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究:中原银行的产品、品牌与口碑
(2017-01-01 11:09:46)
标签:
中原银行金融产品品牌口碑 |
分类: 经典管理案例 |
中原银行:风雨兼程两载,而今鼎立中原
【河南日报】2016-12-29日,记者郭戈本报通讯员孙文帅。
进入2016年,中原银行凭借稳健快速的发展、良好的经营业绩,先后斩获“2015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年度最佳城市商业银行”、“最佳服务实体经济银行奖”、“2015年度银行间本币市场最佳城市商业银行奖”、2016年第五届“金口碑金融科技安全奖”等10多个大奖。
今年7月,好消息从英伦三岛传来:在英国《银行家》2016年全球1000家银行榜单中,中原银行以50.92亿美元的一级资本位列第210名,较上年提升15个位次,在国内上榜的119家银行和73家城商行中分居第31位和第9位。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荣誉的取得,是开业两年来中原银行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办成一流商业银行”的要求,科技兴行、弯道超车、力争上游,凝神聚力谋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社会对该行埋头苦干、奋力拼搏,强化服务创新,履行社会责任的深情回报。
(一)
作为本土银行,围绕河南经济发展大局和普惠金融搞好服务,是中原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一直以来,该行不改初心、讷言敏行、用心用力,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围绕中心迎难而上勇担当
中原银行主动融入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战略布局,不断提升对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工程项目的资金支撑力度。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立足区域发展大局,中原银行持续加大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兴服务业等行业企业,专门设立现代农业事业部、医药健康事业部、汽车金融中心等,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断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推动省内产业转型升级。截至9月末,该行通过表内外各项产品对河南省级、郑州市级基础设施建设等政府类项目提供授信约335亿元,实现投放约125亿元;同时围绕我省“1816”投资促进计划,全力支持我省重大项目建设,已对接400多个项目,其中取得有效合作进展的300多个。
不断深化银政合作。自挂牌成立以来,中原银行迅速开启全省范围的银政合作,实施紧密的战略联姻。截至目前,已先后与全省多个省辖市政府、省直管县(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将重点围绕城镇化建设、公用事业、支柱产业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建设项目的融资需求,通过结构化融资、债务资本市场融资、保险资金、融资类理财、信贷资金等多元化创新型的融资安排,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创新服务融资需求。中原银行量身定制综合化融资服务,大力开发产业基金、PPP基金、资产证券化产品,探索实施“商行+投行”“投贷联动”等创新型投行业务,择优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优质工商企业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力争满足省内优质公司客户的融资需求。通过结构化融资、直接融资、股权融资等多种投行创新融资方式,为省内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约613亿元;帮助省内大中型企业承销债券约141亿元。积极创新服务模式,目前已经完成约30亿元PPP项目资金投放;积极开展城投基金,政府引导性产业基金、产业并购基金业务,在全国城商行中成功发行首单资产证券化产品——“招商中原—建业物业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此外,中原银行积极支持郑州航空港区跨境电子商务、智能终端制造、物流园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今年1月专门在该区成立支行,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入驻企业发展。
上网下乡普惠金融惠中原
发展普惠金融,是中原银行一直以来坚持的基本理念。两年来,该行坚持“贴近市民、服务小微、支持‘三农’,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定位,积极推进“上网+下乡”,把服务“三农”作为重要战略工程推进。
加强县域机构建设。今年年初,中原银行把“上网+下乡”定为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实施县域支行、乡镇支行、惠农支付点和村镇银行“四位一体”体系建设。在驻马店、商丘选取经济总量大、产业有特色的乡镇作为设立乡镇支行的试点。截至9月末,新建县域支行7家、乡镇支行4家,积极探索为基层农村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路径。
