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斯里兰卡的影像,陆陆续续已经发了很多期了。虽然我在斯国停留只有七天时间,但这个谜一样的国度,真是让人至今难忘。有人说斯里兰卡是彩色的国度,也有人说它是微笑的国度,也有人说斯里兰卡是摄影人的天堂。不论人们怎么说,我觉得都不过分,真的很爱这个充满魅力的美丽国度。
火车人文,是我此行斯里兰卡最重要的拍摄题材之一。因为这里的火车太有特色了,是那种老式的窄轨火车,有点像我国60,70年代的绿皮火车。虽然火车行驶的速度并不快,但斯国的火车实在太晃了。在车厢中,人几乎是站不稳的,无形中加大了拍摄难度。想在拥挤的车厢中拍摄清晰的画面,又不能使用三脚架,还要拍出动感的影像,着实要费一番功夫的。我利用手动对焦,尽量控制身体的稳定性,尽可能的拍摄出自己想要的画面效果。
我们买的是一等座,在火车的第一节车厢,它与后面的车厢不通行。为了拍摄火车人文,我们特意选择其中一站下车,在短暂的火车停靠间隙,快速跑到最后一节车厢上车。后面的三等车厢是通行的,我们利用这一站的时间进行拍摄。等火车到达下一站,我们再迅速下车返回第一节车厢。

▲02
很多去过斯里兰卡的游客都说:“在斯里兰卡不坐火车是莫大的遗憾。”斯里兰卡被诸多旅游杂志誉为“拥有世界最美火车线的国家”,其中最美的有两段,一段是穿梭在高山茶园的“高山火车”,一段是“漂浮”于大海之上的“海上火车”。乘高山火车让人如同穿梭在《绿野仙踪》所描绘的童话世界,坐海上火车则让人仿佛置身日本动画电影《千与千寻》的海上火车情境中,据说《千与千寻》海上火车的蓝本就源自这里。
我们选择的是被誉为“绿野仙踪”的那条高山火车,这段火车线被称为最美风景线。对我来说,外面的风景固然很美,但火车内的风光更加吸引我,因为这里的人们几乎是“挂”在火车门上看风景的。他们不关车门,人们都站在车门旁边看风景,身手好的,还会将身子探出门外,来一段“杂技表演”。

▲03
斯里兰卡的铁路线以首都科伦坡为枢纽,向中部、西南部和北部等区域辐射。斯里兰卡的火车有点像国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那种绿皮车,只不过它们是“红皮车”,车厢更短一些。玻璃窗是木头格子的,像住家房子的窗户。车厢顶部挂着几个可以转头的小吊扇,直到列车行驶起来,小吊扇才吹起风让车厢内的空气流动起来。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开着,靠窗的位置也更抢手。
这群女学生和我们坐同一节车厢,她们是利用假期时间去旅游的,一路上欢歌笑语,很是感染人。
▲04
大而亮的双眸,纯真的笑脸,是斯国孩子们的标志。

▲05
美女们在享用手抓饭。
▲06
从中部山区康提古城前往著名的高山产茶区努沃勒埃利耶,是体验高山火车的重要一段。
▲07
▲08
当火车进入雾气缭绕的山区,山野茶园间一列漆成红色的火车在云雾中缓缓穿行,窗外是一片片被整齐划分的茶园,间或能看到穿戴鲜艳的采茶女辛勤劳作,让人感觉这里似乎没有被浮躁、喧闹的现代文明打扰,甚至会产生一种时光倒转的错觉。这时候,在火车上冲上一杯红茶,嗅着缕缕飘荡的茶香,伴着火车慵懒的节奏,感受着沉淀千年的自然风景的完美,仿佛置身画中。
▲09
人们都喜欢站在车门旁看风景。
▲10
斯里兰卡的铁路大多是英国殖民时期修建的,1948年英国殖民统治结束后,斯里兰卡政府几乎没有再铺设新铁轨。在这具有百年历史的铁轨上行驶,车速自然快不起来,通常时速只有30多公里。火车行驶的时候,车门也不关,有当地人“挂”在门上,既方便欣赏风景,也很凉爽。
▲11
oh,my god!
▲12
斯里兰卡人各个都是天生的杂技演员。
▲13
瞧他陶醉的神情,被美景无限陶醉了吧?而我,陶醉在高超的技艺当中。

▲14
斯国小伙子,各个身轻如燕,好身手!

▲15
挑战高难度,撒开把手,我的小心脏啊~~~~
▲16
和僧侣们聊天,他们要考我,将手上的玩意拆掉,让我复装,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装上,结果他给我示范,一秒钟不到就装好了,让我再来,我摇头了,这种玩意我最不会玩了,惭愧啊。
▲17

▲18
孩子们永远是父母眼中的宝儿~

▲19

▲20
▲21
▲22
▲23
▲24
▲25
幸福的准妈妈,准爸爸~
▲26
▲27

▲28

▲29
襁褓中的孩子。
▲30
▲31
斯国的女人也喜欢站在车门边,哈哈~~
▲3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