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咬文嚼字 |
“愚”,一般人对自己的谦称。但吴小如先生、南怀谨先生等以为这个词有“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老年人对年轻人才能使用的专门礼貌用词,看似自谦,实有居高临下之意”,或以为“本来是平辈稍长或长辈自称的谦词”。 然而,实际语言运用并非如此。举例如下:
1,权以书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争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见《赤壁之战》)——这是孙权部下对孙权说话,自称“愚”,是以下对上,当是谦恭语气无疑。
2,“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见诸葛亮《出师表》)——臣子诸葛亮向幼主刘禅以“愚”自称,是谦恭语气。吴小如先生认为诸葛亮辈分、年龄长于幼主刘禅,所以他用了“愚”。此说不妥。幼主刘禅尊敬诸葛亮,诸葛亮就对幼主刘禅有“居高临下”之意吗?那诸葛亮不就成了曹操了?幼主刘禅不是汉献帝,诸葛亮也不是曹操。
3,“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见李密《陈情表》)中李密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何来倨傲之意?
4,“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虽然非愚之所敢言也,且以区区之见……”(见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该信“愚”与“区区”并用,可见也只是把“愚”作一般谦辞使用。
由上述例证,可知吴小如先生、南怀谨先生所言,并不全面。也许它并不如“寡人”一词,本是谦辞,后经帝王所用,不但没有了最初的谦虚,反倒多了自尊、自傲之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