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驴友在箭扣长城被雷电击中-2死1伤

(2009-06-14 00:26:43)
标签:

北京结

箭扣

雷击

旅游

摄影

死亡

长城

分类: 中国

驴友在箭扣长城被雷电击中-2死1伤


 

北京最近天气晴朗,白云飘飘,非常适合出游。今天约了朋友一起爬箭扣长城。由于上午日照强烈,所以中午吃完了饭,才出发。沿着京承高速,再转怀柔的燕栖环岛,再经山吧,那里,就到了箭扣长城。上次来箭扣长城还是三,四年前的事情。路线有些记不清了。路上找个老乡问路,没想到老乡当时就劈头盖脸的对我大吼:有人再箭扣长城让雷给霹了,你们还去 !

偶顿时晕了。没听说啊!只知道前两年,有个驴友独自一人上箭扣,结果摔死了。最近没听到箭扣又出事了。将信将疑,继续开车上路。顺着岔路没走多远,居然也有大门了。原来西栅子也搞了个旅游区!
带红袖标的大婶一看来了三台车,大嘴一咧说:每人要收20元的门票。我问这里不是野长城吗,怎么收门票啊?她说,收的是西栅子旅游区的门票,不是箭扣长城的。可是这里除了出名的箭扣长城,不知道还有什么?
驴友在箭扣长城被雷电击中-2死1伤

进了门开车直奔赵氏山居。他家在北京摄影圈里很出名。我们想找个向导,带着我们攀爬箭扣,毕竟这里是野长城。到了停车场,真真的看到了停着4台救护车,1台消防车,还有警车。上前打听,才知道,果真有驴友在长城上被闪电击中。据说有5位游客攀爬箭扣长城。行至鹰飞倒仰时,遇雷雨天气,其中一人摔伤,同行者电话求助。此时雷电突然袭击,至两人遇难,一人受伤。救护队已经上去了。

我问可否有向导带领攀爬箭扣,赵氏山居的人说,全都上山救人了。
我们抵达那里已经下午四点,天气倒还晴朗。不过听到上面发生这样的惨剧,心里多少有些犹豫。不过,大老远来了。不上去还是不甘心。不过,还是有不少游客,心有余悸,放弃了。


驴友在箭扣长城被雷电击中-2死1伤

 

从山脚下到箭扣,我们用了30分钟。由于这里不是旅游区,上山的路都是游客自己走出来的。由于刚下过雨,地上还是有些泥泞。不过还算简单,没有险路。上了箭扣长城,风景还是非常漂亮。不过毕竟是野长城,攀爬起来还是非常危险,有些城砖已经松动。有些部分已经彻底坍塌了,有些地段必须手脚并用才能过去。虽说无限风光在险峰,但是有了先前的故事,大家都小心翼翼。只爬了4个城楼,连北京结都没有走到。后来看看天色也不早了,大家就都撤退了。到了停车场,看到有警察对游客做记录。看到一男,一女。其中女孩双眼通红,估计是其中一个驴友。当地人说,估计把人抬下来也得晚上了。的确!我们自己上去都要手脚并用,何况救护人员要把他们抬下山。太困难了!


所以提醒所有的登山和摄影爱好者,对于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最好找个向导。了解野外的求生常识是最基本的要求。有些地方没有把握,还是不要强求,毕竟我们大部分人都没受过专业的训练。爬上,照相只是业余爱好!生命还是最宝贵的! 一旦出了状况,当地的施救条件又达不到。对人对己,都是非常痛苦的。

