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楠工作室儿童视唱练耳教材发展展览(连载1)

标签:
儿童视唱练耳教材 |
分类: 连载文章、书籍 |
-
目前国内一流水平的4-6岁儿童视唱练耳全体系教材
-
以高标准的音乐专业视角,投身儿童音乐启蒙教育
-
自2008年起,历时4年兢兢业业编写、研发
-
近10版(每级别),总计近30版、20万字教材,力求不断完善、精益求精
-
全国近20个省、市地区同步使用
-
设计精巧,与儿童钢琴教材、音基教材等多套教材完美搭配
-
为学龄前儿童音乐启蒙教育,提供了更加明确、细致、高效的教学手段
自即日起,宁楠工作室将针对历时4年研发的核心教材《宁楠儿童音乐启蒙精品课程(4-6岁儿童视唱练耳)》,连载教材发展展览,为更多热心的爸爸妈妈和音乐教师提供了解本套教材及教学体系的途径。
《宁楠儿童音乐启蒙精品课程》教材发展历程展览
一、 教材简介
二、教材产生背景介绍
十八世纪末的1795年,巴黎音乐学院最早开始将视唱练耳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融入到音乐教育当中的。从此,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国外一些音乐教育家就使出浑身解数竭尽全力的将各种各样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到视唱练耳教学中,并形成了著名的国外三大音乐教育体系。
相较于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体系和大量丰富的教学资料而言,国内的音乐教学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与不足。现有的儿童视唱练耳教材,或内容不全面、不系统,或针对的教学对象普遍偏大(多为7岁以上儿童使用,如音基课,等),或教学缺少科学性,或采用的音乐语言陈旧。而全国范围内专门针对4-6岁儿童的音乐启蒙课程及教材,更是几乎呈现一片空白。
儿童音乐基础教学,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和音乐学习,都是不可替代和不可逆转的。在长期的附中和大学本科教学过程中,有太多的学生并非输在本身的音乐素养,而是输在了基础教学上,尤其是错过了学龄前这段宝贵的学习时光。基于这样的情况,宁楠老师和宁楠工作室立志于改善现阶段的音乐教育现状,为儿童音乐基础教学提供有力的教学支持,让更多的孩子学会理解音乐、欣赏音乐、演奏音乐,甚至创作音乐。
三、 教材演变历程
经过四年的不断完善,我们的教材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将从以下几点为大家呈现本教材的演变历程:
1. 名称的确定:
“视唱练耳”这一名称,被许多人误解为是机械、枯燥、单调的“听音课”,实际上,先进的视唱练耳教学体系早已涵盖了更加广阔的内容和教学深度。同时,它也是儿童学习音乐的重要的第一步(在乐器学习之前)。因此,在教材创作和编写的同时,“儿童音乐启蒙精品课程”被最终定为本套教材和教学体系的名称。它代表着,儿童视唱练耳将以更实用、更全面、更丰富、更人性化的方式,实施和完成教学。
2. 版式上的演变:
最初的教材采用“竖版”,后经过几版教材在实际教学中的使用,发现儿童教材采用“横版”,会帮助儿童更方便地翻阅。同时,采用“横版”教材版式,也更方便乐谱在教材中的展示,可以使乐谱尺寸更大,提高儿童阅览时的清晰与准确。
3. 教材组成部分的演变:
由开始的单页讲义——〉不分册的全本教程——〉上册+下册——〉上册+下册+练习册+精品歌曲CD。各级别教材逐渐丰满、逐渐细化,所搭配的光盘均收录原创儿童歌曲及视唱曲,曲调优美、活泼,音域非常适合4-6岁儿童。这种全面、多途径的教学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孩子对于音乐的喜欢和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许多音乐重要的元素,为接下来的系统音乐学习起到非常好的铺垫作用。
4. 色彩的演变:
黑白色——〉彩色。彩色的图片更加有利于突出知识的重点,更利于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使授课效果更佳。
由于篇幅原因,更多精彩内容将在后续博文中连载。
下期连载内容包括:
纸张的演变、图画的演变、乐谱的演变、内容的演变……
请继续关注!
以上内容,由宁楠工作室®研发及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