大力布设惠农服务点。把布设惠农服务点作为落实“上网+下乡”战略的重要方式,协调省政府金融办下发通知,选择金融服务空白地区设立惠农支付服务点,推动基础金融服务进村进户。同时,不断优化完善惠农支付POS机具,实现了助农取款、现金汇款、转账汇款、代理缴费等多项支付业务功能,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小额取款、现金汇款、转账汇款、余额查询等基础金融服务。截至11月中旬,该行在全省已筛选1000多个村拟布设惠农支付服务点,目前已开业的有170余家,布设POS机具300余台,办理各项业务约9万笔,服务农民1万余户,正在加速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中原银行一方面在农村探索引入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形成“惠农支付服务点+电商平台”模式,推广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产品,引入消费、汇款、代缴费、新农合、新农保、惠农补贴一卡通等业务,满足客户结算、投资理财等需求;另一方面,不断探索推进农产品上网、农村消费、精准扶贫、大数据应用、金融云计算等业务,计划逐步推出小额信贷、扶贫贷款、两权抵押贷款、种养殖大户贷款、农业专业合作社贷款等资产类业务,努力破解“三农”融资难题。
扶弱济困履行责任解忧难
弱势和困难群体,始终是广大中原银行人的牵挂。中原银行牢牢把履行社会责任的大旗扛在肩上,紧扣中小微企业和贫困群体的脉搏,努力为它们排忧解难。
扶小助微同舟共济。小微企业最能感知经济的冷暖,面对新常态,中原银行积极与它们同舟共济、抱团取暖。针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前景良好、暂时出现经营困难的企业,该行适时推出“续贷宝”,尝试使企业贷款到期无需偿还本金,在原授信到期后延续使用。截至9月末,全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约892亿元,较年初增长约10.85%。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和面临的“三难一贵”情况,该行开发出“循环贷”等多款差异化产品满足需求;鼓励各分行创新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建立“标准+特色”产品体系,使信贷政策更加接地气,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金融扶贫一马当先。兰考县乔庄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700余亩,种植小麦、黄桃、苗木等。今年年初,该合作社面临资金短缺的困扰。中原银行开封分行及时给予帮扶,通过与兰考县财政、扶贫部门及中原农险的密切协作,创新推出了“四位一体”精准扶贫富农贷款,及时向合作社发放贷款约100万元,使其重新走上了顺利发展的轨道。该模式随即得到复制推广,截至目前,已受理金融扶贫业务约100笔,其中放款约60笔。
中原银行借助兰考经验,放大与各贫困县的合作,积极推出“财政贴息小额担保贷款”“农贷1+N”“银政合作种子基金”等产品,以项目准入方式批量开发扶贫贷款,有效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截至9月末,已有13家分行开办小额担保贷款业务,贷款余额约2.11亿元。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中原银行在积极扶微助贫的同时,还关注弱势群体,主动开展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发起关爱河南寒门学子百名行长助学活动,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捐赠100余万元。同时,该行还组织员工到郑州市星光老年人之家进行慰问,赴虞城县利民镇中心小学献爱心,在节日前为福利院儿童送去慰问品,在高考期间设立爱心助考站,购买瓜农滞销的西瓜免费送给市民消暑,还通过帮助贫困村修路、为贫困村捐赠图书等形式,积极开展一系列扶贫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原银行人的爱心。
(二)
用户至上,用心用力。中原银行始终坚持以追求客户满意为目标,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整合服务渠道、优化服务流程,大力推进“市民银行”品牌建设,得到了广大客户和社会各界的赞赏。
精细服务“市民银行”赢口碑
中原银行将服务的核心价值理念融入日常工作里,落实到行为规范中,获得了“中原人自己的银行”和“市民银行”的美誉。
规范服务标准。为使群众办理业务时看得见找得着,中原银行成立伊始,就制定视觉识别系统(VI)规范,统一更换所有网点门头,使网点特色进一步凸显。先后制定出台和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施办法、操作流程600余项,为搞好金融服务奠定了基础。全面落实规范化服务标准,制定下发《营业网点服务规范》《标准化服务手册》《现场服务检测标准》《标准晨会流程》等规范服务标准,拍摄了《标准化服务礼仪示范片》,在全行上下营造推广优质服务的氛围。
重视服务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中原银行秉持这一理念,不断在深化细节服务上下功夫——在所有网点实行挂牌服务、站立服务、微笑服务、普通话服务、“五声”服务以及无障碍服务等规范标准,全面推广文明用语,杜绝服务禁语,规范员工仪表;在所有营业网点配置大堂经理和理财经理,指导协助客户办理柜面业务,提供理财咨询与服务;规范利率牌、告示牌、引导牌、宣传用品的设置与摆放,统一配备老花镜、便民盒、医药箱、雨伞等便民设施。在中原银行的网点,柜台就是“风景线”,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让客户在温馨与舒适的环境中等待办理业务。