北京已进入夏季的雷雨季节,提醒大家在野外摄影时小心雷击 !
附上转载的野外防雷击的文章。

野外生存手册--防雷指南
一、天象特点介绍山脉,甚至小山都是天气的影响者。

  山地比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更能使风、温度、降水和闪电产生重大变化,往往会给山区旅行的人员造成威胁。风,山地的风也是多种多样,通俗的讲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上坡风,这是由于山地温差的变化而引起的夜间冷空气向下坡的倾泄和白天暖空气向山上的爬升所致。上坡风大多出现在日出之后15--45分钟内,并在正午或地面受到的太阳能量最强时达到最大风速。一般是,南坡接到的能量最大,因此上坡风最强。北坡则无上风出现。上坡风通常直向山涧和峡谷里钻。当天空有飘动的云团时,太阳光的时隐时现能够像"开关"一样及时地控制上坡风的发生和停息。下坡风,相对较为温和而稳定,多发生在近地表面,在日落之后的15--45分钟内开始起风,一直到次日的日出,从山顶刮向峡谷的底部。下沉风,即"冰川风"。它往往出现在冰川上,不受昼夜变化的影响,因为冰川的表面温度总是低于其上面的空气温度,所以它总是沿着下坡刮起。但在冰川向斜坡延伸的末端处,也会出现上坡风,这种风的强度往往受冰川范围大小的控制。峡谷风,这是受地形控制的风,也是上坡风与下坡风的混合风,主要出现在斜坡表面有缺口的半封闭式山谷附近。它也受日照温差的控制,即中午多为上谷风,入夜转为下谷风,而且山谷风往往会出现极强阵风的状态。旋风,这也是山区常见的风,每当地面有显著变化而四周的风很强时,就会产生旋风。在大多数情况下,旋风具有瞬时特征且多形成在北风坡。降水,山区存在着大量的上升气流,它使得空气不断的冷却,所以降水量通常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潮湿的热带地区,山区降水量增加得特别明显。而大量降雨所产生的山洪则是对山区旅行者的最大威胁。山区最常见的是雾,它实际上是接触地表的云,有时山谷里全天都可能是雾气茫茫的。闪电,登山运动员、徒步旅行者、野营人员都特别容易受到山区闪电的袭击。在崎岖的山地地形所产生的上升风使得那里雷暴更加猛烈、更加频繁。温度,温度对于山地旅行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山区,温度随高度而降低,这种变化在夏季约为冬季的两倍。山峰上的相对湿度比山谷里高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衣服是不良绝缘体,所以,在冬季要使身体温暖、在夏季保持凉爽都是不易的。一般来讲,高度每上升300米,温度平均下降1。2度,这可供山地旅行者参考。

二、天象策略雷暴雷暴最初通常是由小块积云开始的,然后迅速发展,经过浓积云发展时期并进入成熟的积雨云阶段,它是一种猛烈的、恶劣而急剧变化的天气。

  野外活动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当积雨云开始堆积并且便黑时就有可能发生雷暴。

  2、雷暴通常持续时间很短,要保持镇静,不要害怕,留在可躲避的地方。闪电的危险性在于击穿物体和人体,引起火灾,以及所产生的雷声震破人的耳膜。

  所以,应该记住:

  1、汽车往往是极好的避雷设施,可以在闪电时躲在汽车里。

  2、最好的防护场所就是洞穴、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

  3、如果在露天下,应蹲在离开孤立大树的高度的两倍距离之处。

  4、当你感觉到电荷时,即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时,那很可能就是受到电击,要立即倒在地上,施以自我保护。

  5、如果在孤立的凸出物附近躲避,则该凸出物的顶部至少应高出自己的头部15--20米。

  6、离开垂直的墙壁或悬崖,应避开裸露的山峰和山脊以及平坦的开阔地形。

  7、避开地裂缝、成片地衣以及悬空岩石。

  8、万不得以,可以坐在散乱的石块中间。

  9、在地势险要处要用绳子把自己拴住。

  10、如果进洞避雷,应离开所有垂直岩壁3米以外以免岩壁导电伤人。山洪大雨时,由于降水很急,使得地表来不及吸收雨水,动土与岩石也难以阻止雨水下泄,这些会加剧山洪的威胁。所以当雷暴活动加剧时,要避开最易聚水的长沟或河床以下的平坦延伸地带。离开易受洪水淹没的地区,必要时应弃装向较高地带转移,同时注意不要试图徒步涉过已达膝盖的溪流。天气条件能使体温升高或降低而影响人的健康。影响最大的三个天气因素是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在寒冷的条件下,温度的影响和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两者往往同时使人失去热量,而且湿透的衣服保温值会下降90%。所以,要在寒冷的环境里生存下来的简而易行的办法就是保持适当的运动而又不出汗。在炎热而潮湿的环境中,人会发生疲劳、头痛、食欲减退、失眠、严重脱水以及全身乏力、热痉挛等现象,应注意避开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的野外活动。

三、天象一般规律

  A、天气变好的征兆

  1、白天时,谷风一般自下而上吹,在夜间则正好相反,一般从峰顶吹向山谷下方。2、白天(特别是早上)可见山口一朵朵的云团逐渐分化为雾气,并逐渐消散。3、傍晚日落时,在西方山谷上空出现一片片橙色或玫瑰色晚霞(火烧云)。4、傍晚时山下有雾,而且天气较凉(入夜寒),说明第二天天气可能较好。5、清晨草地见有露水和霜冻。6、星光稳定,很少闪烁。

  B、天气变坏的征兆

  1、白天,谷风从山顶吹向山谷,夜间从山谷吹向山顶。2、早晨出现绢云,而后黑云增多,并徐徐下沉。3、云团行走很快,并有增多的趋势,这可能是暴风雨的前兆。4、风向突然变化,并越来越大,同时还伴有乌云吹来。5、在干热或雾气弥漫过后,突然能见度转好。6、清晨雾满山谷,至晚仍不消散。7、白天太阳周围出现大晕圈,夜间月亮周围出现小晕圈,这是大风的征兆。8、在黎明前星光闪烁不定。9、傍晚气温增高,夜间很暖、闷热。10、半山谷的云雾上升,可能是暴风雨将来的征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