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剧本《杨家将》
(2009-01-23 15:44:55)
标签:
剧本杂谈 |
分类: 我的剧本 |
“擂”字大旗随风招展,擂台之下人头攒动,观战的人群雀跃欢呼。擂台之上,潘豹步步紧逼将一个白衣少年逼于擂台边缘,一脚把白衣少年踹入擂下人群当中。人群惊疑未定之时,一个黑脸大汉越过人群登上擂台。
潘豹双手抱膀威立于擂台之上,冷眼看着来人:“请你报名上来。”
来人声似雷鸣:“我就是杨七郎。”
两人凝神待动,台下鸦雀无声。忽听一声闷雷声喊,杨七郎挥拳功上,两人激斗在一处。打斗中,忽然,台下一声惊呼,只见杨七郎一拳打倒潘豹,上前手扯潘豹的双腿,双膀用力,将潘豹劈为两半;鲜血四溅。
(画外音):“宋太宗在位年间,辽兵犯境。朝廷立擂招贤。杨七郎打擂,劈死潘豹。招惹满门抄斩之祸。幸有八王赵德芳和群臣力保,免去死罪,戴罪立功。(八王率宋朝忠臣良将向宋太宗跪拜求情。)
高坡上,杨继业横举金刀:“杀。”一声令下。战鼓雷鸣,杀声震耳。但见杨继业亲率杨家七子及宋军将士冲下高坡,杀入敌阵。一把金刀七条长枪直杀的辽兵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画外音):幽州一战。杨家将大获全胜。自此杨家将威名远播,令辽兵闻风丧胆。辽王自知无法取胜,便心生一计,一方面命潘仁美陷害杨家将,另一方面,假意俯首归降,约请宋王于金沙滩双龙会晤,决意将宋室君臣全部歼灭于金沙滩。(杨家将架云梯功入幽州城头,“杨”字大旗在城头之上迎风摆动。)
(画外音):杨继业怕双龙会有诈,率兵五千人马在金沙滩二十里外的两狼山埋伏接应。派遣大郎、二郎身穿黄袍替宋天子和八王赵德芳赶赴金沙滩双龙会。
杨家七子陪伴在杨继业左右,威风凛凛地立于马上。杨字大旗随风飘摆。(镜头静止)
推出片名:杨家将
1、
杨继业威立于马上,环视两狼山坡,转头对面前身穿黄袍的大郎,二郎和“护驾”的三郎、四郎、五郎、六郎、七郎道:“我们就在此等候你们的佳音,如有事变,以响箭为号。我们看见响箭就会赶去接应。你们多加小心。”
七子齐道:“请父帅放心。孩儿去了。”率八百精兵浩浩荡荡奔赴金沙滩。
2、
“辽”字大旗迎风飘摆,大辽国天庆良王端坐宴会桌前得意地微笑。辽国文武群臣陪伴在身后。远处“宋”字大旗隐隐现出,辽王端起酒杯送到嘴边。元帅韩昌走到他身边:“父王,宋朝的昏君到了。”辽王一饮而尽,把酒杯放到桌子上哈哈大笑,说:“立即随本王出迎。”
大郎,二郎在众兄弟的拥簇下赶到宴会厅,辽王紧走几步来到大郎面前:“拜见天朝皇上。”大郎急忙上前搀扶:“良王不必多礼,快请起。”挽着辽王的手一同步入宴席前。各自入座。
辽王拱手道:“得见天朝皇上龙颜,实是本王生平之幸,我大辽国自愿俯首称臣,与天朝永修和好。来,给宋王和八王千岁斟酒。”
过来两个侍臣来到大郎和二郎桌前,把二人面前的酒杯斟满,然后又来到辽王桌前斟酒,退下。
大郎:“王兄能深明大义,罢战归降,令天下百姓免遭战乱之苦,真是令朕钦佩。”
辽王笑道:“数年来,我国兵犯中原,杀戮连连,触犯天威。这杯酒是表示我真诚地向天朝道歉,并希望我们能化干戈为玉帛。”举杯相约。大郎、二郎也端起酒杯,见辽王很豪爽地一饮而尽,也跟着把酒干了。
辽王放下酒杯,哈哈大笑。大郎和二郎惊异未定之时忽感腹痛难忍。大郎手指辽王道:“是你在酒里下毒?”辽王大笑:“俯首称臣,天下有这样便宜的事吗?哈哈哈----”
笑声未绝,只见大郎离坐而起,长袍中射出一支袖箭,正中辽王咽喉,自己也口吐鲜血倒在地上。二郎身子摇晃,朝天射出三支响箭。也倒在大哥身边。众弟兄纷纷拿起兵刃保护在大哥二哥身边。唤道:“大哥---二哥---”大郎看着辽兵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道:“你们不要管我们,快走。”
二郎道:“你们赶快突围。告知父帅,快。”
对面辽王已然气绝身亡。韩昌扶着辽王,令旗挥舞:“一个也不要放过。”旗指杨家七郎问:“你们是什么人?”
