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云寺历史

(2014-05-28 22:24:06)
分类: 文史述说

法云寺历史

 

 2010年,响肠镇领导陈东先生要将法云寺申报国保单位,请我写一个关于法云寺的材料,我绞尽脑汁,花了四天的时间,在网上广泛搜查中国古塔历史,最后得出重要结论:坐落于安庆市岳西县响肠镇,建于东晋十年(公元326年)的法云寺千佛塔,列中国现存古塔第四位,是中国佛教文化珍贵遗址2013年5月批准为第七批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朝天顺六年直隶安庆志》载:冲法云寺在治西一百里,东晋咸和元年童师菩萨创,洪武七年僧广敬重建。” 

清朝《安庆府志》记载:后山寺,在清朝乡,县北八十里,一名法云寺,晋创明末寇焚。” 清朝重修法云寺碑记称:……潜北后山寺,古名法云,浮屠七级,建自东晋咸和年间(326334),罗列磙子石诸灵迹,而世祀菩萨于大殿,咸丰之际,劫火四起,塔存而庙宇皆毁……

宝塔是佛教产物,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佛教全盛时期,各地大兴佛塔,皖县(潜山县)造有太平、西门千佛塔、资福寺塔四塔。响肠法云寺千佛塔即建于此时。此塔为楼阁式建筑,底座宽3.4米,高29米余,青砖垒砌,四方、七级、中空,每层有腰檐、栏顶、普柏枋、圭形门,塔壁内外有砖龛560个,每龛雕有一大二小三尊微型佛像,共计1680尊,故名千佛塔。古塔多为六方、八方、圆形,而四方古塔全国仅存十余座,千佛塔历史仅次于“万塔之首”——洛阳白马寺齐云塔,比西安大雁塔尚早300年。全国现存名古塔2000余座,晋代以前宝塔寥寥无几,千佛塔在全国古塔中排名第四,因此,堪称世界文化瑰宝。有着华东第一塔的美称。

佛教初入中国时,与传统的儒教、道教常有冲突。为了生存,佛教与儒教、道教相妥协。千佛塔北面有菊花、莲花、太极图三种图案,象征着儒教、佛教和道教。三种教义不同的文化印记并存于一处宗教场所,十分特别。由此可以推知,当时儒、道、佛都曾在法云寺活动,三教高人齐集法云寺中,共同研讨教义,交流教旨。因此,法云寺千佛塔又极具宗教研究价值。

千余年来,法云寺曾蒙古军、张献忠、太平军度战火,而宝塔仍存,大殿拆于1952年。随着思想解放,宗教开放,近年来,四方信士捐款,国家大力投资,古寺有所扩建,2009年古塔又得到全面修缮。

 公元574年,北周武帝灭佛,禅宗面临劫难,二祖神光慧可受达摩心法,由嵩山少林持佛、佛像南下,一路上过着艰苦的逃难生活,在主簿镇二祖山那个荒凉的山洞里坐禅数月。今山中尚有“二祖洞”“祖师殿”遗址。当时的响肠镇属于陈朝晋熙郡,陈朝对佛教较为宽容。陈太建九年(577年)二祖辗转来到响肠(距二祖山60余里),见法云寺庙宇森严,宝塔肃穆,遂卓锡于此,后转往皖公山、司空山传法。公元579年冬,北周夺取了陈朝江北之地,二祖计划出走; 581年,杨坚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二祖因此得以继续在法云寺、司空山、皖公山一带布道传法。从此,法云寺成了中华佛教界一处圣地。

古书《传灯录》称:“初祖达磨传法给二祖之后,自于少林托化西归,二祖慧可于是一边随宜传法,度化众生,一边寻求法嗣,以付祖衣。”。隋开皇二年,二祖在司空山禅宗衣钵、《楞伽经》传给了三祖僧璨;僧璨至山谷寺(天柱山三祖寺)再传四祖道信道信于黄梅双峰传五祖弘忍弘忍在黄梅传六祖慧能一百余年禅宗衣钵大别山平静发育成熟,应验了达摩祖师“一花开五叶,五叶结正果”的预言。不可否认,法云寺为困难时期的二祖慧可提供了最好的安身之所,为中国佛教搭起了一座联通南北的桥梁。

