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牛,“哈”中。他爱屋及乌,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与饮食。喜欢龙,酷爱中国菜,最爱的是饺子。还正在攻读《三国演义》(不过是英文版的)。估计过一段时间,有望拿个《三国演义》的初级文凭。他还经常和他的朋友们说起中国和日本。与东京想比,他更喜欢北京。因为喜欢北京的朝气蓬勃和建筑。
这不,春节快到了,准备25号下午三点,把亲朋都招来与国内同步,开个家庭春节联欢晚会(荷兰晚上七点)。他的热情比我这个中国人还高。
接触过的荷兰人,做起事来都挺细。阿牛更属于细人一队。做事教条一板一眼,一步一步(这不我在“博”,他在刻苦地列年货清单)。
一、制作邮发春节联欢晚会请贴。
如何邀请亲朋来参加晚会?
我的想法是给大家发email和打电话。但阿牛不同意,嫌不正式,要正式下请贴。他主办,他作主。于是,我们开始设计封面。牛年,想选个老牛做封面。我看中了一个,一拿到阿牛那“审查”。阿牛说那“牛”好像在生气,最好换一个乐呵呵喜洋洋的。我也是比较啰唆,讲究完美,结果就一个封面牛,我们筛选了近一个小时,最后才搞定(如图)。

荷兰人邀请亲朋参加晚会,都尽量提前发出约请。做完请贴,我们就去卖邮票(荷兰境内一律0.44欧元,无论明信片还是平信)。8号,邀请函就寄出了。
寄信时,住在我们后面、朋友的大儿子正在外面玩。“你好!”这个漂亮的大男孩,离老远就和我们打招呼。他这一喊,令我们想起我们忘记邀请他一家了。过元旦,我们还去人家拜年了呢(有兴趣的话请参阅旧文《鞭炮声声的荷兰元旦之夜》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311560100bk07.html)。
我们赶紧补发邀请帖。阿牛却叫不准他家的地址。我建议,他家的大儿子正在外边,把约请函直接给他,不就得了。多快,又省事儿。但阿牛坚决不同意,原因是“这样做,有些失礼。”
就打电话过去确认。正巧朋友的妻子接的电话。阿牛也没说要人家地址究竟做什么。填好地址,我又出去了一次,把它塞进邮筒里。
二 购买会场装饰。
请贴发完后,接着就是布置会场。导演阿牛希望家里到处洋溢着中国的气氛。上网猛劲查出售中国物品的网页。一天早上,他一脸兴奋地叫我:“你看、你看、我定了几件东西来布置会场。怎么样?”
我伸过头一看,一把小小油纸伞,还有小扇子(多眼熟呀),还有一些花灯笼(如下图)。花灯笼倒是挺好看的。但大过年团圆的日子谁放伞和扇子!

“谢谢,但不放伞和扇子为好。这两样东西的读音都和“散”相似,我们中国人一般也不拿它做礼物送人。”
“真的? 多好看呀! 多有特色!
做个装饰又能怎么样?”阿牛有些不服。
“你老外了不是,做装饰到是也无所谓,但咱中国人过年讲究个喜庆团圆······”我的中国文化课开讲。最后阿牛虽不太情愿,还是取消了订货。
“伤你的中国心了?”望着他一脸失望,我不禁安慰他。
“可不是嘛,人家查了好半天了!”阿牛委屈得的有点儿像个大孩子(哈哈)。
“那为什么不和我商量一下,就定了呢?”
“不就是想给你一个惊喜嘛!” 说得我心里暖洋洋的。
这“导演”在努力学汉语,每天练着“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从高难度练起),看来还得给他补中国文化习俗课。
三 去阿姆斯特丹(阿姆斯)唐人街买装饰。
我和他商量,别在网上定了,我们还是去中国店直接买吧!
于是,前天下午,我们去了阿姆斯特丹。因为是冬季,又是工作日,阿姆斯没有以往的喧闹,游客也不多。
阿姆斯的唐人街规模较小,几条窄窄的小巷,比起日本横滨的中华街,可是相差很多。这也正常,荷兰国土仅41,864平方公里。阿姆斯的楼房,一个挨一个,亲密无间。荷兰人口也少,但密度大。据荷兰中央统计局的调查,2007年,为1636万人。与上海、北京的人口差不多。在一家土产礼品店的墙上,看到庆祝春节的大红广告。不禁按下快门。我们预定31号去海牙看巡游。

我们走进一家中国超市。听店主的口音,好像是广东人经营的。超市,地下一层,地上三层。没想到这里的物品,还挺全、从吃的,到用的穿的(旗袍睡袍等),还有各种中国工艺品。大灯笼、挂龙、彩灯、几个"汉字"的挂件都入囊中。
我们还买了筷子(有点遗憾,是日式筷子,因为日本筷子有红色的,中国的也出售,但二百一捆,用不了那么多)准备让这些老外把筷子用得像舞刀叉一样娴熟。当然教练是阿牛。因为他用得比我好,姿势还准确。令我这个中国人汗颜。阿牛还想出一个好主意:
把筷子作为小礼物,让他们用完,各自带走。做工精致的筷子,也是送老外的好礼品。



(日式筷子和咱们的区别是筷子头尖尖的、夫妻筷子是丈夫的长妻子的短)
四、布置会场--大红灯笼高高挂
昨天晚上,开始布置会场。阿牛说我们放点音乐吧。我们都是音乐迷。没想到一曲《浏阳河》悠然响起。很久没有听到《浏阳河》了。“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我跟着哼唱,以下的就记不住了。原来,阿牛为了这次晚会还偷偷地在网上下载了许多中国传统民族音乐。
拌着《浏阳河》、《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等优美的曲子,阿牛上上下下。大红灯笼被高高挂起,两只龙也飞舞起来了。还有十二个小彩灯也各就各位。两个中国汉字串,也分别挂到前后窗户上······。望着这一切,令我回忆当年过年布置教室的光景。就是没有窗花,挺遗憾的。
春节的气氛挺浓的吧?
墙上的挂钟也让阿牛调到中国时间了。远在荷兰,我们与国内的家人,与诸位静等除夕的钟声敲响。不多写了,还得去超市买菜,准备饭菜,招待客人呢。












请猜一猜(你会说这还用猜吗?!),上面图的汉字意思。
恭喜(答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