杨六郎道:“我们是杨家七郎,韩昌,你拿命来吧。”冲到韩昌面前,俩人酣战在一起。其他兄弟和八百精兵也纷纷杀了过来。
3、
杨继业遥望北方,忽见三支响箭直上云霄,叫道:“众将听令,立即杀向金沙滩。”众将齐应:“是。”纵马冲出山谷。忽然,一队辽兵迎了过来。双方混战在一处。
4、 金沙滩。
辽兵越积越多,已经将杨家兵将团团围住,宋朝八百精兵所剩无几。杨家五子浑身沾满了敌人的鲜血。六郎杨延昭一枪挑死一名辽将,和三郎会合在一处,六郎道:“三哥,不要在恋战了,我们突围吧。”一脚把一个辽将踹到马下,拉着三哥的手一同跃到马上。两杆大枪左右翻飞,杀开一条血路。
七郎挥舞长枪愈战愈勇,辽兵纷纷后退。他已经是满脸血迹,模糊的双眼已然看不清敌人的样子。忽听一声:“七弟,是我。”才知道自己已经杀到五哥身边。杨七郎抹了一把脸上的血迹道:“五哥,三哥他们呢?”杨延德道:“我也正在找他们。我们向南突围吧。”
不远处,杨四郎正在马上恋战,马腿被绊马索绞住,一头栽倒在地,在想爬起来时,数十支长枪指向他的胸口。
另一边,三郎和六郎往外突围,一支冷箭射中三郎的后心,三郎大叫一声栽落马下。六郎回头看时,只见数百匹铁骑从三哥身上踏过。六郎心痛的大叫:“三哥---”跃下战马,从腰间抽出宝刀迎向杀奔过来的铁骑,只听战马嘶鸣,人畜哀嚎。数百战骑被他斩断四蹄,或拦腰斩断。辽将也纷纷跌下战马,横尸地上--- ---
5、
6、
五郎和七郎被辽兵杀散。杨延德退到悬崖边缘,辽将耶律先道:“快快投降,侥你不死。”五郎一声叹息道:“爹,娘。兄弟们,永别了。”纵身跳下悬崖。
杨六郎激战中,被敌将一刀砍在肩头上。这才清醒过来。夺下一匹战马。往外突围。杀战中一眼瞥见杨七郎被敌将围住。冲开一条血路和七郎会合在一处。两人会合如虎添翼。瞬间功夫便杀出了重围,向两狼山撤退。身后,辽兵穷追不舍。
杨继业正奋勇杀敌,忽见远处尘土飞扬,杨六郎和七郎快马而至。父子三人合在一处,杨继业问道:“你大哥他们呢?”六郎哭道:“大哥、二哥、三哥他们已经战死金沙滩。我们七人只有我和七弟逃了出来。”
杨继业泪眼纵横:“你们都是我的好儿子。”看到追兵而至,下令道:“立即撤回两狼山。”
7、
帅帐中。杨继业忧心匆匆地道:“我们五千人马被困两狼山已经过了二十多天。为什么潘元帅的援兵迟迟未到。”
七郎上前道:“就让孩儿回幽州搬兵吧。”
杨继业点了点头:“好,也只有如此。援兵到来之时,我们就以狼烟为号。七郎,路上要多加小心。”
七郎道:“孩儿知道。”
8、
潘仁美和潘龙潘虎立于城头。望着杀奔而来的辽兵,潘仁美笑道:“辽兵这么杀来就证明杨家将已经全军覆没。哈哈---真是老天有眼,我儿潘豹,你在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忽见远处一员大将从敌后杀奔而来,杨七郎杀到城下,已经血人一般。他冲城头高喊:“潘元帅,末将是杨七郎,请快打开城门让我进去。”潘仁美手指城下喝道:“本帅不认得杨七郎吗?想来诈城。休想。来啊!给我放箭。”
杨七郎道:“在下真的是杨七郎,我父被困两狼山,特派我回来搬请救兵。”
潘仁美身边的一名大将(岑林)道:“潘元帅,他的确实杨七郎,请元帅开城门放他进来吧。”
潘仁美奸笑一声:“我自有主张。”对杨七郎道:“你真的是七郎贤侄。不过,辽兵就在你身后我怎么还敢开城门放你进来。你到北门去吧,我在那里等你。”
杨七郎杀到北门,只听潘仁美高声道:“贤侄,这里也不方便放你进来。你还是到南门吧。我在南门恭候大驾。”
杨七郎杀到南门,将围杀过来的辽兵击退。潘仁美道:“贤侄功夫真是了得,请将辽兵杀退以便给你开门。”
宋将张良看了潘仁美一眼,将一条长索抛向杨七郎:“七将军,赶快上来。”杨七郎抓住长索,使出纵云梯功夫,爬向城头。
潘仁美望着渐上城头的七郎暗暗吃惊,对两个儿子道:“杨七郎如此英勇,不除掉他,实是我心头大患。”转头对跳上城墙的杨七郎道:“贤侄,你辛苦了
。”
9、
潘仁美假惺惺地道:“军情如此紧急,为何我军看不到你们发来的讯号。”
杨七郎:“我们早就放过狼烟通知过你们,现在我们粮草已尽。再不发救兵,就会全军覆没。”
潘仁美:“好,我这就发兵随你去救援。”端起一杯酒道:“贤侄,我敬你英勇,请干了这一杯。”
杨七郎接过酒杯:“谢元帅。”把酒送到嘴边,一饮而尽。忽觉头晕目眩,手指潘仁美道:“你在酒里下毒?”