法云寺旧碑记称:“世祀菩萨于大殿”,指明了法云寺主供地藏王菩萨。唐高宗四年(653),新罗国王子金乔觉,因宫廷变故,骨肉相残,而悲愤出家。为求佛法真传,他渡海入唐,云游四方。金乔觉因喜爱法云寺地僻人稀,禅境清幽,于是在此拜师学法,以求正果;转至九华,栖居岩洞,修行布道。金乔觉九十九岁圆寂后,因其法名金地藏,被人们尊为地藏王菩萨。因为金乔觉曾经卓锡于此,所以世代供奉地藏王菩萨。

   法云寺位于司空山二祖道场,与天柱山三祖道场之间,是长江两岸佛教的一处重要驿站。自神光慧可、金乔觉卓锡以来,历代均有大德高僧在此设立道场,弘扬佛法。法云寺鼎盛于唐朝,其时方圆百里庵堂庙宇皆为其脚庵。

现在,千佛塔景区保护面积1200亩,生态良好,四周山麓树木葱茏,珍禽啼鸣;寺后林间处处奇石,泉水叮咚;塔前百亩人工湖,鸥飞鹭翔,现作放生池加以保护;寺边杂树生花,竹木掩映,塔影湖光,风景旖旎。关于法云寺山中怪石、林间鸟兽、千年宝塔,以及佛教的美丽传说,足以写出一本故事集。今法云寺远近闻名,游人香客,络绎不绝。

 

全国著名四方宝塔——47

 

洛阳白马寺 齐云塔,汉明帝(58--76)敕建,金(1175年)重建。

法云寺千佛塔 建于东晋咸和(326--334年),明朝修缮。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祖师塔,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

河北省灵寿县幽居寺塔,为北齐(557年)赵郡王高睿建,

陕西西安市南门宝庆寺华塔,建于隋文帝仁寿(601—604)年间

太原晋祠舍利塔,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

河北正定开元寺须弥塔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5

陕西大雁塔,唐贞观(627--650)为存放玄奘带回印度佛经而建。

河北正定广惠寺华塔,建於唐贞观年间(627--650)

陕西兴教寺塔,建于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

香积寺善导塔西安市,四角锥体塔。建于唐中宗706年

陕西小雁塔,建于唐中宗年间(707年),

河南少室山风穴寺塔寺建于北魏,塔建于唐开元(738)

七祖塔,山东滕州龙泉塔,(建于,损于民国,1984年大修)

河南三门峡市蛤蟆塔,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

太原晋祠奉圣寺舍利生生塔,始建于唐

陕西延安宝塔,建于唐代

河南登封法王寺塔,高40米,建于

云南昆明东寺塔。始建于唐朝。

河南省三门峡宝轮寺塔为唐僧道秀所建,金僧智秀重建,

云南苍山千寻塔,建于大理国时期(唐宋时期),高59.6米,

大理崇圣三塔,建于诏丰佑年间(823—859年),

山东历城龙虎塔,为唐代所建,宋代重修,

广州光孝寺东西铁塔,为五代南汉刘全长所建,

上海松江兴圣教寺方塔,始建于五代后汉乾描二年(公元949)

河南开封繁塔——建于宋太祖开宝七年974

沈阳净光舍利塔,建于辽重熙十三年(1044),清崇德五年重修。

河北临城普利寺塔,建于北宋皇袥三年(公元1051年),

宣州广教寺双塔,建于1096年,

成都邛崃石塔,南宋乾道五年(1170年)

天宁寺三圣塔位于河南省沁阳市,该塔建于金(1171),

北京海淀区金刚宝座塔,俗称五塔寺塔。建于明永乐年间。

宝轮寺塔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建于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

上海嘉定法华塔,又名金沙塔。建于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

碧云寺塔,北京香山公园,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

湖北沙市章华寺千佛塔,元朝泰定二年

青海塔尔寺塔,建于公元1379..

