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展示:新收藏的三幅“通草画”
———再说通草画
笔者在两年前曾发过一篇有关“通草画”的博文,标题为《您知道“通草画”吗?》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321d70102eb4z.html其时,我才刚刚在锦州每年一度的古玩大集上,在一位经营英国回流文物的玩家那里第一次见到通草画,不过以前倒是听说过。
当时小心地问卖家:这是通草画吗?
卖家也为突然地见到识家而高兴,回应我:出来三天了,您是第一位叫上“通草画”的人。
其殊不知我这位“识家”,也是才知道通草画不久。
http://s4/mw690/001oa7npzy6ONTgB3Gz93&690
先来说说“通草”罢:通草,为中药材。是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径髓,归肺胃经,清势利水;通乳,用于淋症涩痛;小便不利;水肿;黄疸;湿温病;小便短赤;产后乳少;闭经;带下。
下两图为植物:通草(通脱木)http://s7/mw690/001oa7npzy6ONWsOl6u16&690
http://s5/mw690/001oa7npzy6ONWsGZGQc4&690
19世纪初,广东一带的民间艺人把通脱木这种植物树心切成薄薄的切片,代替纸张创作水彩画。因为水彩纸在当时是进口的,价格极其昂贵。而通草当时在广东种植面广,加工成纸便宜,也容易着色,经久不褪。外国人看到这种纸又轻又薄、接近半透明,就猜测可能是大米的浆水做成的,所以国际上早期给它取的名字是Rice paper(米纸)。从此世界上产生了这种独一无二的中国美术作品——通草画。
http://s9/mw690/001oa7npzy6OEFrTOYg38&690
通草画是用水彩颜料在通脱木茎髓制成的通草片上绘制的,所以又叫通草水彩画。从清康熙到道光年间,在南方最大通商口岸之一——广州聚集了不少欧洲商人和传教士。形成了以广州十三行为中心的对外贸易区。商行就召集了一批广州画匠,在西方画家的指导下,将西方绘画原理引入本土绘画中,创造出了中西合璧、既有东方韵味又具有西方写实主义绘画因素的通草水彩画。这种独特的画种作为当时大众化的外销商品画,详实描绘了广州的风俗民情,题材丰富,笔法细腻,色彩亮丽,深得欧美商人和游客的喜爱,他们大量购买通草水彩画回本国售卖或馈赠亲朋。在当时,这是西方国家了解中国、了解广州最直接、最简单的途径。
至http://s11/mw690/001oa7npzy6OEFrIm8Oaa&690上世纪初,由于摄影术的兴起和日本的浮世绘受到西方的青睐,通草画开始退出历史舞台。由于通草画在历史上是作为外销品,目前在欧美一些拍卖场还能看到,在国内,则几乎难得一见。而且,通草纸本身的尺幅就相当有限、容易破碎折断,保存非常困难。除了国外一些博物馆如英国牛津、剑桥大学博物馆等收藏外,流传下来的极其有限。
正是这特殊的稀缺性,近年来,国内收藏界开始对它另眼相看。拍卖价格也一路走高,升值潜力难以估量。题材好、画工好的品种要好几万元一幅,成套的也在十几万元左右。
令人遗憾的是,眼下在通草画的故乡,却极少有人知道它为何物,这种植物在广东已难觅踪影,相信很多人都没有见过。加工通草纸的技术也在广州失传。曾经风靡西方各国的通草画,虽历经岁月沧桑早已淡出人们的记忆。
然而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远离南国的黑龙江哈尔滨制花厂却成功地开发出了这种失传的制作工艺。现在通草画的生产除哈尔滨之外,两广的深圳、钦州,陕西的西安,安徽的安庆等地也有生产。
下图:为现代美术作品通草画
http://s4/mw690/001oa7npzy6ONWm4WYjc3&690
新近,本人收藏了三幅百余年前广州十三行监制的通草画,颇为满意,特展示给诸位博友作为新年的礼物,希望大家能喜欢。
http://s8/mw690/001oa7npzy6ONTj7TDhb7&690
http://s13/mw690/001oa7npzy6ONTiPhuc7c&690
http://s1/mw690/001oa7npzy6ONTjebyEb0&690
http://s9/mw690/001oa7npzy6ONTj9D84d8&690
有关资料摘自:【百度】和2013年6月9日《广州日报》作者: 陈运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