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看 中里巴人
(2011-05-30 16:13:13)
昨天中外名家讲座,请了畅销书《求医不如求己》的作者中里巴人,因为最近的忙碌,并没有像以往一样提前在网上了解讲座人的背景资料,前期准备中看见的相片让我惊讶他的年轻,昨天的初次见面是在讲座前的午餐,乍一看,只是一个不善言辞的30多岁的年轻人,两条乌黑的浓眉在第一时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落座后能够看见他的拘谨,为了缓和气氛,我作为当天的东道主不得不挑起话题,没成想,轻松的打开了他的话匣子,收获了许多的惊奇、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中里巴人的名字,令我好奇,为什么会起这样的名字呢,爽快的他告诉我,这纯粹是玩着瞎起的,没有意义,只不过后来被别人有了N多的解读,看来人不能出名啊。
因为家学渊源,他从小从奶奶那里学会背三字经、论语,囫囵吞枣的早期教育成就了今天这个让奶奶骄傲的孩子,使得他至今读古书没有任何障碍,而从小的积累让他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对国学的爱好,使得没有当过一天中医的他懂得了养生之道,因为兴趣而写就的博客最终引来了一连串的成就和故事,我逗趣的问他,既然如此深谙国学,是否卜算出会有今天?他告诉我几年前在武汉一个寺院的抽签,注定了他的华盖之运,而脸上的眉毛其实就是华盖,浓密而让风头盖过了眼睛,注定他这一生需要靠写和说来讨生活,或许华盖太浓总有不妥,但是“命”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必须向老天叩首的潜台词,也就是你必须遵从上天的安排,无论是幸还是不幸。
“命”是上天给与的,“运”则是身外随处漂浮的云朵,我们可以改变的是我们的“运”,却只能去顺从上天给与的“命”。但是命是我们可以去爱护和调理的,所有的养生,其实是在养心,养心的根本是为了“悟”。悟的根本其实就是用我们的心和口舌鼻眼皮肤去感知世界,只有我们的身体和心合为一体的时候,才能够真的开悟,孔子云“朝闻道而夕死”其实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闻道即开悟也,能够早上开悟,就是傍晚死去我也足矣!
我们的肾气是来自上天的赐予,所以更需要去爱护,而打坐则是养肾气、精气神的最佳方法。人,要耐得住入静。浮躁之人必定脑髓聚集量不足,能够入静才能够养身养心养脑,方能最终体会“悟”道之喜。
中医的根本其实是医道而非医术,得道即知术,知术而想得道,难矣。所谓知识,需要知而用之,只知不用,废也。
很惊讶他的经历,简单而随意,却可以在喜欢的领域畅游,同行的朋友见过许多奇人,告诉我,他或许是上天又一次的眷顾,又一个奇迹。和他的谈话轻松有趣,获知了许多原本深奥和晦涩的知识,一席谈话令我开始向往去更多的了解真正属于我们老祖先留下的瑰宝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