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奇奥运》的点点滴滴
文\曹红晨
彪子按:正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系列专题片《传奇奥运》,以新颖的手法与深邃的理念,赢得好评如潮。彪子的挚友、央视著名记者曹红晨先生,荣任总策划与执行制片人。红晨不久前就此撰写了精彩文章,诗意地描述了《传奇奥运》的台前幕后。彪子斗胆将此文转发在自家博客,略表心意,也充充门面。
2007年7月5日。
这一天,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400天。
从这一天开始,我们耗时近三年制作的大型纪录片《传奇奥运》,将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隆重播出。
晚上8:50,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已经“折磨”了我们三年,又让我们激动了三年、痴迷了三年、拼命了三年的早已烂熟于心的画面与声音,那贯穿了我们三年光阴的,饱含着我们的兴奋、焦灼、期盼的画面与声音!
这是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里,《传奇奥运》节目组的20多名主创人员,共同见证我们创造的画面与声音问世!
欢呼声遽然冲上夜空,泪水蓦地夺眶而出。
这一刻,我们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我们知道,这一天,俄罗斯索契赢得了2014年冬奥会的举办权,俄罗斯人正在欢呼,正在雀跃,正在尽情享受成功的幸福与喜悦。
这一刻,置身于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里的我们,《传奇奥运》节目组的20多名兄弟姐妹,与俄罗斯人的心情一般无二。
这个夜晚,月疏风清,星光灿烂。
这个夜晚,我们20多人集体无眠……
那个狂欢之夜带来了冲动
时光回溯到6年前。
2001年7月13日那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夜晚。
随着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口中“北京”的发音落地,整个中国即刻陷入沸腾的狂欢!
中国终于赢得了奥运会的举办权!
百余年的屈辱,东亚病夫的帽子,被彻底甩到了太平洋里!
中国人骄傲,中国人自豪,中国人激动,中国人流泪,中国人忘情!
在这无与伦比的巨大的欢乐漩流中,北京,是欢乐释放的中心点。
我和我的家人、朋友、同事,在中心的中心——天安门广场,与几十万同胞一起度过了那个心率加快的不眠之夜,庆祝北京2008奥运会申办成功的狂欢之夜。
心音跳动在一起,泪水纵流在一起,那才真正是“咱们老百姓,今天真高兴”!
仿佛被闪电击中,一个念头骤然定格在我的脑海:我能为北京2008奥运会做些什么?!
翌日到台里上班,我与陈真聊起了昨夜,聊起了我那个挥之不去的念头。
陈真与我一样感同身受,一样兴奋莫名,一样冲动不已。
陈真说,老曹,我们现在就开始琢磨这个事儿吧。
那个时候,我们正在进行记录片《布达拉宫》的后期制作,那是我们历时六年的心血凝成。
《传奇奥运》闯入我们的创作视野,其酝酿期与获得华表奖的《布达拉宫》一样的漫长!
一粒种子,一个希望
2005年,早已在心底种下的那粒种子到了发芽破土的时候。
同事们都知道,在我们部门,除了传统的常规节目之外,每年都要做一个特别节目。
当《抗战》、《新儿女英雄传》正式播出时,本该举杯庆贺,我却染病上身。
纠缠我的,是面瘫。
嘴歪,眼斜,简直“没脸见人”。
喝中药,作针灸,吃尽了苦头。
陈真来看我,说,既然“没脸见人”,那就在家里研究奥运吧,做些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
闻言,我心里一动,早已在心底种下的那粒种子开始被赋予生命。
2005年8月,我开始着手研究体育,《传奇奥运》开始酝酿。
坦率地讲,我对体育没有太多的爱好,是个门外汉,从未做过深入、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冷手抓热馒头,一时真觉得无从下手。
尤其是始自公元前776年的奥运会,已经断续绵延了将近3000年,这头绪怎么摸?
感谢中央电视台,她无可比拟的影响力,让我们不会为“借外脑”发愁。
我们找到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顾问之一、北京体育学院裴东光教授和卢秀英博士,这二位都是国内奥运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经过跟专家一个时期的深入学习、探讨、交流,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那粒种子,已经有希望成长为一株充满希望的稼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