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现代社会,什么都可以体验。如果你是京剧票友,或者是京剧爱好者,完全可以当一回名角儿,选定几个自己喜欢的京剧角色,亲自感受国粹的魅力,从化妆到更衣再到造型动作,完全感受一番真正登台的一样的过程。这不仅是一次摄影体验,更是一次人生的体验。

▲02
京剧的化妆非常讲究,且步骤复杂繁琐,好在化妆老师曾经是京剧团的青衣,所以手法非常娴熟准确,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化妆,镜中的我,已经很像模像样了。老师一再夸我扮相好,心里美滋滋的。问老师我的相貌适合扮演哪类角色或者说旦角儿,她说都很适合。既然都适合,我就挑了三个不同类型的人物:杨贵妃、程雪娥(凤还巢里的青衣)和英姿飒爽的穆桂英。
化妆的步骤简单的给大家做个介绍:
1.拍底彩底色由红、白色的化妆油彩调配成嫩肉色。
2.上红底彩以大红色化妆油彩为主,略加玫瑰红色。
3、定妆:即敷粉,在拍打的油彩上敷上一层薄薄的脂粉,可使油彩的造型固定在脸上。
4、涂胭脂:用大红、荷花、赫红等颜色的胭脂涂在腮红的部位。
5、画眼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是演员揭示人物心情的关键部位。所以画眼圈要画出生动的神韵来,才能起到烘托演员的表演的作用。
6、画眉毛:即用锅烟和眉黑笔在原有的眉毛的基础上加以夸张,如青衣、花旦要画柳叶眉;武旦、刀马旦要画剑眉;彩旦要画八字眉。
7、画嘴唇:即用大红油彩勾画上下嘴唇的轮廓。达到美化的效果。
这样整个化妆部分就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包大头。

▲03
包大头也是一个很讲究的过程,包括:
勒头:也叫“吊眼”。
贴片子( 片子就是用榆树皮刮下来的胶与头发混合在一起作出来的饰物,是人物鬓发的夸张与美化,并且可修饰演员的脸型,达到最佳效果。)不同的旦角人物在片子上会有不同,这是一般旦角贴的的一对大绺、七个小弯的常见贴片形式,先贴上额头正中的“小弯”,其它六个分别以拱型贴在两边。这七个小弯的作用特别大,它排列的高低、疏密甚至可以决定演员的美丑,虽然有脸长可贴短,脸短可贴长的一般规律,更有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特殊效果。

▲04
戴线帘子
又称为线尾【yǐ】子,这部分垂在人物的身后,并且分出左右两小把垂在身前。
戴网子、横簪、发垫。
戴水纱(起到固定、干净和美化的作用)
戴头面(头面起到美化和装饰头部的作用,每种皆有不同的名称、规格与佩戴位置。)
戴纂围(发髻上端的饰物)和腰箍(发髻中间的饰物)和后兜。(此三样俗称三大件)
戴偏凤,插绢花等。

▲05
左边是包大头没完成的样子,右边都弄好了,戴上饰品,看着不赖吧?

▲06
好了,一切就绪,开始穿衣服了。

▲07
左边是杨贵妃的行头,后边是穆桂英的行头,都很隆重吧?

▲08

▲09
哈,经过好多道工序和繁复的穿衣过程,终于完成了穆桂英的造型。

▲10
杨贵妃的造型,老师在指导我的动作:眼神、手指的动作、拿扇子的动作,还有身段造型,无一不严谨规范,她说只有这样,才能照出专业的效果,差一点都不行,头偏一点,或者眼神给到位了,韵味就出来了。

▲11
这是第一次拍的杨贵妃,和上面一张有什么区别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胸前的穗子颜色不同。正规的梅派造型是上图黄色的穗子,因造型师失误戴了红色的,等发现后马上要求重拍,又重新换了衣服。那严谨的做事风格,令我好感动。她说梅派的衣服非常讲究,一点都不能差,不然会被人笑话的。

▲12
化妆老师兼任造型师,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么的有京剧演员的范儿,当然,人家本来就是京剧演员呢。不过她夸我学的快,也学得像,能做出她要求的那些,哈哈,我偷偷笑过,看来我平时的拉丁舞也不是白跳的,艺术是相通的嘛!

▲13
《凤还巢》里的青衣程雪娥,虽然这个人物我不是很熟悉,不过经过造型老师的指点后,找到了柔美、典雅、大气的感觉。拍摄期间,不仅是眼、手、姿、神的结合,好些动作还是颇费体力的。最后要说的是卸妆,那也是一项大工程呢。好在我带的东西齐全,终于完成了一次非凡的人生体验。
er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