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忆
(2011-07-19 21:00:21)
标签:
曹美江淄博特训班毛笔田英章砚台中国毛笔书法 |
分类: 美江初中时期的习作 |
犹记是五年级时硬让妈妈帮我报上老师的毛笔书法班,而从此便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是非常喜欢并尊敬我的启蒙老师的。他姓王,是一个个子不高的老人,岁月的痕迹清晰地留在他的脖子、眼角以及松软的皮肤上;王老师一笑起来,眼神里透出无比的慈爱,颇似著名剧作家阎肃老先生。
记得我第一天去他的班上课,迷迷糊糊的竟忘记了带砚台;摊平了纸,右手装模作样地拿着笔,左手拿着一瓶墨汁,这才发觉少个容器来笑纳它。王老师看见了,微笑着走过来,向我前面的同学要了一个砚台盒盖,还手把手地告诉我要怎样拿毛笔。也许就是那一抹微笑,一股温暖驻扎进我的心房。
从那以后,当然,也就是我听他的每一堂课,即使一个班里有50多个孩子,老师的声音也并不很大,而我会极力认真地去听老师的每一字句,然后静静地努力模仿。更让我现在记忆犹新的是,自己那时有着强烈的自卑感,身旁的师哥师姐们少说也要有1年的功底,而我,则像是一个丑小鸭,也不确定是否是一枚真正的鹅蛋。
就是如此犹犹豫豫中,我写的字突然被王老师大力度地表扬了一番。并像是很激动地说要给我写四个字,让我照着他的字好好练。那四个字是“姹紫嫣红”。当时有好多好多小朋友围了上来,有在前面回过头来看的,又在后面翘脚张望的,还有的热乎乎地贴着我的胳膊,很艰难地站着;只有我,很自在地站在一个能直视老师写字的地方。小朋友一束束羡慕的眼光向我投来,可能因为年纪太小的原因,我只是感觉自己的脸上热热的,连字也没太认真去看。现在回想起来却很遗憾;能让老师给自己写字,是一种多么大的光荣啊!我清楚地记得,老师最后一笔收笔时,还认真地浏览了一遍我的字迹,又夸奖了一通:嗯,不错不错!
那次表扬对我的影响很大,以至于我对书法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并努力地学习着。
跟着老师的大班学习了半年,学校里突然通知不让我们用教室这个场地了,大家都很失望,而我还差些掉了眼泪。幸运的是,后来我接到老师的通知,荣幸地成为了老师一对一的学生,于是,我真正的书法生涯便从此开始了。
现在,我上初一,住校两周回一次家,再也没办法去王老师家学习了。而我还是会挤出一点时间提着毛笔,认真地写哪怕一两个字。
我时常会想起自己的王老师,那慈善的面庞和温暖的笑容。可是最近一次去看他,我都不记得是什么时候,而且那时他的手提毛笔时都有擅抖,笔画写出来也写不那么硬朗了。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我想起他的感觉,如果他的面容模糊了些,我会闭上眼努力地想,想不起来还会趴在床上难过好一会儿。越是这样,我便越不会放弃自己的书法,不会辜负老师当初对我的殷殷栽培。
我一直在临习田英章老师的字帖,因为启蒙老师的教材便是田老师的;我很感激田老师,也很感激我的启蒙老师,因为田老师曾在面授课上讲,许多人练习了几年甚至几十年才注意到欧楷的魅力(田老师临习的是欧楷),想要再加入欧楷,体会到欧楷的精髓是很困难的。而我却像是走了条捷径,书法的第一个脚印便留在了欧楷的道路上。
一直到现在,我提着毛笔写字时,总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如果不是当时我极力的要求,如果不是启蒙老师适时的鼓励,如果不是我一开始就走在了欧楷的道路,那么,现在我的生活会不会很平淡呢?
前几天我去淄博参加田老师的书法面授班,许许多多的书友对我的字大加赞扬,我笑了;这些鼓励,将与我启蒙老师当初的鼓励并行,一直激励着我在书法的道路上向前,向前。这届面授班上,田老师说写字久了会手指疼,继而是手背,手臂……如果脚趾头感到累,那么你的书就要练出来了。我觉得这个比喻很有趣,但我一天写字总和也不会超过两个小时,除了坐得有些屁股疼,就是背上的两块大骨头有些酸;不是手指,也不是手背,手臂,那是不是说明,我的书法征途已经踏入正轨了呢?
我的眼前又浮现出了启蒙老师慈爱的面庞和那温暖的笑容。这使我想起,虽然大家都说书法是一门深奥的艺术,而我却一直都以为,它只是一抹很温柔的阳光,静静地照在我的心上,阳光留下的温暖,直到永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