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见,道北!

(2015-04-08 10:43:05)
      去年底,看到一条新闻,火车站终于要改造了,届时北边的棚户区要全部拆迁,诺大的棚户区已经存在了七、八十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黄河中下游难民和长江沿岸的工商业者,沿着陇海铁路大量涌入西安,荒凉破败的大明宫周围及火车站以北地带成了逃难灾民的栖身之地,他们靠搭窝棚在铁路边栖身,而这些难民又主要以黄河决口后逃难而来的河南人居多,他们在这里形成了西安一个外来居民群,其后又因铁路的发展而成为产业工人及家属的聚居区。陇海铁路把西安划分成了两个天然的区域,道北和不是道北,道北的居住环境极其恶劣,很多小巷子只有不到一米的宽度,没有上下水,公厕在很远的地方。那时的道北在西安人心里是一个危险地带,没有特别的理由没有人会主动涉足,记得还有一部电视剧叫《道北人》,那部剧里的故事很真实的展现了道北人的生活。

      在我小学即将毕业的时候,因为老爸老妈从西藏内调回西安,分配到道北的一所医院工作,我们全家人也就自然成了所谓的“道北人“,这诺大的一片棚户区里住着我大多数的同学,每天放学以后,我们的嬉戏串门总是在这一个个阡陌小巷中。从看到即将拆迁的新闻那天起,我就在想,一定要在拆除前去看看,最后记住这些街道,这些低矮的棚户,它们是我中学时代成长记忆的一部分,我曾经熟悉这里的每一条小巷,更深刻的地懂得巷陌里的文化和语言,也相信这片土地里的文化滋养了当年正值青春的我。

      清明节假期,大雨,终于有时间故地重游,再去看看那片低矮的破房,去走走那条小巷,屈指一算,居然告别它们已经过去二十多年,再次走近,首先看到的是‘天真照相馆’,这家照相馆的历史太久远了,大概当年的道北人都曾经光顾,我们每个人的证件照都是在这里拍的,如果老板有心,那他们存留的底片就可以当作道北最完整的变迁实录了。

      说起道北,童家巷的地位颇高,因为它是连接城里和道北的主要通道,那时候要进城,走路最便捷的就是从童家巷穿过,走过跨铁路的人行天桥,下桥就到了火车站。当年的小巷热热闹闹,行人摩肩接踵,不宽的街道两旁全是一个个餐饮小店,给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北边巷口的第一家棚里的馄饨铺,当年年少的我常常站在那里傻了一样看那个包馄饨的女人,一大碗馅大概可以卖一天吧,一根筷子上下翻飞,每个馄饨皮上只是蜻蜓点水的沾了一点馅料,另一只手一捏就成了馄饨,看着旁边长凳上永远坐满的吃客,少年的我始终相信那个女人不是在包馄饨,而是在施魔法,到现在我每每包馄饨的时候还总是想起那双神奇的手。那家馄饨铺成了我对小巷最深刻的记忆,生动而鲜活。二十多年后,再次走近巷口,内心有些许的激动或者忐忑,这里会是什么样子呢?一眼望去,雨中的街道冷冷清清,虽然记忆中门面外搭的棚子都拆了,但今天看来小街依然狭窄,从街道里一个个黑乎乎的门脸看进去,通往的院落破败不堪,好几个院子通道白天都亮着一盏昏黄的灯,因为密密麻麻的棚户遮蔽了所有的天光。南北走向的巷子走进去不远就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小道,记得初中关系最好的同学家就在这里,看着这条又窄又黑的小路,耳畔仿佛又响起当年熟悉的那种用四个轴承做成的拉水小板车走过街道的声音,许多原住民就在这样在这里一代代过着最原始的生活,去远处取水,走过街巷去公厕上厕所。大雨中,一家面店的大黑锅在门口冒着袅袅的蒸汽,至少让这里有了些许的生机。很多同学早已失了联系,不知道还会有谁,依然生活在这里?

       二十多年来,这里早已经因为所谓的拆迁冻结了盖房和户口迁入,记得我上大学时住在这儿的同学就开始畅想拆迁住楼房的未来,谁能知道这个梦居然要延续这么多年!一直到少年白了头!

      大雨中,在童家巷的东面一条小街里,看到拆迁办的牌子,街道对面是大明宫遗址的高大伟岸,一条四车道的马路把所有的一切泾渭分明的划成过去和现在,北面很快会被全部拆除,变成熙熙攘攘的火车站北广场,看到网上公布的设计方案,因为对这片土地的熟悉,我的内心充满对变革后更多的期待,同时也为这里的原住民们终于可以改变生活的状态而高兴,一切都在变化,只是这一片棚户区变得好慢好慢,只是因为这是曾经的道北,住户密度太大,拆迁困难;同时因为地域历史的烙印,一般的开发商鲜有问津,现在终于要变了,随着这大片棚户区的改造,曾经的道北也终将成为历史。

      在大雨中,我最后在连接道北和城里的地下通道口留了一张影,一切的彩色在这里似乎都变成了黑白,像极了我们走过的时光足迹,最后再看一眼这里,再见,我记忆中的道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