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伊朗的巴姆古堡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曾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土坯结构建筑,历史可追溯到2500年以前。它位于伊朗平原地带的巴姆市。这里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大约形成于6000年前,曾是“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的必经之地。通过作为当时巴姆与海外通商的重要港口———霍尔木兹港,中国和印度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被运到这里。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巴姆堡一带的丝织技术是从中国传入的。
巴姆古城
(Bam)城区外环绕着3公里长的城墙。城内大部分房屋建于16至18世纪,还有一座有一年一百年历史的清真寺和一座祆教(即拜火教)神庙。1722年阿富汗的入侵使巴姆在军事上的地位逐渐衰落,此后就慢慢被遗弃了。1953年,伊朗开始重建巴姆。后来的移民使这座古城又逐渐恢复了生机。
巴姆城位于“丝绸之路”上,周边地区干旱荒凉,但巴姆却因为有丰富的地下水,可以种植棕榈树和柑橘树而成为沙漠绿洲。游客们称其为“沙漠里的翡翠”。

▲02
2003年12月26日凌晨,巴姆地区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有近3万人丧生。29日,伊朗总统哈塔米在对巴姆地震灾区进行视察后表示伊朗将重建巴姆。城内古老的民宅和公共建筑都保存完好;伊朗正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巴姆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03
巴姆城堡是地道的伊朗风格建筑。估计建于萨珊王朝之前。据当地人介绍,由于古堡所在的环境非常干旱,只有黄土,寻不到石头,因此巴姆堡才被建成土坯结构。这座城堡高约61米,占地20公顷,长达3公里的土城墙把古堡围绕其中。北面临河,其他三面面对花园、居民区和农田。古堡内的城堡区建在一个土丘上,由居民区、马厩、驻军区和中央区等共5层建筑构成。

▲04
巴姆城堡建在高61米的小石头山上,城堡长300米,宽200米,外形与中世纪欧洲大型古堡十分相似,只是建筑材料不同,它不是用石头而全部是以伊朗大沙漠特有的红土为材料建设而成的。随着时光的流逝,城堡红土的颜色都已消退干净,除了偶尔一些泥砖砌出的简单图案,几乎找不到别的任何变化。巴姆古堡的布局展示了古代伊朗的城市布局特色,最外部是护城的壕沟和城墙,然后是居民区。城堡内还有一圈围墙,它将整个城堡分为外城和内城。与许多要塞城市一样,外城是平民生活区和商业区,中心部分也就是内城,是全城最高的地方,那是统治者的居住区,是贵族的宫殿和兵营。
与外城相比,内城的建筑都保存得更好。究其原因,一是当年内城比外城修筑得更加坚固,二是近年来的修复也主要是在内城。巴姆城堡四周还筑有长达3公里的围墙,围墙上修有城垛,每隔一定距离还建有瞭望塔,用来加强城堡的防卫。直到地震之前,整个巴姆城堡除了南面的一扇入口小门之外,别无其他进入古堡的途径。巴姆城堡内有一座壁垒、一些萨法维朝代时的建筑物、一座清真寺、一个大市场、一座名为恰郝尔·法斯尔的宫殿(亦即“四季宫”),还有一些古代的兵营和马厩的遗迹。

▲05
我们从克尔曼坐大巴,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才到达巴姆古城。路上时阴时雨,多少有点遗憾这天气不给力。没想到刚刚进入古城大门的那一刻,太阳不知从哪里冒出头来,给荒凉沉寂的古城多了很多的温暖和柔情。似乎在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而巴姆古城也瞬间鲜活了起来。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