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等待的幸福

(2014-02-10 14:09:32)
标签:

春节

童年的记忆

醪糟汤圆

     转眼又是一个春节即将过去,如今的过年除了放大假带来的期待,再也没有什么可以令人期盼和幸福感爆棚了,今天的无感让人更加怀念小时候点点滴滴的幸福,幸福,最美的是在追求的过程中,因为期待,所以美好。
     醪糟,是在西藏过年必须的食物,每年临近春节大概半个多月时间,妈妈就开始做醪糟了,一个白底红花带盖子的搪瓷盆子,里面放着煮好的江米和神秘的“酒曲”,外面再裹上厚厚的棉包包,放在柜子顶上,妈妈会偶尔取下来看看,童年的我实在是太好奇这个米饭变醪糟的过程了,感觉老妈简直就是个魔术师,每一次看着妈妈抱着盆子,仿佛就嗅到了那香气浓郁的醪糟味,等待是一种煎熬,充满幸福和焦灼,当闻到酒糟飘香时,年,就近了。
      醪糟汤圆永远是一家,做好了醪糟,还需要汤圆粉,需要家里用糯米去磨,那时候院子里只有一个公用的大石磨,家家户户都排了队,我们要先把糯米泡上,等到轮上了,一个人推磨,一个人一勺勺的把糯米送进磨盘里,出口接着妈妈提前洗干净准备好的大面袋子,面袋子底下是家里洗衣服用的大铁盆,磨50斤的糯米,大概需要大半天的时间,那时候磨汤圆粉似乎是春节前最大的一件事情了,推磨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因为我在家里排行最小,这些事情是轮不上的,所以,记得的就只有收获的那份快乐,回到家,两个50斤装的标准面袋子会被吊起来控水,底下接水的依然是那个大洗衣盆,需要等大概两三天的时间,水控干了,汤圆粉才可以取出来食用,我会一次次蹲在那里看袋子滴出的半清的水滴,一次次在幻想软软的、糯糯的汤圆中焦急等待。至今,软软的糯糯的各种糯米做成的食品依然是我的最爱,或许那只是因为童年味蕾的美好记忆。
      西藏的物质是极度匮乏的,老爸为了让我们有零食吃,不断的自己动手变换花样,我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老爸做芝麻花生糖了,先把白糖放到锅里熬成稀糊糊的样子,再放进去花生或者芝麻,然后再倒在抹了油的案板上,快速的用手固定出样子,等稍微凉一些,切成可以食用的小块,这种时候,我总会静静的站在旁边观看,哈喇子早都在心里流的过了“黄河”,看着白糖一点点变了颜色,老爸不紧不慢的用铲子在锅里翻转,再一点点等糖冷却,着急的抓耳挠腮,可是正是因为之前的等待,再吃的时候,心里才充满甜蜜的美好。
     上小学,每次要考试的日子,我都会自己早早的起床,用家里那个大大的锅烧上水,从米缸里取出两个珍贵的鸡蛋放进锅里,柴火在炉子里噼里啪啦的欢快燃烧,我不断的一次次打开锅盖看鸡蛋是不是熟了,当然煮熟的鸡蛋和生鸡蛋其实在锅里并没有什么区别,等待只是在熬时间罢了,大概每次都要等半个小时吧,或者,这时间只是我内心漫长的感受,出锅、凉水、剥皮,热腾腾的煮鸡蛋剥开的香味现在依然非常吸引我,因为那是记忆中的幸福味道,而且那会儿吃下两个鸡蛋,考试总是会得好成绩呦,双百司空见惯,今天,这个习惯我又传给了儿子,当然心念已经比仪式更重要了。
     童年的日子是清贫的,在记忆中更多的却是快乐和幸福,究其原因,那会儿的点滴幸福都是需要无数次的期待,所以,每天不是在幸福的期待中,就是在欢欣鼓舞的享受着幸福,那样的感觉怎么可能不快乐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