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忆博
年轻的时候,周遭的朋友、同事们都昵称我为“才女”,原因就是会玩儿会做的事情太多了。不管做什么,有点无师自通的“小聪明”。可就是这个扑克牌之类却并不是我的专长,也并不喜欢玩儿。
记不清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玩扑克牌,而且只玩一种玩法——打对家。只要是工作太辛苦了,或有点空闲的时候,几个朋友或同事就会聚在一起休闲一下。大概节奏会在一两个月的间断。
与一个同事对家,成了我们公司的旗帜,“赢”这个字就被植入了心底。长胜冠军,却不知道是怎么取胜的。直到有一天,与我打对家的同事离职而去了,那种“赢”的感觉就很难与我为伍了。突然有一天,我终于知道了这个中的奥妙。
这种多种组合的牌,原本是一种极灵活的玩法。有一次与我对家的是一位共事不久的新同事,无意中把牌打得很糟,我觉得有些意外(因为是位极聪明的人),问其原因,答:没有认真地玩儿,认真太累了。我就不解为何玩牌会累?这种游戏对我来说只是凭感觉出牌,根本不用动脑,也不会感到累。
于是,我开始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并观察他的出牌规律,发现他出牌过程中记忆所有的牌,并分析预估各方的实力,每每都会胜算在握。我们对家的时候,也会多数的时间取得胜利。
再注意自己的出牌,确实太不同了,年纪的原因记忆很差,我根本就记不住出过的牌剩下的牌是一种什么样的格局,但是只要我的牌说得过去,我就比任何人都逃得快,获得上游。
仔细想来,我的注意力只会在第一二次出牌的时候,分析各家手中牌的规律,并尽量的集中资源攻击对手的软肋,逼迫其动用重要资源——炸弹,才可能获得出牌的机会。至于各家手中的牌还剩下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正因为不需要记忆,也不需要时时紧张地计算与分析,所以不累。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就会获得“赢”的感觉(本人绝不喜欢赌博,从不玩赢钱的),可能这就是我喜欢玩牌的原因所在吧。
玩牌,使我感到有一个类比,太像做企业了。商场上经常会听到两种常用的词句,一种典型的代表就是: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口头禅就是“这个太简单了……”另一种典型的代表就是:世界上的事情错综复杂,说不清楚的。口头禅就是:“原因太复杂了,因素太多。”
这就是两类思维类型人(系统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根本不同之处。集中优势攻其(市场)软肋的企业,往往会轻松地在蓝海的市场空间游走、壮大。而凡事都要拼实力——拼价格、拼资金、拼速度、拼人海战术……在红海中厮杀着,这样的企业则一直叫喊着“太累、太累了”,甚至不再愿意让自己的后代接班继续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