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婺源,我与春天有一个约会(上)
在皖浙赣交界处,有这样一个奇妙的地方,婺源。
四月的时候,我独自一个人到婺源,为的是在油菜花未谢之前,看一眼那漫山遍野的怒放。
2008年初的风雪之后,在婺源,我与春天有一个约会。
08年4月3日
徽商生根的地方:思溪延村
思口镇的延村是看古建筑的好去处。

明清时期婺源外出经商者众多,而且大多数是经营茶叶的,因此延村实际上是一个茶商的衣锦还乡的聚居地。

为了光宗耀祖和体现自己的脸面,房子自然是含糊不的。

延村主要是一些古民居。最令人称奇的是那三雕(木雕、砖雕、石雕)艺术。

任意走进一座民宅,都能欣赏到栩栩如生、精妙绝伦的木刻。

在欣赏美丽木刻的时候,遗憾的是,大多数人物雕刻的头部都被人为地毁坏了,文革时期留下的历史苍疤在这里触目惊心。

从延村向南行不远就到了思溪,其风格和延村十分相似,看得出来这也是一个商贾聚集的地方,门楼屋梁处处精雕细刻。

拍摄《聊斋》的老房子可免费参观,如今这里还住着人家,悠然地生活着。我去摇了摇那扇“吱嘎”乱响的后门,感受下《聊斋》里那著名的深夜门响声音的制造者,呵呵。
思溪最精美的建筑是乾隆年间建成的“俞氏客馆”,在馆内,我看到12面隔扇门上所刻的人物花鸟栩栩如生,更让人称绝的是门面镌刻着由楷、行、草、隶、篆等字体的96个“寿”字,组成了一幅精妙绝伦的“百寿图”。
从延村到理坑的路上,经过长滩。站在公路边的山坡上,远处的桥,河流、村庄尽收眼底。

以“理”为本的村落:理坑
这些年来,婺源的名声越来越响,引得游客纷至沓来,曾经的小桥流水、静谧山村,已经逐渐为旅游业的兴起所沾染。在北线的最深处,还藏着一个名叫“理坑”的村落,那里更像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

我到理坑时,已是下午时分。村口,几位老人叼着烟嘴,在一旁悠闲地唠着家常。

这里的建筑最具代表性。它黑白格调的古宅,是凝固了的徽州。

这古风十足的儒雅之地,自然能出些真正的读书人。在历史上,理坑共有七品以上的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他们的著作达333部582卷之多。在这之中,共有5部78卷被收入《四库全书》。理坑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书生之乡,一直以来,当地的人们也都崇尚“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的儒家理想。
画风景的人也是一种风景。

这里和谐安宁,人人怡然自得。

理坑妙就妙在没有多少游客前来打扰,可以让你在闲情散淡中,领略最真实的婺源生活。

这样的地方自然要住上一晚。
08年4月4日
廊桥遗梦的故事:清华
清华彩虹桥初建于宋,据传闻:桥落成之日,有彩虹悬与蓝天,天上地下,双景媲美。

古老的廊桥横卧于河流上,无形中构筑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从彩虹桥举目远眺,远处青山如黛,面前田园如画,桥下水流清澈,竹筏缓行。

桥下流水依依,游客们踏着湿润的青石块,鱼贯而过。

我独自倚坐在桥上,俯看清澈的潺潺流水,安逸为之而生。
过彩虹桥走上三里路就到了黄家村。

村庄河边有一大片树林。相对彩虹桥成批的旅行团而言,这里还留有乡间的宁静气氛。

百柱宗祠、菊径村
从清华来到菊径村,这是一个依水而建形成的圆饼状的村庄。

登上最高点,村庄的效果十分的震憾。

来到古坦乡黄村。

这里有建造于康熙年间的百柱宗祠,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路上风景如画。

四月的婺源拥有的是意想不到的美丽……

三天的婺源之行,对我而言是一次圆梦之旅,我无比珍爱一个人在路上的感觉。迢遥路程中,熟悉的环境离我好远,而梦想离我很近。
点击此处查看:婺源,我与春天有一个约会(上)

下面更精彩:
点击此处查看:我的2008旅行台历
点击此处查看:柬埔寨,你是我心中的惊叹
点击此处查看:尼泊尔,千种理由值得去
点击此处查看:我推荐的国内旅行目的地(推荐标准:去过还想再去)
点击此处查看:我的个人影展(自然风光、纪实瞬间、人物肖像)
点击此处查看:华东地区其他游记
江西系列:
点击此处查看:(江西)红绿交映井冈山
点击此处查看:(江西)登江西最高峰,巍巍武功山
点击此处查看:(江西)人间仙境,难忘的三清山
点击此处查看:(江西)龙虎山观悬棺表演,感悟生死
点击此处查看:(江西)九江,有故事的城市
点击此处查看:(江西)庐山,一座政治山
点击此处查看:(江西)滕王阁序,不朽篇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