潘仁美哈哈大笑:“来人啊,速将杨七郎拿下。”从帐外进来十余名亲信,将杨七郎捆绑起来。
10、 辕门外。晨。
杨七郎破口大骂:“潘仁美,你这个无耻小人,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潘仁美冷笑数声:“放箭。”箭如雨下,射向杨七郎。
不远处,岑林、张良、柴干目睹这一切,心如刀割。
11、
杨继业道:“七郎走了十多天,音信皆无。难道他真的出事了。”
拂晓时分,忽听帐外宋军高叫:“辽军杀过来了。”杨继业父子冲出帐外,率部迎敌,双方一场血战,死伤无数。杨继业等人兵败苏武庙中。杨继业手指庙外的李陵碑道:“六郎,你知道苏武和李陵的故事吗?”不等六朗说话续道:“两人都生在汉朝,李陵本是汉朝的一员大将,东征西讨,为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一次征战匈奴中不幸被俘,投降了敌国。后人说他身在匈奴心在汉。但是毕竟成为降将。唉,可惜他一世英名,终是晚节不保。令世人唾骂。而苏武虽是文官,出使匈奴时被匈奴扣押,他在匈奴饱尝了艰辛,他手持汉节至死不降。他的铁骨铮铮,为后人所敬仰。”
杨延昭:“爹,我知道你给我讲这个故事的含义。我会和众将士生死与共。”庙外杀声四起。宋军奋起迎敌。一场血战后,杨继业身负重伤,手拄金刀退到李陵碑前。杨继业看着包围过来的辽兵哈哈大笑,一头撞向李陵碑。鲜血四溅,横躺在苏武庙前。
杨延昭杀到父亲身边,抱起父亲失声痛哭。突然,他轻轻把父亲放到地上,他牙根紧咬,大吼一声,长枪飞舞,连挑数十名辽国兵将。最终体力不支,被逼退到高坡之上。他眼看遍地尸横。长叹一声,转身提枪跳下悬崖。
12、
13、
房间里,穆瑜拿着一柄长枪抚摸着,女人穆桂英道:“爹爹为什么救那个人回来,爹爹认识他吗?”
穆瑜摇了摇头。这时躺在床上的杨延昭缓缓醒来,轻轻发出一声呻吟。穆桂英跑到床前,叫道:“爹爹,他醒来了。”
穆瑜赶到床前:“你醒了。”
杨延昭道:“我这是在哪里,是你救了我吗?”
穆瑜点点头道:“我到后山打猎,正好看到你。”
杨延昭急滚下床被穆瑜搀住,杨延昭道:“感谢英雄救命之恩。”穆方问道:“将军不必客气,不知将军因何受伤,又怎么会从山上掉下来的呢?”
杨延昭道:“在下杨延昭,说来话长----”
穆瑜道:“原来是杨家六将军,失敬失敬。
14、
韩昌:“孩儿无能,请母后惩罚。”
萧太后:“哼---”
15、 寨外。
16、
年幼的穆桂英给杨延昭敬茶:“六叔,请您喝茶。”
杨延昭接过茶:“桂英真是聪明伶俐。我儿忠保和她年纪差不多---”穆瑜笑道:“那太好了,我们就给他们做主定亲。”杨延昭喜道:“兄弟也正有此意。”穆瑜拉过穆桂英道:“快给公公敬茶。”
穆桂英又倒了一杯茶敬到杨六郎面前:“请公公喝茶。”杨延昭接过茶杯喝了一口,然后从怀中拿出一支玉佩放到穆桂英手上道:“我身上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这支玉佩是我家传之物,就送给桂英做定情信物。”穆桂英笑着接过。
杨延昭正色道:“大哥,看来我的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我着急回朝廷复命。”
穆瑜道:“我了解兄弟精忠报国之心,既然这样,我也不挽留你。”
17、
张良来到杨延昭马前:“六将军,此去前途险阻,潘仁美已下令全军将士,见到杨家人格杀勿论。一路上请多加小心。”
杨延昭道:“潘元帅为什么要至我杨家于死地?”
张良:“其中缘由,在下不知,七将军已遭毒手,被绑百尺高干之上,乱箭射死,身中一百单八箭。”从怀中拿出一物道:“这是三军将士的见证血书,请六将军拿到京城御告潘洪。”
杨延昭闻听七郎死讯,几乎昏厥过去,他强忍悲痛道:“谢谢张将军,你杀了潘怀 回去怎么向潘仁美交代。”张良道:“这里除了潘怀,其他都是自己人,我自有办法应付老贼。”双手抱拳:“祝六将军一路顺风。”
杨延昭双手抱拳,在马上点了点头,拨马而去。
岑林、柴干带领一千宋兵守候在祁霞岭下。看见杨六郎,催马迎了上去,岑林道:“六将军,终于等到你了。”
18、
19、 汴梁。天波杨府。
府内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正是老太君六十寿诞之日。佘太君满脸微笑坐在高堂之上接受众儿媳拜寿。
柴郡主跪在佘太君跟前:“祝婆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佘太君微笑道:“好好,请起吧。”
老家人杨洪慌慌张张跑进来:“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六将军回来了。”杨排风拉住杨洪:“你老糊涂了,六将军回来不是喜事吗?”话音刚落,就见杨延昭满身重孝走了进来。众人愕然。只见六郎跪在母亲面前,泪如涌泉:“娘---”
佘太君心中一凛,离座问道:“你父帅和哥哥呢?”
