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电影,旁边坐着一对情侣,甜蜜蜜的腻在一起,而且每个场景男生都会有瓮声瓮气的画外音,让人实在不忍听,却又不能去阻止,毕竟是热恋,我的阻止是不是会扫了一对恋人的兴?只是,那场电影对我却成了一场煎熬,因为影片是满场所以不能换座位,只好一直听着他多余的旁白,看那个小伙子,干干净净的书生样,我不禁在心里叹息,中国的教育真的好失败,一个书生却全然不懂得公共场所的礼仪,不明白对旁人的尊重。热恋中的姑娘,你真的会喜欢一个只在乎此刻的你,却不在乎旁人的男人嘛?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爱的激情,你确信可以获得这个男人起码的尊重吗?
最害怕坐高铁或者飞机时,大声聊天的人,所有可以听、不可以听的话,都叽里呱啦的被动听到,在那个密闭的空间里,所有的被动听都是干扰,声音的干扰、聆听别人生活甚至隐私的尴尬,被动而听的人不愿意听,却不得不听。我不知道每一次滔滔不绝的人难道不觉得他抑或她其实是在做“小喇叭”吗?还有就是公共交通上那些不用耳机看视频的人,更甚的是看一些烂俗的电视剧还开着大音量,记得有两次我主动出借了自己随身携带的耳机给旁边的人,更多的时候,我们的善意提醒只是暂时的静音和调小音量,一会儿就又恢复成了噪音。
一次次,在高铁上看到不带耳机用笔记本看电视剧的居然大多是些技术宅模样的小伙子,他们或许已经习惯了如何排解出差的时间,上了大学、做了技术,却少了素质教育这一环,只能算作有知识没文化吧,真正的文化内涵是体恤、是教养。大声的讲电话,大音量的看电视剧,旁若无人,每一次遇见,总令人感慨,因为工作中和这样的技术人员都太多的交集,懂得他们的辛苦和忙碌,也更为他们缺失的而感到遗憾,如果多一些对他人的尊重和在意,这样的技术男原本可以更有魅力。
记得有一年在西班牙遭遇暴雪,当天晚上所有的航班取消,机场里随着航班取消的通知,到处是走动的人,却没有任何的凌乱。第二天终于等到登机,却在飞机上一等又是6个小时,飞机上所有的人安静的让你以为大家都睡着了,当时的情景令人惊叹,如果是在国内,又会是怎样一种状况呢?
我们总是在说提高全民素质,总是在每一次假期之后,曝光诸多不文明的游客行为,殊不知,素质的提升才是真的需要从小做起,这,才是真的不让我们国人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从小知道体恤他人的感受和辛苦,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遵守公共秩序。如果每一个进幼儿园的孩子都受到如此训练,并按照行为规范去做,我相信在不久后的将来,当我们更多的人走出国门的时候,定会不被别人轻视,不被别人恐惧。在我们不断的比较谁比谁更有钱的时候,其实忘记了,如果没有素质,再多的钱也不能让你变成贵族,甚至于有些场合,恰恰因为你的财富更加凸显教养的匮乏。
余世维曾经说过一句话:“教养,就是让别人舒服”简单的诠释,却是那样到位,我们每一个人,真的能够做到时时处处让身边的人,让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舒服吗?“教养,就是让别人舒服”这句话,值得我们所有国人共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