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育儿 |
分类: 育儿锦囊 |
首先,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玲玲总喜欢进厨房,抽屉里拿这拿那的,但是厨房里的很多东西会对宝宝构成危险!特别是正在做饭的时候,油点飞溅,万一溅到宝宝脸上后果严重,并且有些东西也不是小孩子能拿来当玩具玩儿的。我知道玲玲是想帮大人做家务,是爱劳动的表现,这点一定要充份的肯定宝宝!同时,告诉宝宝,如果想进厨房拿东西,一定要告诉妈妈。现在每次做好饭时,会安排玲玲端一些没有汤的菜,帮着拿拿筷子,馒头~。每天吃饭前,玲玲高兴的跑来跑去,不再着急做饭的时候进厨房了。吃完饭,玲玲还会主动拿来簸萁扫帚,虽然扫不干净,有时还会搞得更脏,但从小建立了爱劳动的意识,每次我们都会表扬和鼓励她!
其次,所许的道理要“合理”。跟孩子讲的道理应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说,也不能苛求孩子,因为大人信口胡说,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大人的要求过分苛刻,孩子民是办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父母自己喜欢吃零食,却对孩子大讲吃零食的坏处,如此,孩子是不会听从的。有时晚上我们会躺在床上看电视,玲玲也会跟着一起看。我们要睡觉了,但明明已经困的睁不开眼睛的宝宝却不让关电视~。没办法,只好趁着她睡熟了,我们悄悄把电视机关掉了,宝宝半夜醒来,却因电视关掉大哭了一场。经过了这一次,以后我跟玲爸再也不在卧室里看电视了,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

其三,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跟孩子说理时,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大人应给予孩子申辩的机会。应该明白,申辩并非强词夺理,而是让孩子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才会更加理解你所讲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玲玲总是把玩具搞得满屋子里都是,有时我刚刚收拾好,她又搞乱了。
我问她:为什么到处放玩具呢?~
玲玲说:这样玩具可以到处玩,我喜欢跟它们玩。
我告诉她:玩具也是要回家的,累了也要休息啊。我们一起做游戏吧,看谁先把玩具送回家!
玲玲高兴的把玩具都收纳到箱子里去了。
其四,要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孩子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发拗,因而跟孩子讲理,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在其情绪较好时,对其进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不会奏效的。玲玲因为一件事情哭闹的时候,我一般不会跟他讲什么道理,通常这时跟她讲什么也不会听得进去。但再次做这件不对的事情前,仔细观察玲玲会有一些征兆,我会提前纠正,防止成为错误后再批评宝宝。
感谢管理员的推荐,感谢大家的支持!!!
前一篇:培养孩子爱惜物品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