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京路上"推销连"
文 /
甍鸟
南京步行街偶尔出现的悠扬的萨克斯让许多人观望留步聆听。
日语里有一句"住めば都"(在哪里生活久了习惯了、那个地方就是自己的宫殿)、没有比家更放松温馨的地方。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推开家门的一瞬间心里感到特别放松。可阿牛把行李往地上"咣当"一放道:"达令、我们什么时候再回中国"?
可见我们的中国探亲之旅过得多么开心和愉快!让我们升了重量级别的美食、浓浓的亲情和友情、许多见闻趣事···一幕一幕。
临回来时在上海停留了四天。在上海期间、去了两次南京步行街。我第一次去上海还是2001年。曾经匆匆去过南京步行街。事隔八年、今天的南京步行街变得更加洋气和漂亮、还增设了多为行人休息的椅子(记得以前好像没有、或许是我没大留意)
第一天去南京步行街是为了去游览浦东。从人民广场一下车、就发现不断有人手里拿着图片操着英文前来搭话:
Watch、shirt、DVD、bags(手表、衬衫、DVD、包)? 瞟了一眼图片、都是一些路易·威登、古驰等名牌。推销绑在鞋子上滑轮的也不时地滑过来搭话。
观察了一下、发现推销对象主要是老外。也有看走眼的同胞也把我当做不会说汉语的假老外了、叽哩呱啦和我说起英语。
"No、thank you!"阿牛一一回应。
"不买也去看看吧。看也不花钱。"推销员紧跟不舍。
从南京街的这一头到那一头来回一趟像我们推销的男男女女不下十几个人。退到记忆深处的那句老话"南京路上好八连"不知不觉地跳了出来、且变了词成了"南京路上推销连"。
第二次去南京步行街是临回荷兰前去购物。"推销连"像第一次一样照样"前仆后继"。一开始阿牛依然一板正经地回答。渐渐爱开玩笑的他改变了"对策"。
他问我:"I haven't
money"用中文怎么说?
我告诉他是"我没钱"。
当"推销连"再次靠过来时、他就用中文来了一句:对不起、我没钱。拒绝人家也没忘绅士风度还挺礼貌的、主动加上一句"对不起"。
阿牛"对不起"这词说得很地道。让有点走调的"我没钱"听起来也挺顺耳。
推销人员一听他的"对不起、我没钱"就乐了。还夸他汉语说得好。也就不穷追他了。
谁都怕夸。都说小猪被夸都能上树。阿牛这一被夸汉语说得好就来精神了。兴致勃勃地"我没钱、我没钱"不断地复习。还向我请教他的发音是否纯正。
和"推销连"过了几个回合、他的"我没钱"和"对不起"一样说得字正腔圆了、嗓门也大了。学外语不是完全掌握之后才去应用、而是在实际应用中加以记忆和纠正。
但"对不起、我没钱"也不是一直灵验。有的推销员听了"我没钱"之后依然穷追不舍。于是、阿牛"道高一仗"又换了招儿。他问我:"I can't speak English"用中文怎么说?
这个难度大呀。我把这句话一句一句断开让他鹦鹉学舌、"我-不会-说-英语"。但他总是把"英语"发成"yīngyù"。
练了几遍刚能说成句、就有一年轻的女子过来推销滑轮。阿牛连忙现炒现卖给人家甩了一句:"对不起、我不会英语"。可那女子却听成了"对不起、我不欢迎你"。脸上出现一丝尴尬还没等我解释、就一下子就踩着滑轮跑开了。之后我给阿牛解释了那女子的误会。阿牛觉得挺抱歉的、因为无意伤了人家的自尊。
在南京步行街附近转游了一下午、"推销连"的热销把阿牛的"我不会英语"也锻炼得如火纯青了。而且还没等人家"推销连"开口、他就抢先说:" Watch、shirt、DVD、bags?"、有时还会出现和推销员同时发出:"Watch?"、之后彼此哈哈大笑起来的情景。
我问一个推销人员:你要推销的是真名牌和假名牌?
"真假都有。"推销连还挺诚实。
"为什么竟向老外兜售?"我又问。
"也向中国人推销"他答。
有市场才有供应。我猜测来中国的老外里一定有买真假名牌(估计假的居多、因为真名牌在中国更贵)的群体吧。所以、老外就成为"推销连"的重点对象了。
但向阿牛推荐就是"对牛弹琴"了。真的名牌、在欧洲买会更便宜些;假的、他不会买下带回去。与其说他比较自觉、不如说荷兰海关的严厉打假重膀罚款更是重要的一个原因。我们曾在一家店里看到一件貌似"Hugo
Boss"的衬衫。无论是款式还是颜色都比较入牛眼。但就是因为胸前绣着"Boss"这几个字、让阿牛不得不忍痛割爱。
店里的小姑娘不断地热销:"这可是BOSS呀、大降价"。
我对她说:就是这"Boss"一行字、才让我们买不成了。
小姑娘似乎很不解的样子。我不知道她对"知识产权"又了解多少呢?
相关文章:中国正把日本从LV消费大国宝座上往下拉(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311560100ctp3.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