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自我进化的管理方法—读《敏捷革命》(上)
(2018-09-20 15:32:22)
标签:
敏捷管理敏捷革命scrum |
分类: 读书笔记 |
旅行〡 读书〡
影视
这篇文章2877字
预计阅读6分钟
Scrum管理法,这个当年在美国盛行的管理方法神奇的拯救了很多大公司的管理,目前国内响当当的大企业诸如华为、京东、微信等也均是受益者,而国际知名企业通用电气、Twitter更是日常践行的有效管理之法。除了洋名字外,这个管理方法还有一个适应中国的名字叫敏捷管理
如果你看过大热的美剧《硅谷》就一定很熟悉几个软件设计师每次干活的时候,墙上总是贴满了百次贴的情景,追剧的时候我一直好奇他们是如何在追进度赶项目的过程中把一个个黄色的小贴纸换了地方,当所有的贴纸全部挪到最右边的时候,也是一个人的阶段性工作完成的时间。这种神奇的工作方法是什么?
一次偶然的推荐,一个始于好奇的翻书,却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原来电视剧里的熟悉的场景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做Scrum管理法,它的核心就是使团队不断自我进化和自我修正,团队密切协作,高度透明,通过协同作战提高效率,达成高水平的业绩。
看到这里,你一定好奇,敏捷管理的神奇之处到底在哪里,它是如何做到上面所说的这一切的,那么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前言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某种情景,即一个团队的运作总是在等待领导者的发号施令,一旦领导者缺席,那么所有的人和事就统统停摆,想一想,你的团队是不是也会如此?
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提到了他曾经就读于西点军校,并清晰的记得伟大的校友艾森豪威尔的话:“战斗规划是很重要的,但是一旦第一枪打响之后,你的规划就会烟消云散。”
这句话换成中文就是:计划没有变化快
那么如何在生产管理中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呢?这就是Scrum方法,无论什么时候启动一个项目,都可以随时检验,看看事情是否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结果是不是大家真正想看到的?是否有什么方法能改善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如何才能做的更快更好?存在哪些潜在的障碍?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规划、执行、检查、行动,检查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然后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做法,重复这种循环,就能实现持续改善。
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团队成员各个枭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优秀个人的成绩和速度可以是一般人的十倍以上,而团队的差别却是几百倍,所以即使我们只是把最差的团队变成中等水平,效率也会发生惊人的提升,而如何可以令到整个团队出色,又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
在一篇关于描述什么成就了Scrum的论文里,作者描述了世界优秀公司最卓越团队具备的特质:
1、超越寻常;2、自主性;3、多功能,团队具备完成项目的所有技能,计划、设计、生产、销售、分销。具备这些技能的成员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而对于希望建立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树立团队的责任与荣誉,如此的团队描述不禁让我想起这几天正在大热的电影《碟中谍6》,阿汤哥的团队小而精干,但是几个人的组合却几乎是无所不能,但是其中的每一个人又深知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各尽其职,所以才能创造一个个的奇迹,完成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团队定位
对于Scrum管理法而言最重要的也是要准确定位,即管理层的职责在于制定战略目标,团队的工作则是决定如何完成目标。要善于问问题,比如:
从上次讨论到现在,你做了什么?
在我们下次再讨论之前,你打算做什么?
你遇到了什么障碍?
询问这些流程是Scrum流程的固定环节,这可以促使团队成员之间的讨论和信息分享。
一个优秀的团队必须掌握所有必要的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所有工作。
团队规模
一个团队一般是由7个人组成的,可以多两个人,也可以少两个人,与小团队相比,大团队得花费5倍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任务,研究表明,要完成同样的工作量,3-7的团队所需时间只有9-20人团队的25%。这种情况在数以百计的项目中反复出现,大团队完成的工作反而比较少。
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科学研究发现,团队人数对于沟通渠道的影响,是N(N-1)/2,随着人数的增加,沟通渠道会不断增加,渐渐超出人类大脑的承受能力,故而为了保持团队的战斗力,则必须要让团队小而精!
Scrum主管
主管,这个人不是事无巨细的管理者,而是在最大程度上类似于一个仆人,他的工作职责就是召开会议,确保团队运作过程的透明度,而且,最重要的是,帮助团队发现障碍。
主管要经常问团队成员:你们如何才能做的更好?
在团队运作中,有一个通病,就是当你指责别人时,你会说别人的性格有问题,你被别人指责时,往往不是从自身性格方面找原因,而是从客观方面找原因,即认为是情境因素促使自己是那么做的。每个人都是这样,我们在考虑自己时,往往过于关注情境因素,而在考虑他人时,则往往过于关注对方的性格倾向。
分析纳粹主义以及其它集体作恶的历史事件问题上,经过广泛的实验之后,米尔格拉姆在《服从的危险》一文中总结了这一系列实验的意义:
一般人,那些仅仅做着自己本分工作,对别人没有任何特别敌意的人,都可能成为一个骇人的破坏性过程的执行者。
而且,即使他们工作的破坏作用变得显而易见,在被要求执行与基本道德标准相矛盾的行为时,依然很少有人拥有反抗权威的勇气。这也不禁让我想起国内的特殊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我们从这本书里读到的不是对过去的评判,而是从科学的角度认知到:
每个人都是制度的产物,而Scrum方法会承认这个现实,进而审视导致失败的制度,最后着力改良制度而不是非要找出一个人来承担责任。
至善团队
只有能制定正确的框架,提供正确的激励措施,并且让团队成员享有自由、尊重和自主权,就能达到这种境界。至善境界无法通过强迫手段实现,必须在团队内部自发形成,但这种境界确确实实存在于我们之间。
Scrum方法
白板划分为几个栏目:待办事项 在办事项
完成事项(如上图示意)
一个团队决定要完成的某些任务,那么这些任务就锁定了,团队之外的人和人都不能再给他们增加任务。
而每日例会,则需要主管问成员三个问题:
1、你昨天做了什么去帮助团队完成冲刺?
2、今天你打算做什么来帮助团队完成冲刺?
3、什么因素阻碍了团队的前进之路?
立会规则
1、每天任何时间都可以,但必须所有人的参与,不得有人缺席。
2、开会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必须直截了当,直击重点。
3、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
每日立会结束后,这个团队要知道当天需要完成哪些重要任务。
作者对大大小小的团队讲话都会这样说“你们真的想永远这样糟糕下去吗?你们的人生动力就是这样吗?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你们知道,你们可以不必这个样子”。
一个团队必须发自内心的希望创造卓越!
每日立会的用意在于把所有人集合在一个房间里,让他们迅速讨论出如何才能像一个团队一样合作,他们不再是各自有一套技能的个体,而是一个努力把整栋房子的“待办事项”便签移到“完成事项”栏目下的团队。
未完待续......
前一篇:教师节,怀念恩师张莲溪
后一篇:《君主论》一部实操企业管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