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系网上百度的来转帖至此特此致谢】
近日,有北京客光临,来访烟台。
颖韬尽地主之谊之余,不无自豪、满含真情地推介我热爱的“居乡”(故与故乡、家乡区别耳):
讲这里的独特的宜人气候,讲宜居的空气质量,讲无污染的海滨,讲肥美的海鲜,讲淳厚的民风,讲特殊的民俗,讲经济的发展,讲发展的前景,讲历史的沉淀,讲文化的传承,讲这里的山水,讲这里的物产……以至于颖韬的“滔滔不绝”,引起客人们由衷地感慨赞曰:颖韬君应该到烟台市招商局工作云云……
这使我忽有所感:实际上每一个热爱家乡(或居乡)的人,都应该真诚、热情地自发推介家乡(或居乡),每一个人都是招商的主体,每一个人展示的都是开放的环境……但是,为什么我要说这么多才觉得“解渴”呢?究其原因并非颖韬好为人师,唠里唠叨,而实际情况是我们这里缺乏推介,在主流媒体或导游材料中难于找到丰富的“外宣”推介资源,而一个外地人来到这里、特别是初来乍到的客人,免不了对这个地方充满好奇和探寻,这似乎是人之常情,更是那些乐游的驴友们感兴趣的东西。
——因为大家都承认,旅游并不只是用眼睛看、用舌头品、用其他感官功能感知这么外化或浅显,还有更多的是思想、心理、感情层面的感知与享受,还有心智的滋养与沉醉,也有情愫的汲取与感动,更有灵魂的洗濯与震撼……总之精神层面的享受和审美,是旅游的终极目的与功能,绝对不仅仅停留在外在感官的“走马观花”。
【图片系网上百度的来转帖至此特此致谢】
这又让我想到了烟台旅游宣传这个话题来,很多城市的名胜、古迹、遗址,都有传说、典故、掌故等,有些地方为了吸引旅游,还人为地造历史典故、编故事传说,使我们旅游参观过程中,除了看,还有怀想、还有想象,对一个景点、一个地方多了很多的人文内涵和人文关注。
我们烟台、尤其是芝罘【fú音扶】区不是没有历史渊源、也不用去编造典故、杜撰传说,因为芝罘因了秦始皇的缘故,而源远流长。
但是我们烟台人、尤其是芝罘人,有几个人可以说得上来?几个人将其引为自豪?我们的芝罘与同样因秦始皇的缘故而声名远播的秦皇岛、北戴河等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令我这半路烟台芝罘人汗颜和郁闷!
为什么?
因为我们大家如果不知道芝罘的来历,就谈不上自豪和自豪地给外来的客人们宣传!

据说秦始皇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灵丹和视察秦朝大地,曾先后到达古烟台芝罘岛三次(芝罘岛目前有相关的秦始皇登临的遗迹),本来秦始皇意欲第四次来芝罘并登临芝罘岛,但是因为他病死而将第四次登临该岛成了不了的夙愿。后人以此为基点,命名该岛为“之罘”。
“之”,可解为“到”、“来”或“登临”的意思;
“罘”,即“四不”组合。
“之罘”合起来的意思可白译为:
“第四次没有到来”或“第四次没有来成”或“第四次登临不成”。
后世【据山曼先生考证应该是上世纪的30年代以后】因为测绘的精准,在地图上看到“之罘岛”为一灵芝形的陆连岛,遂将之罘改为“芝罘”,使其更具吉祥、幸福的寓意!
同时,我们还可以骄傲地铭记:
“芝罘岛是中国最大、世界上最典型的陆连岛!”它的“千古灵芝”的美貌,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应该说,芝罘,比“烟台”(充满武力和杀气)更具人文魅力,更具吸引人气的亲和资本!
让我们每一个烟台人、芝罘人,铭记这个美丽的故事,理直气壮地给你的外地亲戚、朋友们骄傲地讲述芝罘的由来,把人气聚拢到秦始皇梦寐以求三次登临、四次渴望的芝罘!
【灵芝形的芝罘岛平面图】【图片系网上百度的来转帖至此特此致谢】
颖韬在其他网站发表的相关文章:
http://bbs.jiaodong.net/thread-162355-1-1.html
http://www.ytbbs.com/viewthread.php?tid=248370&extra=&page=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