杨延昭道:“爹爹和大哥、二哥他们已全部阵亡了。”一语说完,满座震惊。大嫂、三嫂当即昏厥过去。众媳哭成一片。
府外,人声鼎沸,只听有人令道:“奉旨捉拿杨家反贼,一个也不准放过。如有反抗,格杀勿论。”众御林军冲进杨家府内。
20、 杨家数十口被绑法场内,第三声追魂炮响起,执刑官把大令投在地上:“时辰已到,立即行刑。”
一乘快骑冲进法场:“刀下留人,八王千岁到。”
八王赵德芳随后赶到法场,他在马上晃了几晃,跌落马下,他高举金锏道:“刀下留人。”
21、 金銮殿。
杨延昭慷慨陈言:“金沙滩双龙会,我大哥、二哥饮酒毒发身亡,三哥战死沙场,被马踏如泥,四哥、五哥去向不知生死不明,七弟奉我父帅之命回幽州搬兵,被潘仁美绑在百尺高杆之上,乱箭射死,身中一百单八箭,七十二支透心穿。我父勇战两狼山,至死不降,一头撞死在李陵碑前,血溅苏武庙。”
大殿上的文武百官听到动情之处,无不为之落泪。
杨延昭从怀中拿出血书:“这里有边关三军将士血书为证,请皇上过目。”
佘太君凛然道:“我想请皇上给还我杨家一个公道。”赵德芳愤道:“潘仁美官报私仇,陷害忠良。简直是罪不可恕。”
宋太宗看过血书道:“事关重大,立即捉拿潘仁美回京受审。”
22、
边关。幽州城上彩旗招展。
潘仁美和两个儿子及亲信在帅帐饮酒,军兵来报:“报知元帅,皇上派钦差大臣已到城下。
潘仁美眉头一皱:“好。立刻出迎。”
帅府外,潘仁美来到钦差马前,跪拜行礼:“不知钦差驾到,有失远迎,望大人恕罪。”只听一个童音道:“不知者不怪,起来吧。”潘仁美抬头看时,却是一个小孩坐在马上,微笑着看着自己。”
23、 帅帐中,年仅一十三岁的呼延丕显朗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元帅潘洪镇守边关有功,三军将士更是保家卫国,英勇杀敌。特命奉旨钦差发放军饷,杀猪宰羊犒赏三军。钦此。
呼延丕显朗声道:“明日一早,就由本钦差执掌帅印,犒赏三军。”
24、 校军场。点将台上。
呼延丕显手持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杨家六郎告潘仁美官报私仇,贻误战机,残杀良将。并有三军将士血书为证。。立即将潘仁美捉拿回京受审。钦此。”
众将哗然,呼延丕显高举帅印:“帅印在此,立即将潘仁美拿下。”
岑林、柴干等人迅速冲到潘仁美身边,将潘仁美制住。潘龙潘虎俩兄弟刚抽出佩刀,就被围过来的军兵按倒在地。
25、 汴梁。
26、 山西峡口县。
27、 汴京。金銮殿。
28、 天官府。
寇准眉头紧皱:“西宫娘娘?”
29、 南清宫八王府。
御花园百花亭中,八王赵德芳反剪着双手:“送礼?他给我送什么礼?”
站在身边的家人道:“奴才也不知道。寇大人只说给你送礼来了,其他的什么也没有说。”八王“哦。”了一声:“让他进来吧。”
寇准道“这些东西都是西宫娘娘和潘太师送给属下的,属下不敢收,所以送到这儿来请千岁过目。”
赵德芳“哦”了一声道:“你的意思---”
寇准道:“潘杨一案,不审自明。潘仁美身为朝廷重臣,审理此案软的不行硬的更是不妥。我有一计,这些东西正好能用上。”附在八王耳边低语--- ---
30、 天牢,夜。
潘仁美一场噩梦起来,满身大汗。只听牢门声响,有人端着酒菜送到自己面前,潘仁美一把抓住前头家人的手问:“这位兄弟,这些东西是谁让送来的?”
家人道:“太师,这些东西是我家大人让我送来的,我叫寇安。”
潘仁美:“我听说朝廷从山西峡口县调来一个寇准审理我和杨家的案子,几天来,不审不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寇安压低声音说:“西宫娘娘派人送了很多礼物给寇大人,嘱咐一定要好好关照你。其实,我家大人一直都很仰慕您,有意攀结。你的案子很快就会结束了。”
潘仁美哈哈大笑,说:“我知道迟早会有这一天。”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潘仁美喝的高兴,连干了三大碗。牢房里,烛光摇曳。潘仁美感觉头重脚轻,他看着寇安道:“这位兄弟,回去告诉你家大人,我潘仁美出去后一定会好好报答他的。”
31、“阎王殿”
阎王殿上,阎王和判官高居在上,殿外,一名“小鬼”匆匆跑了进来,在阎王和判官面前跪倒:“报告八王千岁和寇大人,潘仁美现在已过奈何桥,他们正向这边赶来。”
判官道:“知道了,一切按计划行事。”
32、 阎王殿外。
鬼哭狼嚎声中,潘仁美被押解到阎王殿外,一路上,他眼见阴间目不忍睹的种种酷刑,早已吓得魂飞魄散。来到大殿之中,他见阎王威风凛凛端坐在上,急忙跪倒磕头。
判官手持生死簿道:“潘仁美,本来你还有二十年阳寿,可你在阳间官报私仇,残害忠良坏事做尽,现已有杨继业和杨七郎把你告到地府。你如今减寿归阴,你服也不服?”
