销 85,291,534.23
合计 828,061,347.05
B、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表
地区 主营业务收入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国内 302,243,808.79 比上年增长25.07%
国外 611,109,072.49 比上年增长68.18%
小计 913,352,881.28 比上年增长50.96%
合并抵销85,291,534.23
合计 828,061,347.05 比上年增长54.86%
C、生产经营的主要产品及市场占有率情况的说明
公司主要产品是:光学镜片、光学镜头、凤凰牌照相机、钢片快门,望远镜。目前公司已经形成月产1200万片的光学加工能力,在国内同行中首屈一指,并跻身于世界同行业前列。2006年,公司单月光学镜片的最高产量达到1600万片,同时,公司在光学组件方面也取得长足进步,2006年共生产各类光学镜头1080万只。此外,“凤凰”牌照相机是中国照相器材行业硕果仅存的知名民族品牌之一。
(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行业总体发展趋势
随着光学产品的推陈出新以及光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光学元件市场的应用范围持续扩大,从早期的常规相机、望远镜、显微镜、扫瞄器、传真机等,到现在的数码相机、摄像机、正投影机与背投影电视、光学驱动器、可视电话、DVD、照相手机、车载可视系统、CCTV及生物医学工程图像设备等均大量采用光学组件产品。面对光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发达国家相继把信息光电子产业作为重中之重来发展。有专家预测,以光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信息产业产值将在2010年达到50000亿美元,成为21世纪最具魅力的朝阳产业之一。
"光学"被誉为光电子产品的"眼睛",牵引着未来光电子产业的发展方向。作为中国大陆本行业的领头羊,凤凰光学已经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积淀了深厚的技术功底和优秀的人才队伍。近年来,更是主动进军沿海地区,相继在广东中山、上海嘉定建立了大型光学产业基地,成为许多全球跨国公司的首选国产供应商之一,公司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际知名品牌的数码相机、照相手机、投影机等消费类光电子产品之中。
2、公司未来发展机遇、挑战及新年度的经营计划
2007年是中国加入WTO后结束过渡期的第一年,中国将按照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的标准全面融入到国际竞争中,中国企业面临更多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同时也必需应对市场发生的深刻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经过数十年的市场锤炼特别是最近几年的主动出击,公司已经形成了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客户结构主要是以日本、韩国、欧美、中国台湾等地的跨国公司为主,并逐步建立起互相信任、共同发展、相对稳定的紧密性合作伙伴关系.
(1)未来发展机遇:
光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光学加工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其中与公司现有产品结构关联度较大的数码相机、照相手机、投影仪等产业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机遇。
A、数码相机市场进入稳步发展的成熟阶段.但由于像素的不断提升,对于镜片精度及镀膜的要求更为严格,加上数码相机朝向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对于高单价的模造镜片需求也大幅增加,整体产值仍有上扬的空间。
B、2005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为6.26亿部,其中大约2.96亿部手机拥有照相功能,占47%。预测到2008年,85%的手机将拥有照相功能,照相手机的出货量达7亿部左右,手机相机模组市场的规模也从2005年的大约20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48亿美元。同时,百万像素手机的全面推出,将引爆另一波需求热潮,况且手机在走向多媒体之后,已不是单纯的通讯产品,手机成为消费电子,其特色在于功能提升后,就可刺激客户需求,对于成熟市场的换机需求有很大帮助,也是手机市场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
C、投影仪逐步走进普通家庭。近期,以等离子电视、液晶平板电视的大幅跌价为代表的高端彩电“市场振荡”颇为引人注目。随着价格的不断下滑,以往“高不可攀”的高端家庭视频设备也都纷纷走入普通家庭。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原本只活跃在专业市场的投影仪品牌,也开始看中家用市场,纷纷推出万元级别的低价产品。投影仪这种视频输出设备,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获得更大的“屏幕”尺寸。一般来说,采用普通的光学引擎投影仪,就能在墙面上投射出150厘米以上的超大画面。这样的尺寸,如果用等离子彩电来实现,价格要在八九万元以上,而且液晶电视、背投电视等其他类型的设备,目前还基本上无法实现如此之大的显示画面。
D、摄像机、监视器(含车载监视系统)、光学驱动器等产品市场规模也非常巨大,同样值得重视。
(2)面临的挑战:
A、市场竞争加剧。光学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局面,行业内部的洗牌重组不断。
B、产品价格下降。由于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低端产品生产厂家的扩大,光学镜片特别是球面镜片的市场价格呈现下降趋势。
C、技术有待提升。球面镜片逐步向光学塑料模压成型非球面技术和玻璃非球面技术发展。
针对公司实际经营中面临的挑战,董事会认为,光学镜片加工业务经过最近五年来的巩固与提升,已经完成了量的增长,已经确立了公司在国内同行中遥遥领先的地位,未来对镜片加工业务不再作大的重复性投资,光学产业的经营规模需要由数量型增长转向为质量型增长,新增投资将以研发、技术能力的巩固与提高、非球面产业等方面为重点,努力寻求未来的三个经济增长点:镜头业务继续成为增长点;平面业务形成增长点;高难度业务形成增长点。
(3) 2007年的经营计划:
2007年,公司将计划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00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70200万元,费用支出计划11000万元。为此,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A、加速推动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升级,重点推进光学镜头产业的快速发展。在2007年,公司将寻求建立联合作战(光/机)的小批量、多品种、高难度的高技术业务与大批量业务并存的双轨生产体制;建立(玻璃/塑胶)非球面镜片规模生产能力;建立高水平的镜头研发体制与生产能力。
B、加快现有光学产品的结构调整,努力形成新的经济业务增长点。2007年,公司将集中力量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事业,力争形成光学镜头事业、平面加工事业、金属精密制造事业的新的增长。
C、逐步推行预算管理。在以往预算管理的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加强控制,促进预算管理的扎实推进。
D、强化自主创新和资源节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将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建设创新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科学管理等措施,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节约能耗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前一篇:个税征收前应该先扣除9项生活费
后一篇:尼康2007年4月官方壁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