真际禅师塔,赵县城内,元代

湖北武汉市 胜像金塔,元至正三年

重庆华岩寺七佛塔,始建年代无考,明、清两代历有修建。

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

河北赵县西林寺塔,建于元至元十一年(1274),

北京金刚宝塔,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

 

 

 

 

南北朝前古塔

1河南洛阳白马寺东南齐云塔,东汉 (公元69),汉明帝敕建佛塔。

2山西洪洞县飞虹塔,初建于汉末(147),重修于明,是我国最早的琉璃塔。

3、上海市龙华寺塔,建于三国东吴赤乌五年(242),二说建于唐。

4、安徽岳西县千佛塔,建于东晋咸和年间(326--334)。为安徽省现存古塔之最。

5潜山县太平塔,始建于326-334年,是童师和尚的舍利塔,宋毁宋重建。明洪武再毁又修,明崇祯十四年,张献忠毁寺。

6佛光寺祖师塔,北魏孝文帝时期创建佛光寺开山祖师的墓塔。

7、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塔,建于东汉,初名阿育王院塔,高60米。

8、陕西渭南下邽塔,建于晋,重修于宋,唐代风格,明代地震塔毁,复修。

5、南安寺塔在蔚县城南门,始建于北魏,重修于辽金。

6、嵩岳寺塔,在登封县太室山嵩岳寺内。建北魏永平元年至正光元年(508—520年)之间,

7、寒山寺古塔 寒山寺苏州枫桥镇,建于梁天监(512--519),旧名妙普明塔院。

8少林寺塔林,河南省登封少林寺西侧。,初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

9、寒山寺古塔 寒山寺苏州枫桥镇,建于梁天监(512--519),旧名妙普明塔院。

10海宝塔,银川北塔寺内,与承天寺塔遥遥相对,又称北塔。建于5世纪,

 

 

南北朝古塔

1、佛光寺祖师塔,北魏孝文帝时期创建佛光寺的开山祖师墓塔。

2、无忧寺塔。又称“法门寺”“阿育王寺”寺建于汉朝,宋朝时建塔

3、智者塔院(塔头寺),又名真觉寺,县城北金地岭(佛陇山),是我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538-597年),建于隋开皇十七年(597年)

4,灵岩寺,,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9年)。现寺是唐贞观(627~649年)

5、南安寺塔是耸立在蔚县城南门西侧的一座古塔,始建于北魏,重修于辽金。

6、嵩岳寺塔,在登封县太室山嵩岳寺内。原为北魏离宫,后改建为佛寺。此寺的建北魏永平元年至正光元年(508—520年)之间,

7、寒山寺古塔 寒山寺苏州枫桥镇,建于梁天监(512--519),旧名妙普明塔院。

8少林寺塔林,河南省登封少林寺西侧。,初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

9、广德寺多宝塔,湖北省襄阳县。明景泰年重建,现存大殿和殿后宝佛塔。

10海宝塔,银川北塔寺内,与承天寺塔遥遥相对,又称北塔。建于5世纪,

11楞伽塔又称"上方塔",苏州石湖:始建于隋大业四年(608年),

12虎丘塔苏州,初建于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之前,。

13 广德寺多宝塔位于湖北省襄阳县,汉唐古刹。明景泰年间重建

14 海宝塔,与银川承天寺塔相对,俗称北塔。始建于公元5世纪,塔通高54,为我国十六名塔之一。

15 仙游寺,  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仙游宫,是隋文帝夏日避暑之地。

16

 

 

宝塔知识

宝塔的作用

一、 是埋葬佛舍利、佛骨等的萃堵波,属于坟冢的性质;

二、 是所谓的支提制底,内无舍利,称作庙,即所谓塔庙。传入中国,埋葬和供奉舍利的萃堵波则发展为古塔。后来,不管是否塔中埋有舍利,统统都被成为舍利塔。

三、 在中国,塔不仅是佛教用物,风水用物,更是文化艺术之物。塔最初是佛教建筑,所谓救人一命胜造六级浮屠,塔是佛的表征。但中国人建塔,凝聚人文情调,老百姓视之为镇压妖邪、保境安民的风水建筑。a有的塔锁水,名曰锁水塔;b有的塔镇山,名曰镇山塔。3用来兴文运的,叫文峰塔。

四、 清人高见南《相宅经纂》说:凡都、省、府、县、乡、村,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可于甲、巽、丙、丁四字方位上择吉地,立一文笔尖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于山上建文笔,或于平地建高塔,皆为文笔峰。” 

五、    按性质分类有:喇嘛塔(藏传佛塔)、宝箧印塔、金刚宝座塔、中国?屠婆式塔(无缝塔)多宝塔、文峰塔。
    六、按形制分类有: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内部楼阁外部密檐式塔、造像塔、幢式塔、异形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千佛塔碑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