潘仁美一边磕头一边道:“冤枉啊,杨家父子告我一词,纯属诬陷,请阎王明断。”
阎王力拍桌案“潘仁美,你来到阴间还敢狡辩,你在阳间所做之事,瞒得了我们吗?本来你有帝王之尊,不便对你动刑。看来你是自寻苦吃。来啊,油锅伺候。”
潘仁美:“慢,我有一事不明。我现在已是阴间的阶下囚,阎王何以说我有帝王之尊。”
判官道:“今天找你来,本来是想和你潘杨之好,只要你向阎王供诉残害杨家的经过,并能像杨继业父子赔罪,你就可还阳纳福。”
潘仁美:“感谢阎王和判官厚爱,如果,杨家父子肯放过我,我什么都招。”
阎王殿上,潘仁美将按兵不动以及杀害杨七郎的从头始末一一陈述--- ---
判官录好供词拿到潘仁美面前:“潘仁美,这上面是你的供词,如果看过无误,就请你签字画押。”
潘仁美拿着供词看完道:“上面写的句句属实。”从身边的阴差手中接过一支笔,签字画押。
判官接过供词,呈到阎王面前,阎王看过,一拍桌案:“潘仁美,哼哼,帝王之尊?我看是你的死期到了。”
判官接着道:“来啊,给我点灯。”阎王和判官抹去脸上化妆,正是八王赵德芳和天官寇准站在潘仁美眼前。
赵德芳身后的黄绸帐被人拉开,宋王赵光义站起身怒目而视:“潘仁美,你太令孤王失望。”拂袖离去。
寇准令道:“来人,立即将潘仁美押送大牢,听候发落。”
33、 金銮殿,早朝。
文武百官两相站立,宋王赵光义端坐龙椅之上眼望跪在面前的潘仁美道:“潘仁美,你贻误战机,残害良将。孤念你屡建奇功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免你死罪,削职为民,发配云南,永不准回京。”
潘仁美磕了三个头:“谢万岁不杀之恩。”
大殿之上,群臣激愤。杨延昭两目含火,牙齿打颤。双拳紧握,吱吱声响。寇准轻摇乌纱,双目左右滚动。
34、 天刚拂晓。无名坡。
潘仁美一家大小连夜逃出京城,拂晓时分来到无名坡下。杨延昭威风凛凛地立在无名坡上,挡住潘仁美众人的去路。
“潘仁美,你的死期到了。”杨延昭挺枪跃下高坡,潘龙未及拔剑,杨延昭的金枪便穿胸而过。潘仁美和儿子潘虎拔剑相迎,杨延昭抡起金枪带着潘龙的身躯砸向潘虎,两头相撞,庞龙潘虎二人脑浆崩裂。杨六郎拔出金枪挑开潘仁美的宝剑,抡起枪头打在潘仁美的后背上,潘仁美口喷鲜血栽倒在地,杨延昭枪指潘仁美的咽喉:“老贼,你害死我父射死七郎今天我要报仇雪恨。”枪头刺穿潘仁美的咽喉,鲜血四溅。
八姐九妹和任堂会赶至无名坡。(注:任堂会人称假六郎,与杨延昭有八拜之交)
“六哥。”八姐九妹扑到杨延昭的怀中,任堂会抓着杨延昭的手:“六哥,你杀了潘仁美,朝廷不会放过你的,你逃走吧。”
杨延昭凛然道:“大丈夫做事要敢作敢当,我自会面君请罪,父兄大仇得报我死也值得,以后我杨家就要靠贤弟你照顾了。”
任堂会:“六哥你---”
杨延昭:“不要再说了,这事与你们无关,你们---”话没说完,就被任堂会一拳打晕在地。
八姐九妹:“大哥你---”
任堂会:“快帮我把六哥的衣服脱下来。”
35、任堂会一身血色,反剪双手,走向金殿。
36、 金銮殿。任堂会(假六郎)反剪着双手跪在大殿之上,
宋太宗龙颜色变:“杨延昭你藐视国法,目无君王,草菅人命。实在是罪不可恕,立即退出无门斩首。”
文武群臣出班跪拜:“请万岁三思,请万岁三思。”
寇准:“万岁,杨将军乃国之栋梁,为我大宋屡见奇功,日后还要仰仗他领兵御敌收复失地------”
宋太宗拍案而起:“哼,我不相信我堂堂大宋少了一个杨六郎天就会塌下来,谁在为杨延昭求情,与他同罪。”环视群臣:“谁愿为监斩官?”
寇准泪眼纵横:“臣愿往。”
37、 午门外。
任堂会被五花大绑地跪立在斩首台上,寇准端着一碗酒来到他身边:“六将军,都是我不好,是我千不该万不该让你劫杀潘仁美。”任堂会抬起头:大人,你无需自责,此仇不报,我何以为人,杀了潘仁美我死而无憾。”
寇准双眼盯着任堂会:“你不是杨六郎,你到底是谁?”
任堂会:“杨六郎就是我,我就是杨延昭。”
寇准:“你瞒得了别人却瞒不了我 ,早就听说有个假六郎,莫非你是任堂会?”
