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选择,两个自我---考上中欧之前的心路历程

(2007-03-21 22:51:35)
分类: 中欧EMBA
    今天,3月21日,开学了。
    当今天中午走进位于浦东的校园,真切地望着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教学大楼,耳边不断地有不同肤色的人们主动问候,一时间,竟然感觉很是激动。
    离开学校快12年了,一路上莽莽撞撞地开始、成长,一直希望能够有重新回到校园的这一天。其实,不为什么,就为了能够做个快乐读书郎。
    读书,读好书,和好人一起读书,永远是人生最单纯也是最美妙的追求。
    回想去年10月在决定考中欧EMBA之间,就如同是一个不断和自己在对话的过程。每一天,两个自我活在思维深处。 
    一个自我在问:
   “离开学校那么久,考GMAT行不行?”......
   “要考全英文班,对面试信心足不足?”......
    "要是考不上中欧,还是否准备考其他学校?”......
    说实话,真没有过那么深入地去反复斟酌一件事情。毕竟这是目前世界排名17位,亚洲排名第一的课程,也毕竟离开学校那么久,曾经是专业的英文也好久不用,还毕竟这一切学费需要来自自己的积蓄,30多万绝对不是一个小小的数字。
    人生关键的没有几步,而要走出这几步就是要凭借勇气。于是另外一个自我就开始扮演了激励的角色:
    “英文专业毕业,GMAT至少要去尝试”......
    “就把每一次面试当成一次主持,展示自己的机会”......
    “不要想其他学校,这个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想来,就是这个自我最终占据了上风,让我跨出了第一步。填写简历、联系原来老板写推荐信、参加3个多小时的GMAT考试。最后,在如今是GE财务总监的学长和学校考官面前用英文侃侃而谈了一个多小时。
    当面试结束之后,走出中欧校门,我还是觉得仿佛梦中:怎么就这样开始了?
    但就是这样开始了,之后的等待很是煎熬,一直到圣诞节前两天,最后结果才告知:录取了。
    感谢这两个自我,回头重新看看,远眺未来人生。
    感谢这两个自我,选择是困难的,但选择之后所带来的成果是值得的。
    每个人、每件事,都会遭遇两个自我。
    哪个才是最适合你的?哪个才是最迷惑你的?
    雾里看花,亦真亦幻,也许,这就是人生的奥妙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