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影像-它山之石&我的碎嘴 |
先去的是索尼DV的一个技术讲解会,完了之后我又架上灯为SR1E的设计师拍了几张照片。只带了一个灯和反光伞,看起来还是两个灯效果更好,可是灯实在太沉了~~
然后去三星的07上半年相机新品发布会。两个厂商挺有默契,时间错开了。现场的礼仪小姐们很漂亮。无所事事的我,当场找出他们的一个错误——展示柜里的百微和35F2互相放反了。

去三星发布会的最大收获是一个媒体资料光盘,里面有很多器材照片,都是大图。最最幸运的是,照片大部分保留了EXIF!
于是我研究了一下这些照片,有些很有价值的发现,算起来有七个吧:
七大发现:
1.厂家的照片也有灰!
我拍机器总是很烦恼上面有很多灰尘,有时候很仔细的擦了几遍,拍出来一看还是好多灰尘,令我很懊恼。看看厂家提供的这些照片,拍的时候应该都是新机器吧,可是仍然是很多灰!
看来那些干净的惊人的照片,确实是修出来的。以后老板和美编再拿着厂家的照片说人家的多干净云云,我就让他们好好看看这个。

再看这组:
背景也不干净:
看这大手印:
CMOS该擦了:

2.大部分上,相机是大兔子,镜头一般是百微。
我一直以为像拍这种角度的照片,镜头和机身距离较大,使用不可移轴的135中焦镜头,近距拍摄,景深一定会不够。没想到人家也是用百微,居然拍得很好。
当然,拍的时候肯定没有充满画面,而是牺牲像素换取大景深。我猜可能只使用了1/4的像素。
3.关于高光的控制问题。
我拍的镜头啊机身啊什么的,上面的白字金字什么的总是会有晕光:
我看厂家的图就不会,我还一直以为人家用的是数码后背,高光控制好呢~~
原来人家用的是135CMOS。
看来要从自己对光的软硬和光比控制这边找原因了。
从这个局部,还能看出明暗交界的地方也不是自然无痕的,同样有一条线(G、O之间)。
可是这个白字有些不自然,那是不是后期修过呢?
4.黑镜头是不是黑的?
以前发现不管怎么调,拍出来的本该是无色的产品,总是会有部分偏色,后来干脆使用去色法,有颜色的地方保留颜色,应该是黑白灰的地方就直接去色。
现在看这张照片,也是换一个地方一种颜色哦。

5.闪光还是不闪光?
我都是用闪光灯的,并且一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可是,看人家的照片,确是长时间曝光。
为什么呢?是移动光源,光绘么?可是1.6秒,又太短了。
6.135DSLR和数码后背~~~~
我糊涂了。
这张也是大兔子拍的,实际上画质你需要有多好?
7.
人家的布光确实好!
又整,又不是均匀用力。

前一篇:迟到的国产大发D-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