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今晚报》刊登此文时有删节。删了哪里?聪明的你,猜猜看吧。
无视我,这很好
《青年文摘》《教师博览》转载
创造了“56号教室神话”的美国小学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应邀来中国做客。当他来到北京一所学校,他从一座教学楼到另一座教学楼,从一间教室到另一间教室,一路走,一路惊叹。陪同参观的人都猜不透究竟是什么让这位美国教师如此兴奋、如此喜悦——精美的建筑?精良的设施?似乎都不是。谜底是雷夫自己揭开的。他说:“我高兴地看到孩子们只管专注地学习、排练,根本就无视参观者的到来——他们不是特意为了展示给雷夫看的。我去过世界很多地方的学校,为了欢迎我,学校会特意让学生为我表演。演出很精彩,但是我不喜欢。我不愿意看到因为某个人物的到来,孩子们被迫扮演起了玩偶。”
雷夫被《华盛顿邮报》誉为“全美最好的老师”、“美国最有趣、最有影响力的老师”。当然,雷夫还是个不想当校长的老师,他希望今生的每一天都在“56号教室”跟一茬茬小学生快乐度过。他说,他要创造一种“不害怕的教育”;他还说,他想把学校变成“令人激动的地方”。
雷夫在中国停留的日子里,每天早晨都要抽空打电话问候他的学生。站在讲台上,他喜不自胜地告诉他的中国同行:“我问孩子们想不想我,孩子们说他们生活得很好,不想我,并劝我别着急回去。”这让雷夫高兴极了,他认为这是自己教育的成功,因为,孩子们没有对他产生过度的依赖,他们能够独立地学习和生活。
雷夫因两次“被无视”而产生的由衷欢悦,引发了一个中国校长的思考。他想,在我们身边,云集着太多太多希望“被重视”的人,所以,才有了学生的停课迎宾、冒雨表演;我们的老师,太希望赢得学生的爱戴了,所以,才有了老师休完病假回到教室的惊人之语——“想我的人举手”。想想看,设若我们的下属或学生猝不及防地塞给我们一个叫“无视”的礼物,我们能否像雷夫那样,不嗔反喜,快乐地将自己的“被无视”看成一件无价之宝?
在雷夫所获得的各种奖励中,我注意到了那个“善待生命奖”。这个笃信“一辈子,一件事”的人,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学生;然而,当被问及想得到怎样的爱的回报时,他说:“我不需要他们爱我,我只需要他们信任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