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城子(上)
摄影/衣香云居
01
前阵子发了一组沙漠的图片,那就是在额济纳旗的黑城子拍的。
有朋友说他没见过真正的沙漠,今天就再发一组始建于西夏,曾经辉煌一时,但由于气候变化,被沙漠吞没的黑城子遗址来馋馋他,哈哈~~
又逢周末了,祝大家开心哦!
02

在额济纳旗驻地达赖呼布镇约30公里的地方,有一处保存较完整的古城遗址——黑城。黑城虽经近千年风沙剥蚀,流沙堆积直达城墙顶部,但仍然不难看出它当年的雄伟风貌。
在城的西北角保存有一座基本完好的土塔,上尖下圆,挺拔庄重,城外西南角,有一处穹隆式建筑,基本完好,为伊斯兰清真寺。旧时城内的官署、街道、民居依稀可辨。
在当地的土尔扈特蒙古族中,至今流传着有关这座古城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位名叫黑英雄的蒙古族将军,在此筑城镇守。久而久之,此城便称为黑城。
这座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政权时期古城,属于一个以党项族为主建立的王朝,先后与北宋、辽;南宋、金两次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不足200年便迅速走向兴盛顶峰。古城呈长方形,周长约1公里。东西两墙中部开设城门,并筑有瓮城,现在城墙仍高耸地表,高达10米。城内的街道和墙壁及整齐排列的木头檐柱从流沙中露出。城池周长1000米左右。西北角的城上建有五座覆钵式喇嘛塔,其中最高的一座高达13米。城外的西南,有一座外形能辨出的穹庐式圆顶的古教堂。门口上角以及四壁的浮雕装饰,这是一座伊斯兰教徒的礼拜寺。
自明朝初年黑城废弃后,已在沉寂的戈壁沙漠中沉睡了600年,黑城废墟中保留下了300多年间丰富的文化遗存。随着黑城西夏文献的重大发现,外国学者才开始知道在我国历史上还有党项和西夏两个国家,于是开展了以西夏文字与语言的研究活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外对西夏文字的研究和西夏文文献的整理进入高潮。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西夏研究从语言文字扩展到西夏的历史、文化、考古、政治、经济、军事、宗教、风俗等更加广泛的领域,并产生了一门新兴的国际性学科——西夏学。(资料来源网络)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请欣赏相关文章:
1、【额济纳旗】胡杨林(一)
2、【额济纳旗】日落弱水河
3、【额济纳旗】胡杨林(二)
4、【额济纳旗】策克口岸
5、【额济纳旗】居延海 芦花扬
6、【额济纳旗】黑城子——圆了我的沙漠梦
7、【额济纳旗】神树的故事
8、【额济纳旗】美丽的额济纳
9、【额济纳旗】怪树林(一)苍凉古战场
10、【额济纳旗】怪树林(二)生命的绝唱
11、【额济纳旗】怪树林(三)树的舞蹈
12、【额济纳旗】怪树林(四)生命的奇迹
13、【额济纳旗】黑城子(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