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出版的小学一年级(第二册)《社会课本》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琐议及老课本展示 |
收藏课本的同好都知道,最不易寻觅的就是一、二年级的课本。那原因是可以理解的,太小的孩子不懂爱护、也不会爱护书籍。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更难以把课本存留下来。老早年间的孩子,我所谓“老早年间”是指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前。那时读书人家的孩子懂得“敬惜字纸”,凡有文字的东西,是不容污损、践踏的。这样的家庭也多有教养,所以清末、民国的老课本寻觅起来并不是太难。眼下最难搜寻的却是1953~1966年,乃至文革时期的小学低年级课本。这原因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这课本是由上海中华书局编纂、出版的。民国时期的课本采用一纲多本制,即在《课程标准大纲》的统一标准下,经教育部审定,可以有不同版本的多种教材,供学校自行选定。当年比较通行的课本有:商务出版社、中华书局、世界书局等三家的版本。
我这本书是中华书局的版本,本书共有十七课,从目录上看,被分为六大部分。
http://s12/mw690/001oa7npzy78o0LyUbh7b&690
http://s3/mw690/001oa7npzy78o0LBn9w72&690
http://s14/mw690/001oa7npzy78o0LDVQp4d&690
http://s4/mw690/001oa7npzy78o0LGGhZa3&690
第一课《我们家里的人》至第四课《植树节》,为第一部分“家庭生活”。
http://s12/mw690/001oa7npzy78o0LyUbh7b&690
http://s3/mw690/001oa7npzy78o0LBn9w72&690
http://s14/mw690/001oa7npzy78o0LDVQp4d&690
http://s4/mw690/001oa7npzy78o0LGGhZa3&690
这部分的课文,介绍了孩子的家庭成员:爸、妈、哥、自己和小妹。每个家庭成员在家里都有自己应该做的事。教学目标大意,是从小培养起孩子在家庭中的的责任意识;然后说到家里亲人间的相亲相爱;以及植树节全家人一起在院子里植树情景。
下面的第五课至第七课,为第二部分,标明为“食物研究”。其实,我觉得用“食物研究”,来说明第二部分并不很贴切。
课文中,第五课、第六课说的是,家里请客人吃饭的程序:送请帖、准备食物、饭桌上的礼节等。只有第七课才涉及食物,说古代人吃“野果、生肉”,这还可以勉强算是对食物的“研究”吧。
http://s1/mw690/001oa7npzy78o0LJ1Swc0&690
http://s8/mw690/001oa7npzy78o0LLjXp27&690
http://s5/mw690/001oa7npzy78o0LNKyU94&690
http://s1/mw690/001oa7npzy78o0LJ1Swc0&690
http://s8/mw690/001oa7npzy78o0LLjXp27&690
http://s5/mw690/001oa7npzy78o0LNKyU94&690
下面进入课本的第三部分“春季远足”,这部分共有三课书,从第八课至第十课,这部分的内容较多。
“远足”即现在孩子们说的春游或野游。第八课讲确定远足的地点、时间、需做哪些准备及应遵守的规则。第九课讲,要记好远足沿途的风景,回来讲给爸妈。第十课的内容是说城乡孩子的不同视角。
http://s11/mw690/001oa7npzy78o0LQoIi6a&690
http://s16/mw690/001oa7npzy78o0LSPCf4f&690
http://s4/mw690/001oa7npzy78o0LVsGfd3&690
第四部分为“五九纪念”,1915年的5月9日袁世凯政府在日本人的压力下,签订了卖国的“廿一条”,爱国学生把这一天定为“国耻日”。由提倡抵制日货,倡兴国货,而发展到抵制一切洋货。
http://s11/mw690/001oa7npzy78o0LXVYm9a&690
http://s10/mw690/001oa7npzy78o0M1bcJ39&690
http://s12/mw690/001oa7npzy78o0M43RVfb&690
http://s7/mw690/001oa7npzy78o0M77Uy96&690
http://s2/mw690/001oa7npzy78o0MchQ581&690
http://s11/mw690/001oa7npzy78o0LQoIi6a&690
http://s16/mw690/001oa7npzy78o0LSPCf4f&690
http://s4/mw690/001oa7npzy78o0LVsGfd3&690
http://s10/mw690/001oa7npzy78o0M1bcJ39&690
http://s12/mw690/001oa7npzy78o0M43RVfb&690
http://s7/mw690/001oa7npzy78o0M77Uy96&690
上面的第十三课~第十五课为“蚕丝研究”,讲了“南方植桑,北方种柞”,以及南北方不同的养蚕方式和蚕丝的用途。
下面是最后一部分“工人生活”,告诉孩子们工人的不同生产方式,有的在家庭作坊里靠手工操作,有的在工厂里靠机器生产。
http://s14/mw690/001oa7npzy78o0M9zVb1d&690http://s2/mw690/001oa7npzy78o0MchQ581&690
前一篇:读沈复的《闲情记趣》
后一篇:家乡小吃——面茶 ——纸老虎说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