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一卷
大美七庄
文\薛勇勤
http://s10/mw690/001o9Umrzy6T9FQBkql69&690
古往今来,国有史,家有谱,府县有志。史、志、谱者,考世系,载治乱,知兴替,传风化也。国之史书博大,未必尽录其祥,故府县之志补之。府县之志周祥,未必尽载其细,故闾志、家谱补之。盛世修史,治臣补志,贤达续谱,此乃善举。故华夏子孙,世代沿袭,青史永垂,根脉有继。
人生有家,家居有所。人类聚集,形成村落。村落之肇始,为先民披荆斩棘而成。守望生养之土,根之所在也;铭记家园之地,情之所寄也。无论达官显贵,抑或大家百姓,孰不由此开步,受此启蒙耶?故记村庄之变迁,循家风之传承,知乡俗之绵远,感贤达之聪慧,诚为众望所归,诸人所愿矣。
解店镇七庄村,地处万荣县城以东,古称“东解”也者。原村有七庄之盛,现民近四千之余,东枕稷麓而环抱,南望孤峰而旷远,西接县城而通达,北邻大路而便捷。斯地农工发达,人文鼎盛,自古多秀才、贡生、武生、义烈、孝友,然因盗匪兵燹、文革动乱,所知者十之一二,且俱已作古。虽声重皋比,姓字烟沉,无从能者,惜乎数年来无村史传世,浩浩历史任其湮没,岂不憾哉!
盛世逢春,岁在甲午,七庄村人氏、万荣教育界名宿张建煌与文化界名流杜有泽二人携书稿来访,言该村编纂村志事,庶几三载,历尽艰辛,幸有七庄村党支部、村委会之鼎力,离退休及有志之士之倾力,更合村父老之合力,遂成其志,有望成册,嘱予序言以志。予本布衣,虚识几字,忝任县志办主任之职,感其行而知其难,赞其举而赏其作,心有惺惺焉。然序言之请,终觉诚惶,不敢弄斧于班门,献丑于方家。有泽先生虽为旧识,实乃师长,几番嘱托,推辞不得,遂受命动笔。
予与七庄,渊源深厚。一则予尝供职解店七年有余,村组干部多有交集,下乡入户多有往来;二则因七庄村人氏、已故杜君峻晓。予二人虽未谋面,然则网上神交,“老杜”之书,“老老杜”之著,皆由长安寄至。先生之风,豁达开朗,岂因山高水远而异乎?三则为杜有泽老师故。与之相识,由来久矣,其人之善,其书之精,非予独誉,相识者咸知矣!噫吁嚱!维斯者三,读者诸君便晓七庄民风之淳朴,村风之良善,始知予因何而为之记。
记述,是历史之需,是文人之责,是众人之力。文化之功能在传承历史,记述过往。时下,建设勃兴,发展月异,明日之七庄,以何面目而存世?尚属未定之数。设若陷入一城之围,群楼之列,昨日之故园,孰能有记?若此,《七庄村志》之编纂,善莫大焉!功其高焉!
《七庄村志》即将付梓,煌煌数万言,字字穷千辛。启动之难,筹资之艰,搜集之苦,编撰之累,予为同道中人,自知编者之宵衣旰食,筚路蓝缕。夫大愿初成,虽留遗珠之憾,然有存史之功,伏愿当世者惜之,后来者续之。
是为序。
甲午年蒲月廿九于苦竹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