任堂会:“即以被大人看穿,望大人切莫声张。“
“刀下留人。”声到人到,八王赵德芳看到任堂会人头,从马上晕倒摔了下来。
38、 大宋玳州城。
城头之上插着大辽旗帜,大辽国韩昌人马兵出玳州城,向颍州出发,先锋官马同温紧挨韩昌战马:“元帅,出师以来我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不出十日我们便可兵至汴梁。”
韩昌面露得意之色:“大宋江山从此就是我们的了,哈哈哈---”
39、 颍州城。
大雪纷飞,一个贩牛人在日落时分赶着八百牤牛来到颍州城。双王呼延丕显在七名宋将的陪同下在外观察地形随着牤牛群后回到颖州。贩牛人回头看见呼延丕显急忙把头低下。把牛群赶到一边避让。呼延丕显看了贩牛人一眼眉头一挑,未及细看纵马而去。
呼丕显回到帅帐坐下,一宋兵跑进帅帐:“报,韩昌人马在昨晚攻克玳州,现已向我颍州进发。“
呼延丕显:“好,我知道了,下去吧。”
副将:“将军。”
呼延丕显:“今夜天气寒冷,立即传令下去,夜半时分往城墙泼水结冰御敌。”
副将躬身:“是。”抬头见呼延丕显双眉紧锁道:“将军有什么心思吗?”
呼延丕显:“圣上三日内便可御驾亲征来颍州,我等定要全力应敌誓死保卫颖州。”叹了一口气:“如果六哥还活着就好了,他,他怎么那么像六哥呢?”
40、 悦来客栈。
贩牛人指挥伙计安置好牤牛,走进客栈。店主头前带路:“客官请。”贩牛人“嗯”了一声把头抬起。正是六郎杨延昭。
41、 颍州城头。清晨。
呼延丕显和守城将士依偎在火堆旁酣睡,一阵阵似闷雷的声响,把守城的大宋将士震醒。众人纷纷起来往远处望去。但见辽国二十万铁甲正一步步向颍州城迫近。
宋军将士刀出鞘,箭上弦。严阵以待。
大辽人马在五里外驻足布阵。韩昌往颍州望去。只见颍州有如一座冰城,寒光夺目。
42、 悦来客栈。
五辆马车拉着满满的草料驶进悦来客栈,杨延昭和他的结义兄弟孟良焦赞指挥伙计们卸车。店主走过来:“任掌柜,辽兵已兵临城下,你不想办法离开颍州保住这群牤牛吗?”
杨延昭:“张兄弟,我想利用这群牤牛对付辽兵报效朝廷,我在这里的一切行动切勿对外人提起。”递上一个包裹:“这里有纹银五百两算做我等的店钱食费,请张兄弟收下。”
城外炮声隆隆。牛群骚动。
43、 颍州城外。
大辽国的火炮流弹打在城墙上薄冰四溅,城墙丝毫无损。
韩昌急挥令旗:“攻城。”
辽兵抬云梯冲向颍州。宋军将士高举滚木擂石往辽兵头上砸去。一锅锅滚烫的沸水烫的辽兵嗷嗷乱叫,辽兵纷纷落下云梯,死伤惨重。又一批攻城兵将爬上云梯被滚木擂石击中滚下云梯,苦不堪言。
44、 悦来客栈。
杨延昭正在训练牤牛,一头头牤牛头绑牛耳尖刀焦急地在栏栅中望着牛栏外面身着辽兵服饰的草人。孟良焦赞打开栏门,牤牛疯一般地冲向草人,娴熟地用头顶尖刀挑开草人的肚子,然后大口咀嚼草人肚子里面的草料。
45、 “宋”字大旗和“佘”字大旗迎风招展。
佘太君带领杨门女将和少帅杨忠保陪着宋太宗御驾亲征,大军开进颍州城内。宋太宗一行未及休息,便直奔城头观看战情。宋军将士和护城百姓跪倒磕头:“万岁万岁万万岁。”响声震彻城野。
韩昌望着城头:“原来是昏君到了。”一声冷笑:“昏君,颖州城便是你的葬身之地。”
颖州城上寇准紧挨着佘太君自语道:“冰城虽固,却不能持久,要是六将军在就好了。”一旁的呼延丕显把寇准拉到一边:“我在颍州看到一个酷似六哥的人。韩昌最怕的就是六哥,如果他来可以吓吓韩昌。”
寇准喜道:“他在就太好了,你知道他在哪里。”
46、 悦来客栈。
杨延昭指挥训练牤牛,寇准在呼延丕显的陪同下来到训牛场。呼延丕显看见杨延昭高声呼叫:“六哥。”拉住杨延昭的手。杨延昭:“小兄弟,你认错人了,我不是杨延昭。在下任堂会。”
寇准:“杨延昭,你诈死埋名欺君罔上,还说你是任堂会?”
杨延昭:“寇大人。”
寇准一声冷笑:“你任堂会认识我寇大人吗?”
杨延昭自觉失言,跪下道:“杨延昭知罪。”
47、 悦来客栈,客房。
寇准:“六将军,我早知任堂会替你而亡,而今辽兵压境也该是你出头的时候,我见你训练牤牛可是要大摆牤牛战阵。”
杨延昭:“不错,这次辽军来势汹涌,我正是想用这八百牤牛大破辽兵。报效朝廷。”
呼延丕显紧挨着杨延昭坐下,笑说:“六哥,你活着就好了,这下颍州有救了。”
杨延昭:“贤弟夜布冰城,令六郎敬佩。”
寇准:“大宋有两位贤能,真是我朝之福。”顿了顿续道:“暂时只能委屈六将军,我自有办法在圣上面前保举六将军阵前戴罪立功、”
48、 辽军阵前。
战马上韩昌在冰城面前瞭望。一缕暖阳斜射过来,冰城上水珠滴下。韩昌望着冰城哈哈大笑:“真是天助我也。”
49、 颍州城。
宋太宗:“天渐变暖。冰城不日便要融化。众爱卿可有退敌之策?”