提高服务质量。为谋求服务工作取得实效,中原银行不断创新服务管理形式。通过大堂经理“一日三巡查”、每月两次的服务检查和通报,通过现场自查、抽查柜员工作录像、询问现场客户和查阅客户意见簿等形式,进行自查打分和柜员得分排序,并与年度考评挂钩,提高了员工服务的自觉性。建立多渠道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引进专业机构开展全覆盖、多方位的第三方服务质量测评,即“神秘访客检查”、客户满意度调查、远程录像监控、实地巡查以及客户工单处理等,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测、评价和考核,有针对性地抓好整改促提升。
科技立行创新产品强服务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下行压力,中原银行坚持以科技为驱动,全面提升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通过创新产品、打造品牌等措施,努力实现弯道超车。
打造产品基础。中原银行举全行之力顺利完成了该行的“一号工程”——IT大集中项目,先后4批实现了15家分行430家网点的数据大集中和核心系统切换,有力支撑了业务流程的优化与提升。同步启动并完成了包括手机银行、VTM、在线支付等约60个新项目,其中为业务服务需求新增项目110多个。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围绕建设“市民银行”的要求,从代收缴业务切入,积极拓展金融IC卡、社保卡、代理贵金属、理财发售等新型业务,丰富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贷款等产品体系,用特色产品和服务体系满足市民的金融需求。
创新特色产品。中原银行成立伊始,就推出了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专业产品。其中,河南建业物业ABS(资产证券化)项目开创了国内城商行的先河;“中原鼎贷”“银政储备贷”“蜜蜂卡”等创新产品逐步推广并获得市场好评;“中原秒贷”“永续贷”等业内领先的线上融资产品,使该行金融产品体系日益丰富。其中“永续贷”是中原银行为解决房产抵押贷款环节多、资料多、时间长而推出的首款创新住房抵押个人贷款产品。
同时,该行还加大涉农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创新力度,针对农业龙头和核心企业上下游涉农产业链,研发出“农贷1+N”和“种子基金”、农村“两权”抵押贷款、建档立卡贫困户小额贷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合力推进脱贫攻坚。
此外,中原银行还鼓励分行依托本土优势开发农贷产品。例如,开封分行打造“汴地金”支农品牌,研发了四大类12款产品;信阳分行先后推出“茶香融”“林益贷”“船运之星”等多种特色农业产业、农户金融产品,多渠道、多途径满足资金需求。
打造品牌让服务看得见摸得着
高水平服务是银行的立身之本。建行之初,中原银行就吹响了“文明规范化服务提升”工程的号角,在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上,把标准化服务打造成为“金字招牌”。
精细管理网点。中原银行在各网点普遍推行“五制”:实行每日“点评制”。推行每日晨会制度,检阅员工仪容仪表,提振团队士气,打造阳光高效、美丽大方、文明规范的服务团队,提升团队面貌;实行动态“监督制”。不定期通过现场及非现场检查等手段对营业网点环境、员工仪容仪表、文明规范服务等监督检查,采取奖优罚劣措施,提升服务持续化程度;实行功底“比拼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常态化竞赛比武活动,先后开展了“十佳服务明星”评选、服务现场观摩、扮演客户体验等活动,提升模范带动作用;实行岗位“准入制”。对大堂经理、理财经理和会计主管等网点直接管理者,实行准入制度,明确岗位职责,通过竞聘选拔等形式遴选,提升网点管理水平;实行全面“培训制”。每年制定培训计划,针对一线不同岗位,从服务礼仪、团队精神、营销技能、合规操作、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强化培训,提升员工业务技能。
开展技能比赛。中原银行先后举办了“中原银行服务风采大赛”等活动,各代表队分别进行晨会与服务场景展示和知识问答等环节的比拼,彰显了员工的精神面貌和职业形象。各分支行结合实际,促进员工熟悉、熟知、熟用服务礼仪,掌握服务技巧,在全行范围内营造了“重服务、讲礼仪”浓厚氛围。“站相迎,笑相问,双手接,及时办,巧推介,提醒递,目相送”。如今,在各网点的方寸柜台里,每个柜员面对客户时,从始至终都按照中原银行的“柜员七步曲”进行:微笑站立迎接、双手接送银行卡、左手刷卡右手输入、验钞并请客户签名、起立恭送客户……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准确到位,如优美的舞蹈,令人陶醉。
加强示范带动。中原银行大力培养和宣传“示范网点”“服务明星”的经验,以点带面,营造了全行力争上游、文明服务的氛围。积极组织网点参与河南银行业协会星级网点评选和百佳网点、百佳柜员、百佳小微企业客户经理评选工作,树立学习典型,提升内外部服务形象。2015年,参与中国银行业协会星级网点评选,分别荣获“五星级网点”“四星级网点”和“三星级网点”各3家;参与河南省银行业协会举办的“三百佳”评选活动,荣获“百佳网点”5家、“百佳柜员”5名和“百佳小微企业客户经理”5名。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016年已近尾声,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怀揣着全省人民的热切期望,肩负着“办成一流商业银行”的重要使命,中原银行将继续坚持“传统业务做特色、创新业务找突破、未来银行求领先”三大战略,秉承“稳健、创新、进取、高效”的企业文化,勠力同心、砥砺前行,为河南发展中原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