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是如心
伊朗杀人犯Balal就要被执行绞刑了。在一次街头斗殴当中,他失手刺死了一个18岁的青年,而死者的弟弟不久前刚死于车祸。可以想见,受害者的父母对凶手该有多么恨之入骨。行刑前的Balal双眼蒙着黑布,脖上勒着紧紧的套索,脚踏一把椅子。只要受害者的父母抽掉凶手脚下的椅子,凶手就一命呜呼了。Balal的母亲来为儿子送行,她早已瘫软在地,老泪纵横。行刑的瞬间,只见受害者的母亲狠狠地扇了杀人犯一记耳光,然后,她竟哭着去帮他除掉脖子上的索套——她饶恕了他!因为根据伊斯兰教的“等量复仇”的法律,受害者在是否赦免死刑上拥有发言权。她的举动让所有在场的人深感震惊。罪犯的母亲欣喜若狂地奔过去拥抱了这位胸怀博大的母亲。受害者的父亲也宣称,刺死自己的儿子,一定是Balal的无心之失,他不忍心再让一个家庭承受如他一般的丧子之痛。
想起了另一个发生在台湾新北市的故事。15岁的少年苏建豪和小伙伴们玩“真心话大冒险”,输后被惩罚推进水中,在第三次被一个姓杨的同伴推下水时,不会游泳的他因体力不支而溺水身亡。苏妈妈悲痛欲绝,却原谅了凶手,她边哭边打探那个杨姓同学的消息,希望他没有受到太大的惊吓。她哽咽着对记者说:“这个案子什么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你们去宣导小孩子,告诉他们该怎样做。”然而,选择原谅却不等于接受丧子之痛,悲痛欲绝的苏妈妈割腕自尽,幸被及时发现,才未再酿惨祸。
两个痛失爱子的母亲都选择了饶恕。她们那么悲痛,悲痛得都想要随爱子而去了,但她们却不约而同地摒弃了“恨”,因为,“恨”太无力了。跟“恨”比起来,“恕”的力量多么强大!“恕”是“如心”啊!以我之心,比人之心。一记耳光就抵了一条命,一声哽咽就了了一段仇。当痛苦如海啸般袭来,柔弱的她们,毅然选择了独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