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德黑兰是伊朗的首都,也是我们伊朗之行的最后一站。如果作为伊朗的第一站游览,可能和现在的感受完全不同。我们从设拉子、科尔曼、基什岛、亚兹德、伊斯法罕一路游下来,见到了最传统的城市风情和最保守的伊朗人。车子进入德黑兰后,它的开放程度让我们一再感叹:这还是伊朗吗?
确实,德黑兰是现代化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女人的服饰不再是保守的黑袍,变成五颜六色了。街道、橱窗也处处彰显它的现代化气息。

▲02
德黑兰最著名的地标式建筑自由纪念塔是一定要去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是一大早参观的。其实夜景更漂亮。
伊朗自由纪念塔气派雄伟,风格新颖,由西郊麦哈拉巴德国际机场驱车进入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座纪念塔。塔高45米,塔基长63米,宽42米,呈灰白色,采用钢筋水泥和大理石建成。自由纪念塔于1971年10月落成,伊朗建筑师候赛因·阿马那特在设计该塔过程中,既注意吸收外国建塔的优点,同时注意充分体现伊朗建筑的民族风格。

▲03
从来不喜欢规规矩矩的拍片,这个角度我很喜欢。

▲04
游览自由纪念塔要从地下通道穿行,这和我国的地下通道一样,里面有很多的小商铺。我们去的早,店铺都没有开门,不过这些彩色的窗子依然非常吸引我。
▲05

▲06
透过窗子往里看,这应该是卖旅游工艺品的小店。
▲07
德黑兰的天空非常之蓝。
▲08
真的好喜欢这些美丽的彩窗。
▲09
▲10
在格雷斯坦宫,我们邂逅了一群可爱的女学生。她们身着蓝色的校服,戴着头巾,见到我们这些来自中国的朋友后非常兴奋,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欢迎我们。和我们打招呼,主动要求和我们合影,最夸张的是每个人拿出本子,把我们当成明星一样,索要我们的签名,哈哈!我是平生第一次给这么多小朋友签名,那欢乐的气氛至今难忘。

▲11

▲12
美丽纯洁的笑容,很是感染人。
▲13
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她们管中国人叫“Qing”(秦)。因为秦朝非常的强大,而当时秦朝和罗马有一些贸易往来,很多陆地上的国家认识中国就是从秦开始的,特别是从罗马到秦的路途上,包括法语的chin,英语的china。加上地域的隔离,等他们再次了解到中国的时候可能已经到唐朝了而他们已经称呼秦已经500多年了,而且秦和唐对他们而已可能没太大的区别。所以至今,他们管中国人依然叫:秦。
▲14
这些天真的女学生把我们当成了明星,争先恐后的和我们合影,用英语和我们聊天,从书包里拿出纸笔,让我们签名,现场一度失控……我也尝试了一把当明星的感觉。哈哈~~
▲15
▲16

▲17
▲18
现场有点混乱了,老师不得不站出来维持秩序。
▲19
这是我签名签的最后一个,同伴给我抓拍了难得的一张。之前被众多的学生围着签名的场面,因为大家都在给她们签名,所以没能拍下来。

▲20
格雷斯坦宫游览的游客,也是手机控啊。
▲21
以下是德黑兰街头的随拍。
▲22
▲23
一名男子扛着好大一个包袱,我用低角度拍下这张。
▲24
和配合拍照的伊朗帅哥。
▲25
▲26
十指紧扣的情侣。从这张就能看出来,德黑兰很开放,不保守的。
▲27
一家三口,这个女孩肯定超过9岁了,因为伊朗的女孩9岁后就被要求戴头巾了。
▲28
喜欢女孩紫色的头巾。

▲29
远远走过来一位神父。一边走,一边看手机。看来玩手机真是全世界,全人类的通病啊~
▲30
观光小火车。
▲31
看美女的着装,已经不是清一色的黑袍了。年轻女子都会穿色彩艳丽的服装。
▲32
街头休息的人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