佘太君:“老身明日便领兵出战。”
50、翌日,颍州城下。
城门大开,大宋兵将冲出城门,小将杨忠保一马当先挺枪杀到阵前,两名辽将迎战,几个回合被杨忠保刺落马下。韩昌冷笑一声,举大刀斜冲过来,战马嘶鸣,刀枪无影。激战中,韩昌一刀砍在杨忠保的肩头上,杨忠保落败,韩昌举刀追赶,八姐九妹出阵拦住韩昌。
城头之上,宋太宗和文武百官观看战情。另一边,杨延昭和孟良焦赞紧张地观看战势。
八姐九妹败阵,杨排风高举烧火大棍迎战韩昌。二人激战在一处,激战中,韩昌大刀斩在杨排风的马背上,战马吃痛,杨排风败阵而归。韩昌高举大刀下令攻城。宋军的强弓硬弩箭如蝗虫般地射向辽军。
夜,韩昌指挥辽军攻城,两军的灯篓火把把城墙上下照得亮如白昼,韩昌眼见几番攻城失败,攻城将士尸横城下,长叹一声,下令收兵。
51、 颍州城外。
寸草春晖,柳枝泛绿。
宋室君臣正在颍州府衙议事。寇准出班奏道:“冰城虽融,城池未必不保,臣保举一人可大败辽兵。”
宋太宗:“寇大人保举的是何人?”
寇准:“万岁,这个人有诈死埋名之过,杀人欺君之罪。要想让他领兵杀敌,必须赦他无罪。”
宋太宗:“只要能打败辽军,朕就赦他无罪。”看着寇准问:“此人是谁?”
寇准:“此事关系重大,臣不便秉奏。三天后,也就是大败辽军之日。万岁就等听候佳音。”
52、 佘太君帅帐。
佘太君正在帅帐之中思量退敌之策,寇准领着杨延昭走进帅帐。杨延昭在佘太君面前跪倒:“六儿延昭拜见母帅。”
佘太君站起:“你真的是六儿杨延昭?”来到杨延昭面前。母子二人紧紧地抱在一处。杨家众媳、八姐九妹等人纷纷围拢上来------
53、 夜、佘太君帅帐。
佘太君杨延昭等人围在一张地图面前研究地形,杨延昭手指着一处地形道:“我明晚带三万人马从北门绕道分水河,在仙霞谷埋伏。忠保在拂晓率领三千骑兵佯装踹营,把韩昌人马引到仙霞谷。母帅保护万岁驻守颍州,在家听候佳音。”
佘太君点了点头。
54、 辽营。
天刚拂晓,韩昌正在帅帐中酣睡,就听帐外杀声震耳,战鼓雷鸣。韩昌慌忙从床上爬起来,拎起床边的大刀冲出帐外,早有兵卒带马过来,韩昌跨上战马,领兵迎战。另一边杨忠保和八姐九妹杨排风如下山猛虎杀得辽军四处逃散。韩昌冲到杨忠保近前,举刀劈向杨忠保,杨忠保举枪招架。八姐九妹杀到杨忠保面前,三人围战韩昌。激战中。杨忠保向八姐九妹使个眼色,接着虚晃一枪,叫了声:“撤。”然后向仙霞谷方向突围。三千铁骑在杨忠保的率领下,冲出辽营。往仙霞谷败去。
55、 仙霞谷。
杨延昭站在高岗上,见谷口尘土飞扬,心中暗喜。杨忠保领兵退至仙霞谷,韩昌的人马也追进了谷内。杨延昭令旗一挥,八百牤牛如脱缰野马,疯一般地向辽军冲去。
韩昌率部正追赶间,就听前方似闷雷声隆隆声响,正诧异间,只见数百头牤牛直冲过来。韩昌暗叫不妙,在想撤兵已经晚了。牤牛头顶尖刀见辽兵就挑,一时间,辽军鬼哭狼嚎之声不绝于耳。辽兵或被尖刀挑死或被牤牛踏死,死伤无数,尸横遍野。
杨家将随牤牛阵后掩杀过来。韩昌二十万人马所剩无几,全军覆没。
韩昌见大势已去,在几个随从的保护下退出谷外,杨延昭纵马追上韩昌等人,大叫一声:“韩昌,哪里跑,我要为我父报仇。”挺枪刺向韩昌,韩昌举刀招架。有两名辽将过来合围杨延昭,被杨延昭枪挑马下。杨延昭杀得兴起,抡起枪头打在马背上,收枪头转枪尾,一招回马枪,枪头刺在韩昌的肩头上。杨延昭一抖枪杆,韩昌肩头的盔甲被挑飞。韩昌吃痛大叫,催马便逃。杨延昭提枪追赶,又上来四名辽将把杨延昭拦截,杨延昭挥舞长枪顷刻间结束四名辽将性命。再寻韩昌时,韩昌已不见踪影。
56、 颍州城内。
宋太宗端坐府衙之上,杨延昭反剪双手走进府衙,在宋太宗面前跪倒:“罪臣杨延昭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宋太宗站起,来到杨延昭身前,将杨延昭搀起来。含泪道:“杨将军,你可想死朕了,朕曾为失去杨将军悔痛难当,任义士替将军而死,真是死的其所死的伟大。朕要为任义士祭拜亡灵,”说这话双膝跪倒,朝上空拜了几拜,众群臣也纷纷跪倒。
杨延昭也含泪跪下,朝上空跪拜。
57、 颍州城。
杨延昭在宋太宗手中接过帅印。威武地立在帅字大旗下。
三军将士欢呼雀跃。彩旗飘扬。
58、 辽,燕京。
韩昌跪在萧太后面前,萧天佐,萧天佑给韩昌求情:“太后,韩元帅兵败仙霞谷是中了杨延昭的诡计,臣请高人摆下天门阵,韩元帅可戴罪立功。”
萧太后:‘天门阵到底有多大威力?”
