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上周连续几个好天儿,让北京人不再淡定了。微信朋友圈,微博首页全都被蓝天白云刷着屏。也难怪,原本可以正常享受蓝天白云、阳光雨露的帝都人,如今被雾霾搞得见到好天气跟中了五百万似的喜笑颜开、兴奋不已。摄影人更是整天被灰蒙蒙的天空霸占着双眼没有什么创作欲望,突然老天赏饭,哪有不接之理?这不,上周五下班后,我也坐不住了,五点一过,一个箭步冲出办公室,以最快速度回家取了相机直奔颐和园。
记忆中已经有一年多没来颐和园了,今年的公园年票也第一次启用,真是对自己的懒惰惭愧不已。进园后发现十七孔桥附近早已聚满了摄影人,他们早早支起了相机和三脚架等待晚霞的来临。

▲02
十七孔桥是拍摄晚霞的最佳地点,湖两岸早已被摄影人围得水泄不通。

▲03
其实我知道很多摄影人长期在这里“蹲点儿”,他们每天都来,不论什么天气都会到这里“报到”。遇到好天儿了,自然多拍一些好片子,如果没有,也在这里等待公园关门的那一刻,和熟识的影友聊聊天。

▲04
记得我07年刚刚接触摄影的时候,摄影人还不是很多,每每拿着相机外出创作的时候,都会被投来“艳羡”的表情,人们都会说一句:真专业。如今,摄影人成几何倍数的增长着。不论你去哪里,都能见到拿着“长枪短跑”的摄影人身影。摄影的人一多,不但没人羡慕,有时候还遭“嫌弃”。可能摄影过程中是有些不文明行为吧。我现在拍片也尽量低调,从服装到装备,尽量不让人看出来。当然拿出相机拍片的时候是没办法掩饰了。

▲05
那天的颐和园,摄影人尤其多,多到令人吃惊的程度。密密麻麻的摄影人象约好了似的齐聚十七孔桥,连找个合适的位置都难,让我着实感叹自己的孤陋,原来摄影人增长速度远比我想象的多了很多。看到这样的阵势,我不禁感叹:看来全世界的摄影人应该是中国最多了,而中国的摄影人,应该属北京人数最多了。

▲06
那天的晚霞并没有期待的那么好,索性,我就拍一拍那天的摄影人吧,夕阳下埋头创作的摄影人绝对是一道风景线。

▲07
看看这群人,为了拍出好片,虽然天公不是很作美,不过人们依然调整着各种参数,搜索着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力争拍出更好的作品来。

▲08
没抢到好位置没关系,咱有小钢炮、小白兔。

▲09
瞧这几位,为了拍出好看的剪影,已经在这里蹲了很多了,我都佩服他们的蹲功了得!

▲10
不止是他们,身后或站或坐,还有很多人呢!

▲11
娘子军向来不会示弱,专业程度和吃苦精神绝对不输给男人。
▲12
栈桥上全是摄影人。
▲13
各种武器、各种相机的品牌和型号应有尽有。开过摄影器材博览会一点不成问题,就地取材就好。
▲14
总有些影友不喜欢扎堆,更爱特立独行。我就属于这类人,呵呵~
不是说摄影是孤独的艺术嘛,反正我一见人多,顿时没了创作思路。
▲15
记得很多年前,摄影还被人们称之为艺术。摄影师是一个很神秘,很有技术含量的职业。如今,随着单反相机的普及,人人都是摄影师、人人都能说出很专业的摄影术语,各种景点甚至是很少有人涉足的美丽的地方,都少不了摄影人的身影。
▲16
他们春天拍花、夏天拍海,秋天拍叶,冬天拍雪。乐此不疲的行走在祖国的山山水水甚至地球的每个角落。
▲17
他们是一群“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苦行僧。
为了拍出好作品,起早贪黑,不辞劳苦,不计报酬,只为了追求那一束光线,那美妙的瞬间。
▲18
很多退休的人喜欢上摄影,他们把摄影当成自己余生的唯一爱好,甚至是一个好的健身的方式。
▲19
不论你是专业摄影人,还是把摄影当爱好,亦或是当做一个交友、健身的手段。
不容置疑的是,摄影已经是普及率最高的活动,绝不输给广场舞。不信,你把我这篇博文看完就全明白了。
▲20
千姿百态的摄影人。
▲21
你有单反,我有手机,一样能拍出大片!
▲22
▲23
▲24
▲25
看到这哥俩身后的人了吗?黑压压一片,不是游人,全部都是摄影人哦!
▲26
▲27
▲28
▲29
▲30
天已黑,迟迟不愿走的摄影人。
▲31
抓住最后的晚霞。

▲32
千奇百怪的姿势全部派上用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