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Full House》有感

天真烂漫,
又有点霸道的唐纳一家的小女儿米歇尔、相片摄于DVD
不知国内是否播放过美国系列电视连续剧《Full
House》。旅日时曾看过(フルハウス),但没有看完全集。因为酷爱这部电视剧,让我又重新捡起了英文,也成为一个《Full
House》热烈粉丝(准确地说是小米歇尔的老粉丝)。现在周末一有时间,就补看DVD,顺便温习温习。
这部电视连续,拍摄于1987年。讲述的是,住在旧金山郊外达尼·唐纳一家的故事。主人公达尼·唐纳,是旧金山电视台的栏目主持人,有三个女儿。但不幸的是,小女儿米歇尔刚出生几个月,妻子就离开了人间。妻子的弟弟杰西和儿时的好友Joey,为了帮助他照看孩子,就搬到他家来一起生活。三个大男人一起养育孩子的奋斗记里,充满了欢笑和烦恼,也洋溢着浓浓的家族之间的情爱、朋友之间的深情,以及姊妹之间的手足之情。
因为它共有八个系列(Season),每个Season二十多集,连播了十年。通过这部连续剧,可以多少窥视美国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中期的美国生活,也是一个了解美国文化习俗的窗口之一。虽然中美文化存有差异,但在怎样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觉得有许多可以值得借鉴之处。
今天看了第5系列里《Matchmaker
Michelle》一集。米歇尔的小朋友泰尼(译音)来家里玩。米歇尔对泰尼说:“我们来玩过家家吧。” 她们有了下面一番对话。
泰 尼:好吧!我来做爸爸。
米歇尔:我来做Uncal杰西(米歇尔和她舅舅杰西关系非常好)。
泰 尼:Uncal杰西?! 你应该做妈咪!
米歇尔我不知道怎么做妈咪(很为难地说)。
泰 尼:为什么?
米歇尔因为我没有妈咪(很伤心):。
······
泰 尼:你没有妈妈,你错过了享受好多妈妈为你做的事呀。
米歇尔你说得对,我需要妈咪(很无奈地)。
米歇尔第一次清醒地认识到,别的孩子有妈妈,自己没有妈妈的不足,感到非常伤感。于是这小小的女孩为了能有个新妈妈,就搓和爸爸和幼儿园的老师谈恋爱。请幼儿园老师到家里吃午饭。放浪漫的音乐,让爸爸和幼儿园老师用吸管共分享一杯饮料,她绞尽她的小脑汁来制造恋爱气氛。
开始达尼还“丈二摸不着头脑”。因为那幼儿园阿姨和他妈妈的年纪差不多一样大。后来才知道,女儿做这些只因为想要个新妈妈。就和女儿有了下面一番话(大意):
达
尼:米歇尔、我们需要谈一谈了(达尼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和孩子对谈。“We
need talk”是开场白)
米歇尔:我想这样会好些。
达
尼:我知道,你早不记得了。你有过妈咪,她非常漂亮,也非常非常爱你。
米歇尔:这太不公平! 别的孩子都有妈咪。
达
尼:我知道别的孩子有妈咪。但这也是真的。有的家庭只有妈妈,有的家庭只有爸爸,有的家庭只有爷爷
奶奶(姥姥老爷),舅舅叔叔。他们各自组成不同形式的家庭,大家彼此照料,彼此相爱。
米歇尔:真的吗?
达
尼:你有个特殊的家庭。你虽然没有妈妈,但你有爸爸、还有Uncal杰西、Beily(舅妈)、Joey、还有姐姐
们,我们大家都很爱你······。
虽然四岁多的米歇尔似懂非懂,但达尼的解释,让孩子懂得每个家庭的构成都不一样,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家庭形式存在。单亲的家庭,也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同时,也会使孩子不会另眼看待单亲家庭,或者双亲都不在的家庭。
如今,国内一些人想离婚,但有许多怕离婚后,孩子成为单亲家庭,受到歧视而在围城里煎熬着。对未婚妈妈也存有偏见甚至歧视。无论哪国都一样,离婚最终苦的是孩子。选择未婚妈妈,也是各有其衷。
但随着离婚率的上升,观念的变迁,单亲家庭和未婚妈妈在不断增长是不可否定的事实。如果家长、学校和社会三方面能给孩子们合理的解释、疏导和教育,孩子们会不会少一些伤害,少一些自卑感,从而得到阳光成长呢?

日本NHK电视台《Full House》官方网页 http://www3.nhk.or.jp/kaigai/fullhouse/

达尼给米歇尔解释单亲家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