萧天佐:“天门阵集一百单八阵于一身,环环相扣,首尾互应,锐不可挡。定可让杨延昭兵覆天门阵内。”
59、 天门阵。
数十万兵马集聚天门阵,在韩昌和萧天佐萧天佑的指挥下如龙虎生威,阵势庞大。(天门阵演练部分请导演自酌。)
萧太后看天门阵变化无穷莫测,满意地点了点头。
60、宋、 帅帐。
穆瑜手提降龙木和穆桂英来到杨延昭面前,穆瑜深施一礼:“参见元帅。”穆桂英双膝跪倒:“儿媳桂英拜见元帅。”
杨延昭离座相迎:“快快请起。”上前搀扶穆瑜。门外传令官报:“五将军到。”身着僧袍的杨延德迈大步走进帅帐。杨延昭双目含泪迎到五哥面前:“五哥”紧紧把杨延德抱在怀中。传令官帅帐外又传报道:“四将军到。”杨延昭擦去泪水迎到帐外,四郎杨延辉双目含泪一把抱住六郎:“六弟,你可想死哥哥了。”
“四哥”杨延昭紧紧抱住四郎,放声而泣。
61、夜。杨延昭帅帐。
杨延昭、四郎、五郎、穆瑜、穆桂英、杨忠保等人正在帅帐议事。穆桂英展开天门阵阵图仔细看了又看,道:“四伯父这张天门阵布阵图太重要了,我虽然知道天门阵阵法,但天门阵变化无穷各阵环环相扣,这张图注明一百单八阵相扣的环节和阵中布兵的情况。这对我们破阵有很大的帮助。”对杨延昭道:“元帅,.我已经有了十成的把握破获天门阵,请元帅择日下令破阵。”
杨延昭喜道:“太好了,我们就在八月十八夺破天门阵。”
62、八月十八日,宋。
号角呜呜,战鼓雷鸣,大宋将士个个精神抖擞,盔明甲亮整装待发。点将台上,杨延昭将帅旗交到穆桂英手中,穆桂英郑重接过帅旗,在将士面前挥动,然后跃上战马提起偃月大刀高呼:“三军将士听令,立即随我攻破天门阵。”只听得众将士“杀、杀、杀------”和兵器蹾地之声不绝于耳。穆桂英纵马率先冲出宋营,杀向天门阵。
63、天门阵。
杨延昭、穆桂英、杨忠保、五郎、杨排风各带一路人马,分五路杀入天门阵。瞬时间,杀声震耳,天门阵被扫成条条血路。穆桂英率先冲入中心阵营,大刀挥舞犹如切瓜一般,辽兵辽将四下逃散。穆桂英举刀挥下,一匹战马被切成两段,辽将马翻人仰,摔落在地。
八名辽将困住杨忠保,杨忠保不慌不惧,使动杨家枪法,顷刻之间,连挑八员大将。
杨排风身边左焦赞,右孟良率领杨家将在天门阵内横冲直撞,直杀得天昏地暗,鬼哭狼嚎。
五郎杨延德舞动八卦棍闯入长蛇阵内,如入无人之境,将一字长蛇阵打的四零八散,突然,狂风大作,一条木制巨龙横飞而来,巨龙口中烈焰翻腾,一股浓烟直向五郎袭来,五郎举起降龙木迎向巨龙。两名辽将从巨龙两翼跃下,和杨延德激斗在一处。酣战中,杨延德一棍打在一员辽将肩头,护肩铁甲被一棍击碎,甲片横飞。杨延德飞身而起。将降龙木插入巨龙口中。大笑声中,一棍打在偷袭背后的辽将头盔上。辽将盔落人亡。
64、 高坡下。
杨延昭闯入铁滑车阵内,连挑十余辆铁滑车,又一辆铁滑车由高坡急滑而下,杨延昭横枪挑起滑车,双臂用力,将铁滑车挑起向高坡掷去。辽兵未及放铁滑车,就被横飞而来的铁滑车砸成肉酱。杨延昭催马跃上高坡,韩昌大惊,命左右辽将;“保护太后。”跳上战马迎战。
杨延昭:“韩昌,过来受死吧。”挺枪刺向韩昌。
韩昌:“哼,还不知道该谁是死是活呢。”高举大刀杀向杨延昭。二人激战在一处。激战中,杨延昭一枪挑开韩昌的护身铁甲,抡起枪头打在韩昌的后背上,韩昌口吐鲜血,但见一凛寒光直奔面门而来,想要躲闪已经晚了,杨延昭的枪头直穿韩昌的咽喉而过。
杨延昭收枪在手,用白色丝绸擦去枪头血迹。
萧太后眼见大势已去,长叹一声,正欲逃去,只见杨延昭横枪拦在面前。杨延昭缓缓地把枪头指向萧太后。
65、 燕京。
燕京城头高挂白色“降”字大旗。杨延昭率领杨家将威立在城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