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应忘记
(2010-08-15 17:05:27)
标签:
原创记忆历史日军飞机场刺刀卢氏洛河情感 |
分类: 散文随笔 |
我们不应忘记
今年4月,由于工作变动,我参加了县里革命遗址普查的会议,刚来的时候,和很多同龄人一样,觉得没有多大的意思,我们就出生生长在这片土地上,这里的山山梁梁、沟沟壑壑,认为平常的很,没有什么稀奇的,也觉得在我们这个偏僻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可以教育后人、应该铭记的东西。怀着这样的心情,坐在会议室里,听人家陆陆续续的讲。
听着听着,渐渐听到一些从来没有听到的东西,比如红二十五军长征怎样艰难从卢氏绕道北上,国民党38军在卢氏范里起义回到革命的怀抱、河南省政府曾迁址卢氏,现在的飞机场就是当年的河南省飞机场等等,而还有让我更吃惊的,我竟然闻所未闻曾经发生在卢氏洛河滩“卢氏惨案”。据县史志办的同志介绍,在卢氏的洛河滩曾发生过一桩惨无人寰的屠杀。当时从洛阳一路逃难来的学生,不步行几百里后最终被凶残无道的日本军追到,在现在县城下的洛河滩把几百女学生集中在一起,四周驾着机关枪,对学生先奸后杀,其惨烈程度难以描述!而今这片土地却早已埋在一片庄稼之下,鲜为人知,只有在96年里的纪念碑,在野地里述说着悲惨的历史,可没有几个人知道!我的心震惊了,这是一段惨无人道的历史,这是不该忘记的耻辱。当日军侵华的罪行,我们民族的耻辱只剩下几个冰冷的数字时,我们就会没有了感动,没有了愤怒,当然也就没有了奋起的激情。我们要记起它,我们才有不屈前进的动力!
我想在仔细的了解一下这一惨案的情况,可在网上搜索之后只看到这么一段:
卢氏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在抗战期间是通往重庆的交通要塞。日军第十二军团5月20日渡过洛河,抵卢氏城郊,并进入攻城位置。当时,由城西南角到南河滩至洛河渡口,是一条通往西南方向的简易公路,由于战事吃紧,西去的人马车辆络绎不绝。20日晨,隐蔽在飞机场及西门一带的日军,随着南门的爆炸声,疯狂地向人群倾泻炮弹,接着即进行惨无人
当时是怎样的血腥场面,我们今天的人也许无法想象,只能根据电影里的情景来回忆,可是今天我们竟然不知道这样的事情。我还是一名老师,同样的对我们家乡的历史一无所知,我们只知道南京大屠杀,而这对我们尤其是对我们的同学们其实已经遥远,时间遥远,地域遥远,总是不能近起来,而岂不知在我们的脚下,在我们的身边,同样的有先人的鲜血,日军的暴行!而这些却是最能让人奋起的东西,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越来越苍白,我们的孩子越来越难教,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拿起来,让我们卢氏的孩子在自己的家门口追忆历史,睹物思今,难道就换不起他们的热情和精神么?可是现在我们这些东西只躺在档案室里,静静的寂寞,只有极少数人研究的人知道,而另一边是老师苦口婆心,却感叹于孩子我无法感动自己。
我们不应忘记,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忘记这段悲痛的历史,其实这是我们每一个爱家爱过的中国人不能忘记的,只有记住我们曾经有的屈辱、曾经经受的阵痛,我们才能珍惜现在的幸福,我们才能奋发图强,不再去看别人脸色行事。同时我们也要深刻的明白:我们在一味的谴责日军的残暴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想一想,我们有广袤的大地,丰富的物产,也有布满中国土地的国民党士兵,为什么我们却如此的不堪一击,让小鬼子一路西进打到河南最西部的卢氏,在这里犯下滔天罪行!我们缺的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团结一心,誓死为国的决心,我们的士兵,我们的将军,我们的领袖,在日军气势汹汹杀来时早已无心恋战,于是就如同豆腐碰尖刀一样,毫无悬念。
而时至今日,我们依旧需要精神,尤其是现在的80后、90后,整日沉迷网络,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只谈享受,没有责任,试想,如果这样的人再回到过去会怎么样?我们不敢想。所以,这些沉重的历史,鲜活的教材,我们不能让它随着时间而尘封,在我们的记忆里渐渐远去。我们要铭记它,更要让我们的子孙铭记它: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祖先曾经有多少人洒过热血,曾经有多少人蒙受屈辱!也一定要知道,这也是我们的伤疤,我们的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