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用了八天时间,我去了一趟台湾,做了一次宝岛自由行。
走之前没做什么功课,因为是单位组织的活动,就没动太多脑筋,想着就跟着走呗。带了一支单反相机,一支微单(基本没用)和一个苹果手机,便开始了一次全新的自由行体验。
我们从北京直飞台北,到达台湾已深夜。办完出关手续就上了酒店接我们的车。第二天我们每人买了一张悠游卡,我们的旅行正是拉开帷幕。先参观了故宫博物院、中正纪念堂便来到盼望已久士林夜市,因为来之前就知道台湾的小吃太有名了。大快朵颐后,我们乘坐了高铁由北向南,去了高雄、垦丁,又返回台中游览了日月潭等地,最后再次来到台北,租车一日游,到达了今天要介绍的地方——野柳地质公园。

▲02
因为没做功课的缘故,所以进入这个地质公园后,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像天上掉下来的美景震撼住了。野柳地质公园里有一个石头很奇特,形状非常像女王头。她的照片已经成为台湾旅游的名片了。先生知道我要去野柳,帮我上网查了相关介绍,给我发微信说:到野柳一定要找到女王头,仙女鞋、烛台石才算真正来过。
大家一定很奇怪这样的地貌是怎么形成的。其实是因为台湾四面环海,优美的海岸景观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景色。这个位于新北市万里区的野柳地质公园为台湾北部著名的地质公园。

▲03
万里乡为突出于北海岸的狭长海岬,经千百万年的侵蚀、风化的交互作用,逐渐形成蕈状石、烛台石、姜石、壶穴、棋盘石、海蚀洞等地质奇观,让全长1700米的海岬,成为台湾最负盛名的地质公园。

▲04
野柳地质公园内可概分为三区,第一区属于蕈状岩、姜石的主要集中区。在第一区中可看到蕈状岩的发育过程,同时也有丰富的姜石、解理、壶穴与溶蚀盘,著名的烛台石与冰淇淋石也位在本区。
第二区的地景与第一区相似,皆以蕈状岩及姜石为主,但数量比第一区少,著名的女王头、龙头石与金刚石皆位于本区。于第二区靠近海边可看到三种形状特别的岩石,分别取名为:象石、仙女鞋和花生石。三者都是岩层中形状特殊的结核,经过海水侵蚀后,而突出于海边的小地景。
第三区是野柳另一侧的海蚀平台,比第二区狭窄,平台一侧紧贴峭壁,另一侧底下则是急涌的海浪,在这里可看到不少怪石散置期间,其中,较特殊的有二十四孝石、珠石、玛伶鸟石,三者都是形状特殊的结核,经过海水侵蚀后,所呈现的奇特岩石。第三区除了奇岩怪石的自然地景之外,同时也是野柳地质公园内重要的生态保育护区。

▲05
由于地质公园太大,我们又赶时间,实在没过多的时间好好拍片,只能一边行走一边捏几张。用我们导游的话说,先解决“有”,再解决“好”。
说这样的话,相信一定是个懂摄影的人。果然,很有幸的是,我们的导游在退休前是台湾某摄影协会的秘书长,他出过书,办过摄影展,是个颇有建树的摄影家。可惜我们在一起交流的时间非常短,因为他一直在忙着他的工作,给我们当导游,介绍景点(台湾人非常敬业),没有太多的时间探讨摄影问题,不过他说以后我如果纯摄影来台湾,他很愿意给我们当导游,非常非常期待呢。

▲06
像蘑菇一样的石头群的专业术语叫蕈状石。蕈状石的演育过程要历经千百年,一颗颗活像是大香菇的髦状石,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风景。宣状石,因外观像是一柱擎天的巨型香菇,因此又称为擎柱石,整个野柳公园内有180余个,完整地记录了蕈状石的演育过程。

▲07
野柳为大屯山余脉伸出海中的岬角,因大海波浪的常年侵蚀、岩石风化及地壳运动等作用造就了野柳各种奇特景观。

▲08

▲09
在奇特的大自然面前,我显得如此渺小。

▲10
烛台石,像极了烛台伫立在海面上。一共有七个。

▲11
著名的龙头石。

▲12

▲13

▲14

▲15

▲16

▲17
女王头——台湾旅游业的一张名片蕈状石是野柳最具代表性的地形景观,尤其是“女王头”雍容尊贵的形态,早已成为野柳地质公园的象征。女王头本身就是一个蕈状石,形成原因和其他蕈状石大致相同。由于它的颈子修长、脸部线条优美,神态像极昂首静坐的尊贵女王,大家才特别称它为“女王头”。

▲18

▲19

▲20
这张图片也有一个我们要找的东西——仙女鞋,你找到了吗?

▲21
台湾中国造船有限公司船舶测速台。

▲22

▲23
姜石。看吧,这些趴在岩石上的像不像一个个大生姜呢?再次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4

▲25

▲26

▲27

▲28
这是摄影家兼导游余先生给我拍的照片,期待有机会再次重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