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在国外活得"边缘"也属正常现象
甍鸟
今天在新浪首页看到一篇文章"华人在美国又多边缘"。看了两遍。深感这是一篇作者爱国之切有感而发、触动心弦的好文。
但看罢、一个声音在耳边想起:华人在美国是"边缘人"也正常。美国还是移民国家。华人在其他欧美日本等先进国家也许活得更"边缘"。你"边缘"因为你毕竟不是土生土长的。是"后到"的或者是"外来"的。就像外地人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追梦发展讨生一样、有雷同之处。虽然这人群里不凡有一部分人奋斗得很成功。圆了梦升了官发了财、过得比当地人还滋润还幸福。甚至成为主导该社会的重要一员。但其背后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也不是一般人可以伦比的。但大数人还是处于"边缘"状态。就像那些来大城市打工被称为"民工"的群体。
这么比喻或许牵强有人会提出抗议。深圳--原来就是一个渔村。它和美国有相似之处。都是"移民"组成的。美国是从世界各地移来、深圳是从各个城市移来。生活在深圳的外地人应该边缘感相对弱一些吧。而北京和上海是不是就有点像欧洲和日本等先进国了?
不可能"外地人"都进入主流社会吧。况且去欧美和日本等先进国与去深圳、北京、上海有着本质的区别。华人毕竟是生活在他国。
所以、单就个人来讲、有的华人融入了当地社会。有的却没有融入进去始终活在"边缘"。有时还受到歧视。从整体概念来讲、"华人"不可能都成为"主人"、活得相对比较"边缘"。具有一半黑人血统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可以说是一个非裔移民的成功典范。奥巴马成功了、但并不代表所有黑人在美国的地位就都提高了。只去过美国几次、停留的时间又不长。对美国了解得非常肤浅。但感到移民美国的墨西哥人貌似活得也挺"边缘"(他们自己怎么认为不清楚)。就连一些华人也瞧不起这些"老墨"。还把他们分成"白墨"(白皮肤)和"黑墨"(黑皮肤)。有些华人自身同样活得很"边缘"。有的都移民超过三代了。但始终没有进入所谓的"主流社会"。生活在华人圈里、说中文去中国超市天天吃中餐和生活在在国内没有太大的区别。
华人作为一个个体凭借你的努力可以进入主流社会。单从整个群体来看、生活在"边缘"也很不足为奇。尤其是去一个比你自己国家发达的国家。来至不发达的群体怎么会成为"主流"呢?
倒是大声惊叹"看、华人在美国多边缘!"有点的大惊小怪。夸张了一些、纯属于"无理要求"。
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去国外当二等公民或"边缘"着呢?
这如同问外地人"为什么去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发展、并想尽办法留在大城市呢?"
有为寻梦的、有为仕途的、有为生意的、也有一部分人为了养家糊口生活得更好。每个人"飘在他乡"的想法和动机不一、人各有志。
写到这里想起一位好朋友。他在东北家乡拥有豪宅名车生活得非常风光。但还是离开了那里去了北京发展。花2000人民币在东直门租了个老式两室没厅的旧公寓(六、七年前)。他在北京也奋斗得不错、担任一家公司的副总裁。有一次回国在北京和他相见。按我的要求他开车领我漫游北京夜景。记得望着车外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他轻叹一句:在北京过得不错。但总觉得活得还是觉得有些边缘。但又不想回家乡了。因为观念和想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另外、什么是活得"边缘"? 其内涵还有很大商榷和讨论的余地。还有我很好奇、那些生活在美国来至先进国家的人会不会有边缘感呢?
还是从相对落后国家去的、受到歧视的人容易产生边缘感呢?
肤浅不堪乱想一通的鸟文一篇。还望诸位踊跃指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