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不如行动
(2009-07-22 13:43:35)
标签:
体育排球比赛快乐交友 |
分类: 排球 |
心动不如行动
——我举办“1.80以下业余排球赛”的前前后后
我12岁开始进入当地业余体校打排球,并找到了排球的乐趣。高考前曾代表湖南参加全国中学生排球比赛。虽然我也喜欢田径、篮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排球始终是我的最爱。
大学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打排球,真是感到没着没落。1997年偶然认识了一些喜欢排球的朋友,又恢复了打排球,真有找到了组织的感觉。
北京的业余排球网高基本是2.38米。随着年龄的增加,在球场上的竞技,我已感到无能为力,经常大空网我也无法下球,真是失落极了。于是我开始思考:要是网再低些,自己能叮咚砸球,那该多爽呀;1。9几的人也是这么高的网,我才1.7几,与他们我是没法一起玩的,于是有了分组的愿望,就像拳击、举重等项目。如果能分组,定会有更多的人加入排球运动的行列,如果能分组,技术细腻的会更有优势,从某种角度讲也能推动排球运动的开展。我曾跟从事排球工作的朋友提过建议;也给排协写过信,希望他们能参考我的意见;我经常与一起打球的朋友探讨,多数都不赞同,认为网要是矮了“一下就打死了”,我就说,“加莫娃打2.24的网都不是每个球能打死的”,如果矮个子也能叮咚扎球,战术更能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排球的乐趣会更大。建议了几年、探讨了几年,最后我想到了一句经典的名言“心动不如行动”,就像我作儿童歌曲一样,光埋怨“孩子没有好的儿歌唱”,“呼吁专家多多为孩子创作”都没用,只有自己踏踏实实地做。
本月初,我与身边喜欢排球的朋友不再是探讨,而是告诉他们在奥运一周年的日子,我要举办网高2.30的排球比赛,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朋友们都表示:这是一件好事,绝对支持我。8个组队的东子、王林、混混、真非、老郭、呜咪、沈阳老刘、陶伟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对这次比赛第一时间表示了及高的热情,表示愿意组队参赛。
原定8只队伍小组赛,每天3场比较合适的,可能是沟通理解的误会,我认为侯军、呜咪是一个队的,因为他们常在一起打球,又一同询问我比赛的情况,很快就分别给我信表示要参赛,直到我写好博客准备发时,才想到应该确认他们是不是一个队,才知道他们是2回事,这样只能将赛程改为单循环。虽然有些人会很累,但可以每个队碰面,也有有利的一面,替补队员也就更重要了。另外还有很多朋友由于时间等原因都没邀请到,希望谅解。如果大家需要,下次长假,我出面组织有更多的队伍的比赛,希望大家都高兴。小武、小尾巴非常热心地给我出了不少主意,真的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虽然很多朋友建议身高限制在1.85一下,但我觉得1.80以下更合适,因为1.80以上的打2.38米的网一点问题都没有,各种比赛多的是。如果超过1.80米又是主要得分手的,从我这就会劝他不要参加,他还有很多机会参赛;其他超过1、2公分的希望大家也不要那么计较,因为硬要他量,也能量出1.80米来。法律也不是绝对公正的。
因为身高的限制,基本没有成型的队伍,更多的的是临时组队,我是更希望组队者能请到外地、外国的符合条件的高手参加,这样大家可以更好地交流学习;由于是业余的排球比赛,又是AA制的付费,各队报名的人数不会太多,一般是正好,万一有人受伤或者有急事是可以临时叫队员比赛的;就算是他为了赢球,满世界找人,只要能找到,也是允许的。总的来说,希望各队有各队的特点,你也可以是保持你的特点:常在一起打球的人组队参赛。反正不输房子不赢地的,快快乐乐比什么都重要。
还想多说一句,我是想把这个比赛做的更好更完美,如果有朋友不满意,希望提出来,我会尽量做好,还是不满意的话希望能谅解,还有我是站在全局的角度做的。如果每个人都满意那是我的初衷;如果大部分人满意,我的心血就没有白费,我也能得到安慰。